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汗病

小兒過多的出汗是生病了,醫學上稱為病理性出汗。 3.冷汗:一些小兒生病多汗時面色蒼白或死灰、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此為冷汗。 小兒局部性多汗、半邊身體多汗、身體不對稱的多汗是少見的,也多為生病的多汗。

一、小兒生理性出汗

小兒出汗大多數是正常情況(叫做生理性)的出汗,可以有以下諸多方面:
1.孩子們天生喜歡運動,為了散去運動產生的過多熱量,身體常常通過出汗蒸發而帶走熱量。這是小兒最常見的出汗原因。待孩子停止玩耍後,出汗也就停止了。
2.炎熱季節氣溫接近人體時,人體為了散去多餘熱量而出汗。如果進入較低氣溫的空調房間,出汗很快停止。
3.衣被過厚是受保護過度的孩子出汗的一個原因。這種小兒常常穿衣過厚或睡覺時蓋被過厚,以致大汗淋漓。適當減少衣被,出汗就會停止。
4.進食時人體可以突然增加熱量,醫學上稱之為“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尤其食辣味、高蛋白飲食出汗更多。這種原因造成的出汗以鼻尖、額部、頸部出汗最多,停止進食後出汗即停。
5.小兒哭吵、過度緊張或恐懼,也會因為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而出汗,例如小兒怕打針哭吵、緊張而全身大汗。情緒穩定後汗即止。
6.小兒尤其嬰兒和幼兒剛入睡時,額部出汗是交感神經興奮過度引起的,也是家長們觀察到的小兒出汗最多的一種。這種出汗入睡後很快停止,是生理性出汗,隨著年齡增長出汗逐漸減少最後消失。
小兒生理性出汗往往精神良好、面色正常、無特殊疾病表現,出汗原因停止或去除後,會很快停止出汗。家長大多能識別。

二、小兒病理性多汗

小兒過多的出汗是生病了,醫學上稱為病理性出汗。出汗形成及伴有的表現常常可作為醫生診斷小兒疾病的依據。醫生把小兒病理性多汗分為虛汗、盜汗、冷汗、熱汗等。
1.虛汗:身體虛弱小兒因為白天活動後很疲勞,入睡後常常較長時間多汗。此種多汗小兒平時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如反覆感冒或肺炎,也常有營養不良性疾病。佝僂病小兒(訛稱缺鈣,其實是缺維生素D)入睡後最容易出汗,除額部多汗外,枕部出汗最多,常汗濕枕頭,因汗中鹽分刺激後腦勺引起頭皮發癢,小兒喜歡摩擦枕頭致使頭髮磨光(稱為“枕禿”),是小兒佝僂病的一個表現。
2.盜汗:結核病小兒入睡後全身多汗,直到天亮醒來時仍全身有汗,甚至汗浸濕內衣。患兒晨起很軟弱,並有咳嗽、消瘦、低熱、生長遲緩等表現。
3.冷汗:一些小兒生病多汗時面色蒼白或死灰、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此為冷汗。這常常是重病表現,如低血糖,有飢餓感、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重者昏迷、全身大汗等;各種原因的休克,血壓下降、呼吸快、面色灰白、全身尤其四肢冷汗;過度勞累或過度驚嚇引起的虛脫,表現為突然昏倒、全身冷汗,但血壓正常;有機磷中毒時雙眼瞳孔縮小、嘔吐、腹瀉、肌肉顫動,重者昏迷、四肢冰冷、全身大汗。這些有冷汗的患兒如果不及時搶救,短時間內會危及生命。
4.熱汗:所謂熱汗是說小兒在出汗時面色紅、精神正常、四肢溫暖或溫度高,有時可見頭及全身冒蒸氣。這種多汗比起冷汗病情較輕,但仍屬於病理性多汗。常見於各種原因的炎症性疾病,例如感冒、小兒支氣管肺炎高熱下降時的多汗;各種病引起的發熱,用了退熱藥後的多汗;也可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多汗(手足為主);風濕病類發熱退熱時的多汗等等。
小兒局部性多汗、半邊身體多汗、身體不對稱的多汗是少見的,也多為生病的多汗。

三、小兒多汗的處理

1.生理性多汗。當你判定小兒是生理性多汗後,可以在家中處理。用乾毛巾擦乾孩子身上的汗,如果內衣已被汗浸透應該立即掉換,以免吹到涼風受涼生病。在寒冷季節里,給體弱小兒換內衣時要注意室溫不能太低,換上的內衣先加熱,防止換衣時受涼。擦乾小兒汗和換下濕衣後應該給孩子飲些礦泉水、溫開水或果汗類飲料,以補充汗液丟失的水分及鹽類。小兒穿衣不宜過厚,自幼穿衣過厚的小兒長大後耐寒力差,更容易受涼。在冷天,只要孩子的手不涼,說明穿衣適當;如果小兒手心出汗,說明穿衣過厚。孩子入睡被子厚度應與成人相同,不必過厚而引起小兒入睡後多汗。
2.不人為“悶汗”。目前在我國尤其北方地區,有孩子發熱時採取“悶汗”法迫使孩子出汗。孩子被厚被蒙住全身大汗,會導致缺氧、大汗脫水、腦水腫等表現的“悶熱綜合症”,重者可致殘廢或死亡。這種方法千萬不可用。
3.冷汗速急診。如果孩子多汗時面色難看、呼吸急而淺、四肢冰冷、精神很差,是孩子患重病的表現,應該把孩子抱平,即頭部不過高,保證腦部血液供應,同時快速到醫院急診。
4.熱汗不誤時。對發熱性疾病而多汗的孩子,或家長搞不清孩子多汗原因的,應該儘快送孩子去醫院診治。不應該因工作、上學沒時間看病而“拖一拖”,以免耽誤病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