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景分類
正對
在視線的終點或軸線的一個端點設景成為正對,這種情況的人流與視線的關係比較單一。
互對
在視點和視線的一端,或者在軸線的兩端設景稱為互對,此時,互對景物的視點與人流關係強調相互聯繫,互為對景。
對景運用
對景不僅運用於室外景觀,同時運用與建築布局及室內布局,尤其試用觀賞角度受限,無景可借,無景可尋的情況,如走廊的盡頭,出門對的照壁等,都是最常見的例子,不僅中國古典園林運用較多,國外園林運用也很多,只是他們的叫法不同而已。對景一般講究軸線對稱,對的景物恰好在觀賞者所處軸線的正中,運用於大場景時,對的景物可與總體布局的軸線不在一條主軸上,如自然山水中亭榭,這邊的亭榭,那邊的瀑布,即形成一種對景的關係。合理運用,處處出彩。
組景手法
對景所謂“對”,就是相對之意。我把你作為景,你也把我作為景。這種景在園林中很多,但要做好這種景也不易。景貴自然,這裡的自然是多義的,自然也與距離有關,在某種距離上,景觀似會覺得不自在。景如人,若是兩個相互不認識的人,距離不到2米相對而立,就會覺得很彆扭。景也一樣,若一個小院兩邊相對觀之,也有這種不愉快的感覺,這就叫“硬對景”。如果景不能擴大,是否有某種手法可以彌補這種缺陷呢?當然有的。試看蘇州留園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軒,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兩者相對而觀,相距只有10米,但覺得無彆扭之感。為什麼?正是因為園中有數立峰,因此相互對視,景時隱時現,較為含蓄。北京故宮中的乾隆花園,其中古華軒與遂初堂之間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樣手法,據說這個花園是乾隆皇帝之手筆,他酷愛江南園林,所以手法如一。蘇州怡園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叢,山上一個亭,即“小滄浪”點綴其間,形成以自然為主的景觀,可謂美不勝收;反之,人在亭中觀藕香榭,也甚觀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見造園者之匠心了。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塊不規則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築:漢三老石室、觀樂樓、華嚴經塔、題襟館、四照閣等,空地之北有石池。這裡有好多對景關係,景景不同,妙趣無窮。由於中部南北之間空間較狹,於是南部不設物,一可觀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視距短“硬對景”。
古代園林的對景
利用空間大小的對比
江南的私家園林,一般把居住建築貼邊界布置,而把中間的主要部分讓出來布置園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間;在這個主要空間的外圍伺機布置若干次要空間及局部性小空間;各個空間留有與大空間聯繫起來。這樣的構景方法,可使景物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在空間的對比中,小空間烘托、映襯了主要空間,大空間更顯其大。
選擇合宜的建築尺度
在江南園林中,建築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較大,因此,很注意建築尺度的處理。在較小的空間範圍內,一般均取親切近人的小尺度,體量較小,有時還利用人們觀賞物體“近大遠小”的視覺習慣,有意識地壓縮位於山頂上的小建築的尺度,而造成空間距離較實際狀況略大的錯覺。
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層次
在古代園林中,對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長方向,往往在水流的兩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築,形成兩側夾持的形式。藉助於水面的閃爍無定、虛無縹緲、遠近難測的特性,從流水兩端對望,無形中增加了空間的深遠感。另外,為了擴大空間的感受,在景物的組織上,一方面運用對比的手法創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運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層次。
舉例
(1)頤和園昆明湖上的南湖島和十七孔橋,是萬壽山的對景。要是以南湖島和十七孔橋為主體,萬壽山就成了對景。
(2)蘇州怡園假山頂上的螺髻亭,體量很小,柱高僅2.3米,柱距僅1米。網師園水池東南角上的小石拱橋,微露水面之上,從池北南望,流水悠悠遠去,似有水面深遠不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