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概況
![33樓雨後遠眺](/img/7/8e3/nBnauM3XzETN4kTN4czN4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c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郫筒街道是成都市衛星城——郫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位於成都市西北面,距市區僅14公里,地處縣城周圍,國道213線、成灌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早在2900多年前,古蜀國第一個帝王杜宇在此建都,秦漢以來即為縣治。幅員面積35.09平方公里,城市規劃面積26.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09平方公里。總人口22萬,戶籍人口10萬。下轄10個行政村,15個社區居委會。郫筒街道現有耕地面積18054畝,農業以水稻、油菜、蔬菜、林果、花卉等作物種植為主,已建成1500畝蔬菜基地、700畝鮮盆花基地、200畝月季花基地,“一村一品”的農業特色村初具雛形。全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2.5萬畝,糧食總產量1.13萬噸。其中大春種植面積1.67萬畝,產量0.87萬噸,水稻單產575公斤,小春種植面積0.83萬畝,產量0.26萬噸。完成農業招商引資項目1個,投資總額500萬元。全年投入資金500餘萬元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修建村道花卉基地共5.5公里道路,整治水利渠系,修建永興六斗太平段,五鬥文星段,三斗中心段共1400米“三面光”,整治渠系6000米。
街道優勢
![郫縣恆創廣場](/img/e/f21/nBnauM3XxUDO3IjN4czN4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c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郫筒街道地處川西平原的腹心區域,東距成都
市中心19公里並與高新西區接壤,西距都江堰市30公里。域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沱江河穿城而過,溝渠縱橫灌溉,農業和種養殖業發達。域內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國道317線和成灌高速貫穿全境,郫溫路、郫彭路、郫花路、王橋路、觀柏路等十餘條道路與市、區、縣路路相通,構成現代交通網路。
域內有國營、民營企業400餘家,其中規模企業23家,形成了以汽車、機車配件、電器、醫藥、能源、食品加工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民營企業形成了以豆瓣生產,印刷裝潢、化工塗料、機械加工和建築裝飾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構成了鎮域工業經濟發展基礎。
區位優勢
![成灌動車](/img/3/768/nBnauM3XyEDM3QjN4czN4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c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郫筒街道地處川西平原的腹心區域,東距成都市中心19公里,隨著城鄉統籌發展的推進和郫縣定位成都西部健康休閒中心,三條大道——317國道、成灌快鐵、成灌高速,便捷的交通使郫筒街道和成都的聯繫愈發緊密,城市功能更加顯現,發展潛力不可同日而語。
人文特色
![望叢祠](/img/3/848/nBnauM3XwcDOycjN4czN4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c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曾為古蜀國都城的郫筒街道,鎮域內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望帝杜宇和叢帝鱉靈的祀祠望叢祠,有市級保護單位杜鵑遺址、何公墓、郫筒井等名勝古蹟。漢代政治家何武、北宋著名詩人張俞、現代著名書法家余中英、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英、美術家鄧歟、郭汝愚等均為郫筒街道人。
重點項目
全力推動成都西門口衛星城郫筒片區建設:
一是推動沱江河綜合整治項目整體出效果。
二是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征地拆遷步伐。
三是啟動連線東南部新城斷頭路建設。
四是完成舊城老舊院落、三無院落改造整治34個。
北部新城,蜀都萬達廣場開建,項目位於成灌快鐵郫縣站旁,占地258.27畝,總投資50億元,擬建設集大型購物中心、國際級影城、寫字樓、高級公寓等業態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2016年初正式開業後,將全面提升郫縣的商業格局,成為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蜀都萬達廣場是萬達商業地產在成都興建的第三個萬達廣場,也是萬達在成都的首個近郊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90萬平米,規劃有國際購物中心、濱河休閒商業水街、時尚商業步行街、標桿國際住宅、SOHO公寓等五大業態。
蜀都新城,重百漢正廣場開建。
望叢文化產業園的蔚藍·卡地亞的開建,按照法式風格建築的國際品牌五星級溫泉酒店、國際頂級奢侈品商業街、溫泉康體綜合項目主體已基本完工。
2014年4月9日,“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郫縣共簽約廣東睿江科技等19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達203.01億元。已基本完成簽約項目在郫縣的工商、稅務等登記工作,同時相關責任單位全方位服務企業,促成項目又好又快地建成投運。
特色農業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成立農業專合組織,建成521畝集生產、展銷、諮詢、示範為一體的鮮盆花種植基地,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各類鮮花500餘萬盆。草坪種植基地種植規模達到700餘畝。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種植面積達1200畝,出口蔬菜基地“三路菜”種植面積達600餘畝。
農副產品:
合江村大棚蔬菜-合江村位於國道213線旁,郫筒鎮以西4公里處,全村3個農業合作社,耕地面積901畝,農業人口671人,常年種植蔬菜面積500畝,其中大棚蔬菜面積150畝,以海椒、茄子為主。海椒60畝,以鮮椒為主,品種有湘研系列40畝,成椒4號(用作泡椒)20畝,產量達15萬公斤,採收時間在4月中旬至8月中旬,茄子90畝,品種為蓉雜茄系列,產量達36萬公斤,採收時間在4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2008年,合江村大棚蔬菜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蔬菜市場,通過科協種植協會的帶動,將形成更大的銷售市場。
郫筒鎮花木協會-郫筒鎮花木協會下屬四個分會,擁有各類苗木、盆景、樁頭及觀賞植物、時令盆花(草本、木本)、郫筒柚、各類鮮切花、綠化樹木,栽種面積達3000餘畝。該協會可承接各類綠化工程。
雙喜牌金花梨-郫筒鎮雙喜牌金花梨種植在雙喜村內,面積300畝,年產量60萬公斤,上市時間為9月份,該品種由四川省農科院園藝所果樹研究中心培育,是四川省主要推廣的梨樹品種,品種優質細嫩、口感好、化渣、果核小、皮薄,外觀形狀好,單果重一般在400克-500克左右。
雙柏醃滷鴨-郫筒鎮雙柏村三社有醃鹵戶15戶,日醃滷鴨3000隻,養鴨專業戶20戶,月出欄肉鴨20000隻。
2002年構建的“中國盆景之鄉花卉苗木基地型市場走廊”現已初具雛形。它的建成將為郫縣花卉苗木業提供一個集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市場。2000年成立“郫筒鎮花木協會”,下設兩個分會,協會建章立制,吸納會員50餘人,協會已成為郫筒鎮花木對外宣傳交流的視窗。2008年,郫筒鎮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5700畝,有大型花木種植戶20餘家,如:托普生態園、省棉麻公司花卉基地、沈婷公司、絡德公司、省林業廳花卉基地等等。可謂郫筒鎮花卉業的龍頭。苗木高、中、低檔品種繁多,如:鶴望蘭、鬱金香、紅葉女貞、楠木等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花木品種。規格齊全,各種盆栽草花、樁頭、綠化苗木、珍稀種苗等等,已銷往全國各地。
文明建設
![創智公園](/img/d/620/nBnauM3X2czNyAzN4czN4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c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街道內有:
國小:中信紅石國小、郫筒一小、郫筒二小(新二小)
國中:郫縣實驗學校、郫縣岷陽實驗外國語學校、華西中學
中學:郫縣一中、郫縣二中
高等學校:四川水產學校
公園:創智公園、知識公園、石牛公園
2014年6月12日由成都市文化局、郫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郫縣縣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館、郫縣文廣局承辦;郫縣文化館(郫縣文體藝術中心)及各鎮(街道辦事處)協辦的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郫縣決賽暨第31屆郫縣望叢賽歌會,在郫縣旅遊文化勝地望叢祠舉行。
望叢賽歌會是郫縣傳統的民族民間盛會,也是漢民族地區現存唯一的傳統賽歌節,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自1983年恢復舉辦望叢賽歌會,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了30屆。2008年,郫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特色文化)之鄉”;2011年,郫縣望叢賽歌會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更好地做好望叢賽歌會文化活動品牌,擴大品牌影響力,今年(2014年)郫縣首次將望叢賽歌會與“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品牌文化活動相結合,不但保留了傳統老山歌的特色,還與現代文化活動有機結合,為望叢賽歌會提供了一個更高展示的平台,在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作出了有力的探索。
在12日當天,42名經過廣泛海選,層層晉級的聲樂和器樂選手將進行精彩比拼,脫穎而出者將代表郫縣在由成都市文化局主辦的民間參賽最高水準的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比賽上一展郫縣望叢賽歌會選手的風采。在活動當天,所有參賽選手還將根據抽籤順序,按照拜香調組、高腔山歌調組、四句歌組、薅秧調組的分組,由郫縣山歌傳承老藝人現場教授,推進在2013年啟動的“郫縣山歌代代傳”活動的深入開展。
據悉,郫縣境內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近年來,已列出了8大類共1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2項,市級1項,縣級24項。為更好地保護郫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郫縣專門成立了“郫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縣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傳承工作。2013年4月完成了《郫縣民歌詞集》的收集整理並編輯成冊,共收錄具有代表性的民歌160首。隨著文化市場的繁榮,郫縣的傳統文化在依託自有文化傳播平台的基礎上,也在進行不斷地嘗試,藉助不同的渠道,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的市場接軌,希望開出更燦爛的文化之花。
全民運動
隨著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郫筒鎮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全民健身活動正深入社區走進家庭,成為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2008年5月10日,由縣文廣局、郫筒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運動會在縣鵑城學校隆重舉行。來自郫筒鎮機關、行政村、社區共31支代表隊400餘名運動員參加了此次運動會。此次運動會是“與奧運同行共創文明社區”2008年郫縣體育系列活動的又一次全新的展示,他將進一步引導行政村和社區民眾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展現郫筒鎮人民和諧快樂、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這也是郫筒街道第一屆運動會。
“運動郫筒,活力郫筒”,2014年6月25日,一場別開生面、趣味十足的運動會在洪石學校運動場舉行,來自郫筒街道的26個村(社區)和機關以及派出所的700餘選手參與其中。
跳繩、拔河、齊心協力腳踏板等趣味性十足的比賽項目讓現場氣氛異常火熱,也讓這些因長時間工作得不到鍛鍊的選手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和團隊合作帶來的成就感。據介紹,郫筒街道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了七屆運動會,希望通過運動會這種形式將全民健身意識深入到每個社區居民心中,通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豐富廣大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運動會在緊張、激烈、團結、和諧的氛圍中圓滿結束。金花橋、東大街、北內街、鎮機關、奎星樓、景崗村代表隊分別獲得團體前六名的好成績。運動會共設立了慶豐收、步調一致、趣味接力、花樣跳繩四個趣味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