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格霍恩戰役

小比格霍恩戰役

小巨角河戰役(Battle of Little Big Horn),又譯作小大霍恩河之戰、小大角戰役、小比格霍戰役。發生在1876年6月25日的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河附近,美軍和北美勢力最龐大的蘇族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被稱作是「最慘烈的」美軍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役。最終以印第安人的勝利而結束。由瘋馬率領的印第安人軍隊殲滅了卡斯特率領的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國第1騎兵師第7騎兵團。印第安聯盟酋長坐牛成功的把卡斯特引進了圈套,整個戰役歷時僅半小時。這也是整個印第安戰爭中印第安人所取得的最大勝利。

戰役始末

時間:1876年6月25日
作戰雙方:蘇族與夏安族聯盟 vs. 卡斯特與美國第七騎兵團
地點:小大角河

起因:

1874年,在達科達州的Black Hills發現了金礦。Black Hills對許多部落來說是不可侵犯的聖山,在1868年美國BANNED和蘇族及夏安族所訂定的The Fort Laramie Treaty當中明訂「白人不可在Black Hills區定居或是占地,也不可以在未經印地安人許可之下擅入」相對地,印地安人則被要求不可反對在鄰近地區進行鐵路建設、也不可騷擾新移民。印地安人切實遵守這項條約,但是白人可不是這么一回事。
發現金礦的訊息迅速傳開,湧入達科達州的淘金客快速增加。美國BANNED本來打算和印地安人購買Black Hills的所有權,但視其為聖山的印地安人不為所動。因此BANNED決定無視1868年的條約,並且聲明在1876年1月31日以前沒有定居在『印地安保留區』的印地安人通通都是美國的敵人。這就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經過:

雙方領袖:蘇族與夏安族聯盟是Sitting Bulls(坐牛)和Crazy Horse(瘋馬
美軍方面是General Sheridan,他手下的三名將領是Generals Crook, Gibbon 和 Terry. 在春季到來時,美軍抵達ROSEBUD river的河口,根據 Terry的戰略意圖:卡斯特和第七騎兵團往西南行,到山上去,他自己的部隊則帶著大炮與步兵從側邊逼近,包圍印地安人,並且以全軍之力在小巨角河擊潰他們。
不幸的是,剛愎自用的卡斯特不理會Terry叫他先按兵不動等待會合的命令,準備立刻發動攻擊。他把他所率領的騎兵團分成三路,兩路從側邊進攻,他自己則帶領 211名騎兵從正面進攻。
卡斯特獨斷的擅自行動招致覆滅的結果。包括他在內,由他親自率領從正面進擊的211名騎兵全軍覆沒。其它兩路部隊也遭受猛烈的回擊。一直到兩天后Terry率軍而來,才解救了剩餘的部隊。

結果:

印地安人檢視這些屍體,將屍體身上的衣服剝光,並毀壞穿著軍裝的屍體,因為他們相信屍體遭受毀壞的亡魂將無法抵達幽冥世界,也就不用在死後還得跟敵人碰面。為了某些原因,他們把卡斯特身上的衣服剝光,但讓他的屍體保留完整。
但是他們雖然擊敗了卡斯特,但是他們也了解到印地安的時代已經過去,也知道他們無法再繼續抵抗這些白人。美國BANNED方面以偉大的南北戰爭英雄竟然在建國百周年時遭到殺害,必須剿滅紅番以告慰這位英雄為名,數千人的騎兵部隊陸續被派到這個區域作戰,在往後一年中,他們毫不留情地追趕在此役後四散的印地安人,逼迫一位位的酋長俯首稱臣。

影響

卡斯特和小大角河戰役至今仍包圍在爭議性之中。印地安人雖然打贏此役但最終還是被迫離開祖宗的土地,被限制住居在保留區內,生活方式也遭到強行更改,只能依賴BANNED的救濟來生活,印地安文化也逐步流失中。但相對地,美國在徹底擊敗原住民的印地安勢力後,占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勇往直前地追求經濟利益,建立日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經濟基礎。
當時那一場場的戰役,再沒有什麼絕對的『英雄』、所謂的『光榮之戰』也似乎從未存在過。只剩下兩個進程不同的文化之間的衝擊與迸裂。
因為此役,卡斯特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人物之一。圍繞著他的種種傳說以及爭論至今仍膾炙人口。以近年來說,1991年就有部頌揚卡斯特事跡的電視劇《晨星之子》﹙Son of the Morning Star﹚。此外關於卡斯特以及小巨角戰役的叢書、紀念館、紀念活動、以及影視作品更是不計其數,其間展現的不同觀點,亦值得想要以歷史為鑑的人深思與明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