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前村遺址

會前村遺址

會前村遺址是“中山公園的根”。據記載,早在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年),有王姓始祖王龍、王虎兄弟二人攜家眷自雲南來到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會前村,並建家廟“明秀堂”,村民以打魚為生,世代繁衍。

基本信息

遺址歷史

“許多人都說,一百年前,青島僅僅是個小漁村。這種說法當然不嚴謹,但那個小漁村,指的就是會前村。在過去,青島民間把中山公園稱之為會前公園,每年五月一日,居住在市內幾區的百姓,都有“上會前看櫻花”的習俗。其實,會前村的歷史都能追溯到五百多年前。 ”中山公園管理處負責人說,會前村遺址是“中山公園的根”。據記載,早在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年),有王姓始祖王龍、王虎兄弟二人攜家眷自雲南來到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會前村,並建家廟“明秀堂”,村民以打魚為生,世代繁衍。

1898年,德國強占膠州灣、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島後,先後於1902年和1905年徵收會前村全部土地,廢村拆房,在此建立了植物試驗場和獵場,築路建屋,栽花木,立苗圃,稱之為“森林公園”,這是中山公園的前身。會前村在被建成中山公園之後,會前村村民分別落戶在浮山所、沙嶺莊和即墨溝岔及八大湖一帶。 1938年,從會前村遺址出土了石碑,印證了這個古老村落的歷史源頭可以上溯到明代。

1996年,中山公園管理處在原會前村明秀堂處建起了“會前村遺址”,保留了古槐樹、棗樹、“會前村碑”。

命名由來

德國殖民者建的植物園 德國殖民者建的植物園

會前村的遺址,位於今中山公園內,清溪古樹相伴百餘年,見證著這個村落的興衰變化。至今此地尚存民國時建造的會前村遺址碑,上書:“會前村今訛為匯泉或會泉,舊有村民共三百六十戶,多業漁。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德租膠州灣。光緒二十七年,收買附近各山地開始造林。光緒三十年徵收全村房地,悉令居民徙去,以廢其村,辟路建屋,栽林木立苗圃。民國三年(1914年),日本占青島遂將之定為森林公園,亦曰旭公園。十一年(1922)10月國人接受後,改名為第一公園。綜四十年來,園林日盛而村舍久泯,惟此斷垣並左右槐棗、杜梨數株,猶是村民郭姓當年舊物。遺址僅存,與國共永;既為之幸,亦喜其留有古色有。”

會前之名何來?說法大致有三:一說村名是來源於蘿蔔會,據說在今天的道口路上原來有座呂祖廟(清溪庵),每年正月都有蘿蔔會,會前村就是因為建在這蘿蔔會會場之前而得名;另有一種說法,說會前村有一條深溝,溝內有一眼不大的泉眼,流水長年不斷,過路的行人口渴了都可以來這泉眼取水喝,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裡稱為“匯泉”了。還有一種普遍被認可的說法,如今的太平山,過去曾稱為“會山”,村子因為建立在會山之前所以稱為“會前”。

島城文史專家魯海先生認為,從今天的地理位置來看,呂祖廟的位置與會前村並不相近,而且蘿蔔會只是每年舉行一次,因此得名的可能性較小。而據即墨縣誌記載過去的太平山山名的確含有一個“會”字,名為“會全山”,老百姓通常稱之為會山,此山之前的村落稱為“會前”也說得通。遺址碑文上的“會泉”說法亦有考究,1917年康有為第一次來青島,看到了太平角的風景,當即作詩一首,名為《 青島會泉石磯望海觀潮高至數丈異觀也》,其中便將會前寫作了“會泉”。而“匯泉”二字,則是上世紀30年代沈鴻烈任青島市長時期,舉行了一次地名美化運動,從那以後才有了“匯泉”的說法,匯泉廣場的叫法就是因此而來的。

據介紹,當年的會前村背依會山,村西有一天然湖泊,也就是今天的小西湖,一條小河從此處曲折流入會前灣。小河入海口就是村民停泊漁船的地方。會前村的三百多戶人家裡有一半以上是漁民,全村有大小漁船一百多條,今匯泉廣場是村民修船、織網的地方。漁訊期間,漁船並不回村,在金家口、石臼所等地卸魚,賣完後才回村,同時帶回日常用品。會前村的農民占少數,因為周邊的山地、嶺地多 ,農民生活上比不漁民,可是漁民常年漂泊在海上,擔當的風險自然也大些,遇到大風大浪天氣漁民的家人都要在家裡燒香祝禱,祈求船隻平安歸來。會前村的農民和漁民一樣,過年和農曆三月廿一日都去天后宮燒香,漁民拜天后、拜龍王祈求平安,農民求的是個風調雨順。

這裡是青島最早的移民村

如果說青島村是最早的原住民村,那青島最早的移民村就非“會前村”莫屬了。據悉,會前村的居民中以王、郭、姜三個姓氏為主,這三支分別來源於雲南烏撒衛、山西洪洞縣和福建。

山東半島自北宋末年起飽經戰亂,先是金兵入侵,遭受重創;又有蒙古軍進攻,再遭塗炭;後永樂帝派官兵剿滅農民起義軍而殺戮遍布山東半島,所以那時山東各地差不多十室九空,許多村子已無人煙。所以永樂年間,開始由各地向山東移民,這些移民的主要來源就是山西洪洞縣和雲南烏撒衛。

“德國人當年拆會前村建植物實驗園時,其實還留下了兩間房子,是給看林人住的,房子的主人姓郭。”魯海先生回憶,過去會前村的那塊石碑是鑲嵌在那房子的牆壁上的,一直到解放後,房子拆了,原址上建了花卉園,石碑被擱置,直到1996年又被立起。而這郭氏一族正是會前村來自山西洪洞的移民。山西因少經戰亂,又少災荒,所以人口眾多,明朝建立以後,從洪武三年(1370年)到永樂十四年(1416年),先後七次大規模由山西向山東等省份移民。在大槐樹下郭姓一族被分配到了會前村,所以他們在這裡又種下了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被許多移民當作尋根的對象,那裡有眾多族譜、家譜,裡面確實有向山東即墨移民的記載。

王姓是會前村的第一大姓。據《王氏族譜》記載:“我王氏始遠祖,於明天順中以伯仲自雲南來,家於即墨縣南境青島域內偏東,有村曰:會前。仲氏族徒居平度雙廟瞳,其後另為一宗。居會前村者皆伯氏所出之子孫世代相傳,人丁日眾……不幸於清光緒二十三年德夷占青島,越四年,於會前辟公園,全村遭其驅逐,吾族於是四方散處……”會前村王家來自雲南烏撒衛可能不可能,這個問題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引起過本土文史學者的爭論,雲南遙遠,而且遷徙過來的移民都不是少數民族,那個年代雲南怎么會有漢人呢?

一支調研隊伍帶著這些疑問從青島出發,前往雲貴邊界的烏撒衛所在地進行實地調查,證實了這一說法。雲南移民的來源主要是烏撒衛,烏撒衛明屬雲南,衛城舊址屬貴州威寧縣。這些從雲南來的移民之所以是漢人而非少數民族,是因為他們絕大多數都不是雲南當地的居民,而是明初由中東部各省跟隨軍隊去雲南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率兵13萬遠征雲南,平定雲南後在當地建立衛所,所帶去的兵將也從此駐守在那裡,安家住下了。通過在雲南、貴州原烏撒衛一帶調查發現,確曾向山東一帶徒民為軍戶,即戰時為軍,平時為民。王氏就是其中之一。

會前村姜姓一族的移民是由福建先到姜戈莊,來又再次遷到會前村的,年代亦可追溯到明初。因為福建也靠海,所以他們很可能是會前村最早的漁民。有一種說法,從福建遷徙來的移民帶來了媽祖文化 ,此後建造的天后宮便與這些移民有關。除了當年的會前村和青島村,如今青島嶗山區的青山村、黃山村、姜戈莊村等地均有來自福建的漁民。

村民散落

18世紀末,只有三百餘戶居民的會前村在青島並不算大規模的村莊,與繁華的市鎮相比,這裡的村民們按照祖輩們延續下來的方式過著簡樸的生活,然而這小漁村的平靜卻隨著德國殖民者的入侵被隨之打破。1898年,德國占領膠州灣後,要在沿海區域打造德人區,會前村和青島村所在的位置就都在其規劃範圍之內。從1901年開始收買村附近各山地,植樹造林。1904年又徵收全村房地,廢村拆房,在這裡建起了一座植物試驗場。當時,殖民政府支付給村民一筆安家費用,村民們拿了錢遷了祖墳就四散到青島各區域繼續租地務農,或者另尋海港捕魚為生,當然也有村民拿著這筆錢去做了生意。

會前村的第一大姓王氏主要分為兩支,一支去了浮山所,一戶前往沙嶺莊,那時候沙嶺莊和浮山所都靠海,同樣以捕魚為生。王氏的嫡系孫遷居到了浮山所後把祖墳也遷到了浮山所,還立了祠堂。雖然氏族內已經分家,但每年舊曆新年,從會前村徒居到各個村莊的王氏後裔都到浮山所去祭祖。過去沒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各家男丁抬著祭品天不亮就要出門,不論遠近步行到浮山所,恭恭敬敬地祭祖,向族長拜年。

後來王氏的族人們“集國幣百元”,眾人採訪、司書,於“民國二十年歲次辛未”著成一本《王氏族譜》,由王氏十二世孫王永元作序,永元的兒子、十三世孫王立賢作“跋”。但此族譜只能由王氏嫡系後代保管,遷居沙嶺莊一支的王永和想盡辦法得了一本,歡天喜地拿回家去,把族譜供在堂屋裡,鄭重地向一家上下宣布:“我等王龍(遷到會前村的第一代)後裔今日另設朝拜靈堂 ,往後逢年過節,再也不必去浮山所祭祖宗了。”從此自立門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