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廣侗寨

小廣侗寨

小廣侗寨貴州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劍河縣最大的侗族村寨。以獨特的侗戲、婚俗和紅軍當年在此進行的戰鬥而聞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小廣侗寨小廣侗寨
小廣,侗語稱saipwangp,侗語轉音,意為最大最大的寨子。小廣侗寨是一個有近600多年歷史的古老侗寨,侗族建築風格的房屋保存完好,木質結構的房屋占95%以上,寨中現存風雨橋1座、戲樓1座、庵堂1座。村寨的房屋依山而建,布局典雅。石拱橋、石板橋及小石路把整個寨子連起來,寨邊有參天的古樹,寨中小溪兩岸芭蕉密布。
小廣先人是從江西吉安市逃避戰亂而來,歷經千辛萬苦,最後才選擇在這塊土地上定居落戶。現在小廣分為前鋒村、團結村、光芒村三個行政村,共有600多戶,2700多人。小廣有潘、王、文、楊、羅、周、萬、彭、龔等姓氏,其中潘、王兩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寨人口的一半。小廣由於田多,人民勤勞,因而成為劍河縣重要的產糧區之一。

小廣侗戲

小廣侗寨小廣侗寨
喜歡並擅長演侗戲,是小廣的一大特色,侗戲分為小戲和大戲,小戲指的是民間的一般歌舞或一些根據地方風情和民間傳說改編成的侗戲。小戲在小廣有著良好的傳統,每一代人都有好些戲師,他們對熱愛侗戲的年輕一代進行細心的指導和訓練,使侗戲能夠代代相傳並不斷得到豐富的發展。而大戲則類似京劇表演,有《羅通掃北》、《大戰長坂坡》、《空城計》、《穆桂英掛帥》等傳統劇目。演侗戲時,周圍村寨的人們紛紛前來觀看,操場上,周圍的空地上、屋檐下,人們或坐或站,小廣村可以說是萬人空巷,這時候是村民們最快樂的時刻。

對歌聯姻

小廣侗寨小廣侗寨
小廣是歌的海洋,唱歌成了小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時興歌坐月,俗稱玩山,玩山有的在野外玩,也有的在姑娘家的堂屋玩,更有在姑娘閨房玩的。在小廣,凡是有姑娘的人家,主人便請木匠特製了幾根又長又寬的板凳,在堂屋靠牆而擺,這是供小伙子們來玩時男女雙方坐的,當地人把它稱為情人凳。進入寒冷季節,姑娘們就邀來玩的小伙子們去閨房坐,那裡有特製的火桶。小伙子們在閨房和姑娘們談情說愛,彼此對歌,其樂融融,等到天一亮,小伙子們就自行離去。年輕人們就在這種獨特的交往中建立了友情或戀情,好些青年人就以此為起點,彼此日久生情後,男方就派人來姑娘家認親,在條件成熟時擇吉日成親。在小廣,年輕人們無論談戀愛和結婚,都是非常的寬鬆和自由。而最有趣者,莫過於農曆十月頭卯的集體婚禮。所謂集體婚禮,實際上只是當年該結婚或出嫁的男女青年在這一日裡各自舉辦婚禮,時間統一,而具體的操作依然單獨進行。為何一村的青年男女婚嫁大事,必須統一在十月第一個卯日舉行呢?相傳在很久以前,小廣同寨人不準通婚,而小廣與周圍村寨相隔甚遠,結親嫁女非常不易。後來有兩個叫告巒包和海巒歲的寨老召集大家殺牛商議,決定改革這種婚姻習俗,允許同寨人通婚。但因小廣寨子大,人口多,一年到頭都有人結親嫁女,既耽誤生產,又浪費錢糧,所以兩位寨老同時倡議安排在十月第一個卯日為專門的婚嫁之日;從此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集體婚禮

小廣村的婚俗古樸而有趣。據當地民間傳說,在很早以前,小廣儘管分有王、文、潘、楊、龔五姓,但男女是不準結親,能開親的地方有幾十里甚至上百里之遙,來往極不方便。後來,兩個德高望重的寨老,一個叫告巒包,一個叫海戀歲,招集寨眾在傅年隆(地名)倉腳殺豬議約,在芙隆芽(地名)門前宰牛定款,破除遠嫁遠娶的老規矩,只要不是同姓同宗,就可在本寨開親,最後在簡地辣(地名)立岩。當時因為十月天氣暖和,第一個卯日又是適宜嫁娶的黃道吉日,當年全寨70多對適婚的青年男女都在這一天完婚,婚後家家有兒有女,大吉大利。從那以後,小廣侗寨為求吉利,沿用當年立岩改規習俗,在農曆十月頭卯日,作為婚嫁良辰吉日,稱為“娶親節”。
小廣侗家人的婚禮必須經過“迎親”、“吃篩子飯”或“吃分離飯”、“催親”、“發親”、“送親”等過程,在這些過程中又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環節。娶親節的頭一天,由男方家選派5-7人作關親客,用楓香樹作扁擔挑彩禮,到女方.後唱“進寨歌”,當關親客被女方家房族接走後,出嫁的姑娘要準備一些酒菜和糯米飯,用篩子盛著,在兩個女伴的陪同下,到樓下去招待以前的“老久伴”(姑娘訂婚前結識的男友),男方也備辦一些禮物來祝賀。新娘被迎接到夫家後,晚上新郎家要安排一男一女送新娘回家,當地人稱為“轉腳”。新娘回到娘家的當天晚上,寨上的後生約伴前來新娘家討茶吃,新娘家將本族的歌師和歌手與姑娘們一起,與寨上前來討茶吃的後生們對歌。歌的內容非常豐富,有盤問“茶”來歷的,有讚美主人的,有時雙方會追憶在一起“涼月”(談情說愛)、唱歌的情景,接著唱起惜別和懷戀的情歌。
小廣侗家人結親嫁女的日子每年只有一個,即為每年農曆十月第一個卯日,有特定的時間。小廣侗寨的婚禮,不辦嫁妝,不備彩禮,不要花很多錢財,合符“勤儉節約”的要求,但整個婚禮卻充滿隆重的節日氣氛。結婚的當天晚上,新郎和新娘是見不到面的,更不能同房,要等到快過年的時候,男方打發人去接女方來洗糯米打粑粑,才來住上一夜,在來年農忙時,又接女方來幫忙,只有等到女方有身孕後,才到夫家長住。

鼓藏節

小廣侗寨小廣侗寨
小廣侗家人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鼓藏節、採桑節、采葛節、吃瓜節、吃梨節、吃細魚節、嘗新節以及九月九觀音誕辰節、十月頭卯婚嫁節等,所有這些節日,都附有一定的傳說和故事,都遵循一定的時日和程式,大都是全寨人集體參加,有不少還牽動周圍村寨如化敖、謝寨、彥洞、瑤柏等應約前來參加。節日期間除在野外作些有紀念意義的活動外,大多數都是聚在一起飲酒唱歌。
小廣地區過鼓藏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已無法知道了。筆者1982年到小廣採風時,據當地老藝人王元江、文興憲等人回憶,最後一次吃鼓藏大約是在1930年前後,按十年兩頭吃的貫例,到1940年得議過一次鼓,打算在l942年再度舉行,但因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最緊張階段,備方面非常困難,諸多條件不允許,所以只議而沒有舉行。分們說,當年參加吃鼓藏節的人,現在都年近古稀了,過鼓藏節的盛況和節日期間唱的“喊堂歌”至今雖還都記得,但如果沒能人將它記錄整理出來,這些不可多得的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眼看就要消失了。在他們的熱情支持和參與下,我記錄下了小廣地區鼓藏節的全過程。
1.議鼓
按全寨有多少大姓,就要選出多少個鼓藏頭,由鼓藏頭組成鼓藏委員會(侗浯稱“啦淆”),鼓藏委員台根據當時當地情況議決若干條款,如三年內不準賭錢打牌,不準偷盜扒竊,如發現賭錢或偷盜,一經查出就由該委員台處以罰款和沒收全部贓款贓物,目的是要保持整個寨子要安定團結、安居樂業,般般順遂,生產發展,家家富裕,以積累錢物好吃鼓藏。同時,在這三年內,凡寨上賣豬賣牛等較大商貿活動由鼓藏委員會提取一定比例的地捐,全部積累起來以作購買火炮的費用。
2.選定開堂牛和掃堂
開堂牛由進寨最早的那個大姓所選出的鼓藏頭餵養,如小廣歷來都由王姓鼓藏頭餵養。餵養開堂牛的鼓藏頭必須具備三代同堂和家道興隆等條件,本人也是作風正派,在民眾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掃堂牛由另一姓的鼓藏頭餵養,這個鼓藏頭也同樣要有三代同堂和德高望重的條件,而且要選那種有能力管理整個寨子的老人擔當。
購買開堂牛和掃堂牛要選角長、腿粗、一色毛落底和威武雄壯的水牯牛。選好並經鼓藏委員會全體成員鑑定合格後,大家邀約到他家去放炮祝賀,共同出資買一頭牛來殺,餵養開堂牛和掃堂牛的兩家各分一腿,其餘兩腿在鼓藏坪煮好後約齊全寨每戶來一男性家長參加會餐,就此議定吃鼓藏的年月日時和其它條款。鼓藏年一般要求每戶人家餵養一頭牯牛,也有三五戶或十來戶共養一頭的,但必須是同族同宗方可,否則不允許參加鼓藏節。
3.祭祖
各家提前兩天通知自己的親友前來參加。過節那天,鼓藏坪進出口紮起彩門,四周紅旗招展,當中擺三張大四方桌,桌上點大紅蠟燭,供豬頭、糖食果品等祭物。
首先,開堂人帶領全寨數百人身穿節日盛裝,在鼓藏坪走三圈(右二左一),然後登壇喊堂,唱喊堂歌(鼓藏歌),由鼓藏頭宣布注意:如請客吃酒不要灌客醉酒,不準酗酒鬧事,不準打架鬥毆,要維護民族團結等等。
這時,負責會場秩序的人前來把桌子搬開,鼓藏頭將頭戴大紅花、身披大紅錦緞的開堂牛牽出來繞場三圈,同時放鐵炮三響,眾多鼓藏牛按事先偏排好的順序進場,從左到右繞三圈,謂之踩堂。每頭鼓藏牛進場後都要在場內取一點粘土抹在頭上,表示這頭牛已經敬獻給祖宗了。踩堂儀式結束後,各人把牛拉回家關好,吃罷早飯,又將牛陸續牽到場上來,一對一對放在場上打鬥,不用人去招扶,說是自有陰間的祖先在招扶了,場上的牛在打鬥,場外觀看的人群在歡呼,場面非常壯觀熱烈。待那些牯牛打鬥到一定程度,有的敗了,有的跑出場外,有的傷在場裡,這時主人才將它們拉回牛圈關好,到第二天五更時分,聽到鼓藏坪鐵炮三響,大家知道開堂牛已經升天了,這時各人便將自家的鼓藏牛拉出去宰殺。殺牛後全褰人大宴三天賓客。到第四天早上,附近村寨的姑娘們都穿上節日盛裝,成群結隊來到小廣寨,與寨上的男性青年結伴到鼓藏坪盡情歡呼,排成隊伍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堂,這時踩堂的花樣很多,場面也很熱烈。大家從早晨一直跺到日頭偏西。這時負責掃堂的鼓藏頭把掃堂牛牽來作掃堂儀式,掃堂牛從左到右繞場走三圈,放三鐵炮,掃堂結束,眾歡呼:“鼓藏!鼓藏!一年鼓藏,十年興旺!”整個鼓藏節到此結束。
據老藝人們回憶,過去的鼓藏節一般的都是十年兩頭吃。目的是為了祭祀祖先,祝願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紅色歷史

小廣侗寨小廣侗寨
小廣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紅軍曾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的種子。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五日,紅軍在任弼時、王震、蕭克帶領下到達劍河縣南加鎮裡格?地名 ,得到了苗侗人民的積極支持,民眾幫助紅軍收集船隻、綁結木筏、架設浮橋,使紅軍順利渡過清水江。當紅軍進抵凱寨屬劍河縣石番溪鄉時,被國民黨湘軍李覺部阻擊,紅軍得知三穗至天柱一線湘軍已早做準備,於是決定向大廣方向轉移,在距離小廣五里遠的大廣坳與桂軍譚聯芳部相遇。戰鬥至中午十二時分,紅軍撤出陣地,經謝寨、溝洞?地名 轉達下岑松,跟隨大部隊向鎮遠方向前進。
大廣坳的戰鬥異常慘烈,國民黨軍隊死傷無數,紅軍傷亡一百五十多人。紅軍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留在苗侗人民心中。現在,當地人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在大廣坳修建了紅軍亭、紅軍墓,修築了台階便道,這裡成為劍河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小廣以其民風古樸,地方風情濃郁,民族文化底蘊深厚,人民盛情好客,早已定格在遊客的記憶深處。現在,小廣村已不復前些年的熱鬧,這裡由於地處邊遠,交通閉塞,只有一條不通班車的川路連線鄉政府所在地,經濟發展十分滯後,脫貧致富的任務十分艱巨。很多青壯年人都選擇了打工這條出路,打工收入也成為小廣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小廣人民正在探索發展民族經濟的路子,依靠自己的努力,以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