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對糴,向民戶徵購與其應繳賦稅等額的糧食。
語出:《宋書·食貨志上二》“次對糴米”原註:“謂如戶當輸稅百石,則又科糴百石,故謂之對糴。”《宋書·高宗紀七》:“命 利路 三都統措置營田,以其租充減免對糴之數。”
對糴,向民戶徵購與其應繳賦稅等額的糧食。
糴是一個漢字,拼音是dí。糴字為會意字。從入從米,也就是買米的意思,引申開來是買入之意。可組詞為糴米。
讀音 字意 組詞 例句 康熙字典舊時指官府在豐收時用平價買進穀物,以待荒年賣出。現指慈善機構低息或無息借款,以便救濟。港澳地區仍然使用這個詞。
歷史淵源 相關搜尋 參考資料博糴宋代糧食政策之一。糧缺時,官府將倉庫里的餘糧低價賣出,用高價買進民間的絲﹑綿﹑綾﹑絹等,到秋收後再用銀﹑絲﹑絹等物兌換糧食,以平定物價。參閱《宋史....
博糴 相關條目乞糴是漢語辭彙,拼音是qǐ dí,解釋為買糧食。
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戰勝自然災害,增加朝廷稅收,李悝根據“平糴論”的思想頒布了“平糴法”。“平糴法”利用經濟槓桿來協調不同年景時的糧食價格,一舉解決了豐年...
平糶、平糴論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xí 檄糴 迅疾貌。
詞語解釋平糴論戰國時期的魏國國君魏文侯是一個較為進步的君主,在其執政期間,任命李悝(又名李克)為相推行新政。新政方針中最有名也是最有效的內容就是“盡地力之教”。...
平糴原理及實施 相關搜尋 參考資料劉糴,山東人,親職教育研究員,腦智力開發員,高級企業培訓師,職業規劃教育師。中國培訓熱線高級培訓講師.行銷參與式培訓模式的實踐者,客戶關係管理專家,頂尖...
講師簡介 工作經歷 授課風格 擅長領域 主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