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07.5畝(其中:水田1170畝,旱地137.5 畝),人均耕地0.78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49.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7畝,主要種植板栗、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88.6畝,荒山荒地1030.65畝,其它面積2652.5畝。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521戶,有37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9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0戶(分別占總數的94.1%和48%)。該村到鎮道路一部分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已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 10輛,機車2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07.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建有小水窖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4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和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17萬元;畜牧業收入504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20頭,肉牛35頭,肉羊854頭);漁業收入2萬元;林業收入4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71萬元;工資性收入1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5人,在省內務工130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21戶,有鄉村人口1853人,其中男性855人,女性998人。其中農業人口1853人,勞動力112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513人, 彝族216人。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29人;享受低保3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68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60人,距離板橋鎮中學4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3人,其中小學生202人,中學生61人。入學率達100%。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村務公開
該村完成了農業承包契約補煥發證50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34.4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21萬元,有固定資產12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計畫生育、建房審批、民政救助、基礎設施建設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業機械化水平低。
二、農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缺少資金的扶持和龍頭企業的帶動。
三、生產勞動者的素質不高,科技意識、商品意識不強。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一、繼續發展支柱產業烤菸種植800畝,年生產乾菸葉10萬公斤以上,年收入120萬元;大力發展農村家庭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
三、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建500畝甜柿生產基地,改造板栗園200畝,新建紅梨生產基地100畝。
四、大力推廣農村實用技術,推廣農業機械化;科技培訓150人,勞務輸出1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