小紅衣

小紅衣

小紅衣 ‘Vincent Catto’) 是景天科,擬石蓮花屬的一種多肉植物。小型種,易群生,夏季栽培難度較大。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紅衣的花(由Emmanuelle Aubé拍攝) 小紅衣的花(由Emmanuelle Aubé拍攝)
小紅衣的花(由EmmanuelleAubé拍攝) 小紅衣的花(由EmmanuelleAubé拍攝)

小紅衣的小葉片呈蓮座狀緊密排列,葉片呈微扁的卵形,葉尖兩側有突出的薄翼。強光下,葉緣和葉尖會呈現出漂亮的紅色。

生長環境

小紅衣喜涼爽、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不耐水濕。對通風要求很高。夏天養護難度很大。

光照

光照越充足、晝夜溫差越大,葉片色彩越鮮艷,株型越緊湊。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放到室外養護,可使植株葉片顏色更加鮮艷。光照不足或土壤水分過多時徒長,全株呈淺綠色,葉片排列鬆散向外攤開,嚴重影響觀賞性,甚至可能因植株的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夏天時需置於稍陰散光處以免灼傷。

水分

因植株內部水分含量高,小紅衣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非常容易變黑腐爛(尤其是夏季)。切忌澆水過多。為避免根部水分淤積,最好選用底部帶排水孔的盆器,南方可選用透氣性良好的紅陶盆;玻璃容器吸熱且透氣性差,慎用。

參考澆水量:至少間隔10天左右澆一次水,每次澆透即可。可根據不同地區和季節的氣候差異酌情增減澆水頻率。夏季或梅雨季節最好暫停澆水。

土壤

小紅衣(由Noelene Tomlinson攝影) 小紅衣(由Noelene Tomlinson攝影)

宜用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培,以便於多餘水分的排除和植物根部的生長;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沙土和園土各1/3配製(也可適當提高腐葉土(或泥炭土)的比例),也可在土中添加適量蛭石、珍珠岩、蘭石、桐生砂、赤玉土、鹿沼土。每1~2年於春季換盆一次,可將壞死的老根剪去。

溫度

冬夏兩季氣溫過高(高於35攝氏度)或過低(低於五攝氏度)時植株生長速度延緩或停止生長,此時應暫時減少或停止澆水,待氣溫適宜時再恢復澆水頻率。

栽培技術

平時需及時將底部乾枯的葉片摘除,以免堆積導致細菌滋生。植株徒長時可通過剪掉頂端的生長點部分以維持株型的優美。剪下的頂端部分可在晾乾傷口後插入沙質微潮的盆土中生根,成為新的植株。底部的莖幹和枝葉可萌發更多側芽。

病蟲害

小紅衣的病蟲害以介殼蟲為主。初期蟲害常見於根部或植株葉片中心處,發現蟲害後需立即與其他植物隔離,剪掉滋生介殼蟲過多的根部,可於患處噴灑護花神或灌根殺滅 百菌清、多菌靈等 殺菌劑不具有殺蟲功效)。徹底殺滅介殼蟲可能需要數個周期。 預防可於配土中混入少量呋喃丹或土蟲丹。

常見病害以植株黑腐為主(即植株部位變黑並腐爛,多見於根部),多發於夏季,通常是由於通風條件差和高濕高溫的環境所致,但有時也可能由介殼蟲導致。發現後需迅速與其他植物隔離,初期可將腐爛的部位徹底剪去,可在切口處塗抹少許殺菌劑(百菌清、多菌靈等),切口晾乾後插入疏鬆的沙土中即可重新生根。若黑腐已經蔓延到植株生長點即可視為死亡,儘早丟棄以防傳染。 預防可於配土中混入少許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高,也是擬石蓮屬園藝育種中的出色雜交親本。

關於名稱

小紅衣這個品種在國內廣為誤傳的拉丁文名稱是 Echeveria globulosa(此物種是否存在尚存疑),有些商家也將其當作姬蓮( E. minima)出售。小紅衣現通用的拉丁文應為 Echeveria ‘Vincent Catto’ 。儘管名稱相似,目前並無文獻資料能夠證明小紅衣與老版小紅衣( E. minima)存在親緣關係。

對比下面兩圖可看出小紅衣( E. 'Vincent Catto')和 E. globulosa的區別。

小紅衣(由Emmanuelle Aubé拍攝) 小紅衣(由Emmanuelle Aubé拍攝)
Reid Moran在1967年首次發表E.globulosa Reid Moran在1967年首次發表E.globulosa

雜交品種

【父本在“×”前,母本在“×”後】

回聲拿鐵 x Graptoveria 'Accolade' ——小紅衣 × 華麗風車( Graptopetalum superbum)

xG. ‘Accolade’ xG. ‘Accolad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