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微寒。
歸經
歸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
用於熱病口渴,頭痛,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熱淋,小便不利,口瘡,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小米草
又名芒葉小米草。一年生草本,高10-45cm。莖直立,不分枝或下部分枝,被白色柔毛。葉對生;無柄;葉片卵形至卵圓形,長5-20mm,基部楔形,每邊有數枚稍鈍或急尖的鋸齒,兩面脈上及葉緣多少被剛毛。穗狀花序疏花,長3-15cm,初花期短而花密集,逐漸伸長;苞片稍大於葉;花萼管狀,長5-7mm,被剛毛,裂片狹三角形,漸尖;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背面長5-10mm,上唇直立,下唇開展,裂片叉狀淺裂;花葯裂口露出白色鬚毛,藥在下面延成芒。蒴果長圓形,長4-8mm。種子白色,長1mm。花期6-9月。
高枝小米草
本種與小米草的區別是:莖較高大,高(15)25-50cm,通常在中上部多分枝,葉及苞片卵圓形至三角狀圓形,基部近於平截形,邊緣鋸齒急尖至漸尖,有時成芒狀。
短腺小米草
本種與小米草的區別是:莖上部、葉、苞葉及花萼多少被大頭狀針狀腺毛,腺毛的柄僅有1-2個細胞。花冠白色。
生長環境
小米草
生於陰坡草地及灌叢中。分布於內蒙古、河北、山西、寧夏、甘肅、新疆。
高枝小米草
生於山坡草地,極少生近水邊或疏林下草叢。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及山東半島。
短腺小米草
生於高山草地、濕草地及林中。分布於西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1、《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除煩,利尿。治熱病口渴,頭痛,小便不利。”
2、《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主治咽喉腫痛,肺炎咳嗽,口瘡。”
植物之玄參科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