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小筒村位於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南平、建甌三縣交界處,東至振科村,南連南雅的青山村,西與峽陽葛大村相鄰,北和上村接壤。全村有小筒、坑頭、宇歷、上坪、瓦頭五個自然村組成,共306戶,總人口1217人,全村土地面積29820畝,其中林地面積21725畝,毛竹林8155畝,經濟林1200畝,耕地面積1080畝。筍、竹、錐栗、杉木、勞動力輸出為本村主要經濟來源。
二、村史
解放前,小筒歸屬建甌縣、南雅區、房村鄉管轄,51年土改時歸花橋鄉管轄,53年成立小筒鄉,小筒鄉由上村、山後、拾地、宇歷、上坪、瓦頭、張地八個自然村組成,歸屬建甌縣房村區管轄,1956年,小筒鄉與房村區合併為建甌縣南雅區管轄,直到建西成立縣時,高陽才由房道分割出來,64年成立高陽人民公社,同時,小筒與上村劃分為兩個大隊,1970年建西撤縣,歸屬順昌管轄,從此由小筒、坑頭、上坪、宇厲、瓦頭組成的小筒村延續至今。(坑頭與小筒原屬同一自然村。1972年,坑頭從小筒自然村分離出來,成立生產隊)。
三、土地變革
在舊社會,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和富農手中,農民主要以租田、打工為生。1951年,村里進行土改,人均分田2畝上下,農民第一次擁有自己的農田,其興奮之情難以言表。1955年成立高級社,土地劃入集體,1958年辦集體食堂,不分男女老少,地域,進食堂者皆可免費飽餐,時稱共產主義到了,很快坐吃山空。1960年食堂解散,饑荒開始,1979——1980年土地進行分組管理。1982年,農田按人口承包到戶,時稱單幹。1998年對全村發放土地證,規定土地承包30年不變。1982年,自留山按每人2畝的標準分到戶,集體除留一部分毛竹山外,油茶林和毛竹山也人均到戶,1984——1989年個人造林,按2—8,3—7 的標準集體和個人分成,2007年林改,完善各種合法契約,經濟林村收取每年每畝6元的土地使用費,契約經營期滿的山場進行均山,主劃一片分一片,直至達到戶戶均山。
四、人口姓氏
小筒自然村土改時人口270人,現全村人口1217人,姓氏有62種。
五、文化教育
在舊社會,絕大多數人沒有讀書的機會,只有少數人能請得起先生學數識字,他們或獨資或合資以谷或幣為工資聘請老師,俗稱私塾,主要課程有三字經→大學→學而→先進→梁慧王→離樓→告子等。1951年,郭忠烈,大洋鄉的陳桂英成為解放後第一批村聘教師;54年建甌的劉娥仙為我村的第一位公辦教師;55年第一次建木頭結構的學校;73年第二次建磚結構的學校;1990年第三次建教學樓教師宿舍樓,因教學樓存在質量問題2003年拆除教學樓;第四次建教學樓,學生宿舍。現有大中專人數二十多人。
六、衛生
舊社會,貧苦的農民無錢請醫生,一旦得病,只能吃些草藥,或做迷信求神保佑,生死聽天由命。1951年的天花,全村就死了十幾人。1957年,村里成立了保健所,范武祟、趙祝平為第一批鄉村醫生。
七、災害
1970年—1971年,連續2年大旱,一半以上農田絕收。
1982年下半年,發生特大火災,小筒自然村百分之90%的房屋在2個小時之間化為灰盡。
2006年發生剛竹毒蛾蟲害,全村毛竹林無一倖免,造成大小年秩序顛倒,筍產量銳減。
八、路的變化
在沒有公路之前,與外界相連的是崎嶇的羊腸小道,小筒歸房道管轄時,化肥要到房道去挑,來回一趟要兩天;歸高陽管時,去高陽挑,來回一趟要一天;後來小鐵路修到一號橋,化肥到一號橋挑,來回一趟要半天。1981年,小筒接上村通高陽的公路開通,從此結束肩挑背槓的歷史。1982年小筒至上坪宇歷的公路開通,1983年小筒至瓦頭的公路開通,2005年小筒至一號橋公路開通。2007年小筒至一號橋的水泥路竣工通車。
九、物產
目前為止,尚未探明有何礦產,但筍乾和竹木曾遠近聞名。以堯窠筍,虎頭杉最為著名,堯窠筍乾厚而開張,顏色金黃且有花紋,虎頭山杉木年代久遠,筆直修長,曾上過電視,聞名全國,1989年被砍伐,16米長載面尾徑30公分,96年以前零星種植嫁接錐栗,以後十幾年幾乎每戶種植,筍、竹、杉、錐栗成為支柱產業。
十、生活條件的改善
1957年村保健所成立,最大限度地保障村民的身體健康。
1968年,村小水電站建成,結束松明照明,人工椿米的歷史。
1979年,村辦毛竹場買第一台黑白電視機,讓村民第一次感覺到外面世界原來這么精彩。
1981年,公路開通,極大減輕村民的勞動強度。目前,全村有轎車三部,大小運輸車十幾輛,電話、手機、電視、機車戶均一部不止。
十一、基層組織
黨史郭忠英為我村第一位黨員,1964年成立支部。現有黨員三十多人。
歷任村書記、村主任(大隊長)1、村書記
李春婢→范維民→雷洪茂→劉福榮→葉家木→謝行相→翁金全(黨生)→張齊生→倪世謂→謝成旺→羅道松→倪春旺→謝海木→倪春明→鄭家旺
2、村主任(大隊長)
張立學(鄉長)→張治機(鄉長)→劉福榮(大隊長)→謝行相(大隊長)→葉家木(大隊長)→倪世謂(大隊長)→羅道松(主任)→張雙飛→張能甫→張治元→張新貴
十二、傳說
小筒溪下游,有一處垂直地面四五十米高的懸崖叫百丈際,相傳這是仙人為制服鯉魚精而留下的屏障。據傳,小筒溪有一條百年鯉魚成了精,別看它個頭不大可威力卻不小,它如果不高興,稍微吐一口氣,就能把農田淹沒,一個鯉魚打挺,整片田埂傾刻間崩踏,村民收成的好壞全憑鯉魚精的心情所決定,所以百姓每年是戰戰兢兢盼望鯉魚精每天都有好心情,而總不能如願,百姓滿腹怨氣,但敢怒而不敢究。
這事被一位神仙知道了,他決定要制服它,稍一思索,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把自已變成一個鯉魚愛吃的食物,任鯉魚精迫趕;至離村二三里的下游無田處時,神仙突然把河床分成相差四五十米高的兩段,形成今天的百丈際,使鯉魚精無法回遊,危害鄉里。從此,百姓不受其害,安居樂業。
十三、小筒村歷史(當代)大事年表
1951年:剿匪部隊進村,小筒村解放,土改開始。
1953年:小筒鄉成立
1954年:第一位公辦教師劉娥仙進村,小筒國小成立。
1957年:村診所成立
1964年:小筒大隊成立
1966年:文革小組成立
1967年:福州知青進村
1968年:小水電站建成
1981年:連高陽公路開通
1982年:特大火災
1989年:聞名全國的虎頭山杉木主伐
2006年:毛竹剛竹毒蛾蟲害
2007年:小筒至一號橋水泥路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