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環境
射陽的水資源豐富。江蘇里下河地區四條主要河道流經射陽入海,水利樞紐工程完備,以蘇北第一擋潮閘射陽河閘等四座大型擋潮閘均在射陽沿海,蘇北灌溉總渠流經射陽北端,形成自然灌溉水系,澤被大片地區。境內水網縱橫,水系合理,排灌分開,功能完備,使農作物旱澇保收。
射陽為黃淮沖積海相沉積平原,屬鹽漬型水稻土,十分肥沃。退海平原經過海水浸泡,海洋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應有盡有,而且歷經幾百年形成的海塗,草甸蘆葦茂密,植物種類豐富,有機質、腐質物累積量很大。土質呈弱鹼性,PH質為7.5~8.5,土壤結構好,中性壤土,蓄水透氣性能好,不像粘質土壤遇乾板結,遇澇不透氣;也不像沙質土壤,雨過水漏,有用物質容易流失。
射陽土壤有富鉀的特性,速效鉀含量為70mg/kg~210mg/kg,平均含量140mg/kg。富鉀土壤特別適宜農作物生產,稻穀的糖分容易形成,使食味口感特好。射陽土壤有夜潮現象,不管怎樣乾旱,一夜過來,土壤顯得很潮濕,作物不易缺水。
射陽的氣候環境獨特,射陽呈半島狀凸出,是典型的海洋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為江蘇獨有的“冷窩”,春夏回溫慢,使作物生長期長。射陽為江淮氣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氣交匯頻繁,雷雨特別是夜雷雨多,利於稻穀分櫱拔節。處於海洋、內陸氣候之間,季節溫差大,日夜溫差也大,刺激植物的生長。
射陽無霜期長達281天,積溫較高,大於等於10℃積溫4526℃~4685℃,每年9~10月的作物成熟期,其間蒸汽量大於南北縣份,光照充足,有利於植物乾物質的形成和積澱。射陽水稻種植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品質榮譽
射陽大米米粒飽滿,晶瑩剔透,香純綿甜,營養豐富,口感獨特。射陽縣大米協會16家核心層企業,46個加工點全部獲準使用QS標誌,有20家取得無公害產品證書,6家取得綠色食品證書,2家取得有機產品證書。協會和16家核心層企業全部通過ISO9001、ISO14001、HACCP認證,取得質量體系確認。一家被認定為江蘇省級龍頭企業,一家取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註冊了全國首家以地理標誌名稱的大米集體商標,是江蘇名牌產品、上海市“優質暢銷品牌”稱號,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10家企業取得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放心米”稱號,入選《中國地理標誌》課題組“全國重點調研地理標誌”名單。 《中國稻米》雜誌載文指出“射陽大米”為全國主要的“安全、環境友好型大米品牌”,“是江蘇大米品牌行銷策略的成功典型”。《新華日報》在顯著位置報導“射陽大米、米中之王”。“射陽大米”系列曾獲得農博會金獎大米、優質稻米博覽會金獎大米和昆明世博會惟一指定用米。在全國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論壇上估值41.3億元,列全國百強第九,江蘇首位、米類之冠。
生產情況
射陽縣稻米種植歷史悠久。早在明朝中葉,射陽地區就有“人煙稀少,臨海著鹽,汪田種稻,一年一熟”的記載(《射陽縣誌》)。但當時未經開墾,河道淤塞、海水倒灌,“春天冒鹽霜,秋天蘆花盪”。1916年(民國5年),民族資本家張謇來此創辦墾殖公司,屯民挖渠,疊壩成田,東部植棉,西部種稻。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把“風吹鹽屑滿天白”的鹽鹼灘,改造成“雨灑田園四季綠”的沃土。射陽成為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業生產快速發展,成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水稻種植品種上,也隨經濟社會發展而變化。在計畫經濟時期,人們追逐的是有飯吃,解決溫飽,以產量高的雜交稻為主。隨著糧食市場放開,20世紀90年代開始,改種粳稻,一經上市,便受到長三角地區消費者熱捧。20世紀90年代末,全部改種粳稻。射陽水稻栽培技術領先,全縣推廣標準化種植,無公害、綠色食品覆蓋整個稻作區域,水稻種植水平空前提高。
2000年,射陽縣委、縣政府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在全縣列出以優質大米為首的十大農業特色產業,制定了《射陽優質稻米產業發展規劃》,在全國率先倡導成立縣級大米協會,以增強行業組織化程度,推進稻米產業化進程。 2005年有“綠肥+稻”15萬畝、“蟹+稻”20萬畝,連片無公害種植面積30萬畝。
為改變歷史上以出售稻穀原料為主產品銷售,射陽大米產業迅速發展,形成57條生產線,日處理6500噸生產能力,年銷售50萬噸以上,20億產業規模的群體,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市和10多家國內外知名超市、賣場。
地理標誌
保護範圍
射陽大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江蘇省射陽縣臨海鎮、千秋鎮、通洋鎮、四明鎮、阜余鎮、海河鎮、陳洋鎮、合德鎮、海通鎮、黃沙港鎮、興橋鎮、新坍鎮所轄行政區域和淮海農場、臨海農場、新洋農場和沿海灘涂。
專用標誌使用
射陽大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蘇省射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技術要求
(一)品種。
“武育粳3號”或食味性與之接近的遲熟中粳類型品種。
(二)立地條件。
耕作層厚度≥20cm,有機質含量≥1.5%,土壤pH值7.8至8.5,土壤鹽分含量為0.02‰至3.5‰。
(三)栽培管理。
1、種子處理::晴天曬種1天后浸種,用防治惡苗病和線蟲病的藥劑浸種72小時後,直接催芽。
2、育苗:塑盤旱育,5月中旬播種,每公頃播芽谷1500kg至1800kg,秧齡30d至35d。
3、插(拋)秧時間與密度:6月中旬插(拋)秧,每公頃插(拋)27至30萬穴,每穴3至4株苗。
4、水肥管理:以有機肥為主,實行秸稈還田,配合施用水稻配方肥。每年每公頃施用腐熟有機肥20000kg至25000kg或有機質含量≥30%的商品有機肥1500kg至2000kg,秸稈還田量≥4500kg。插秧後深水護秧,拋秧後須隔24小時灌淺水,淺水分櫱,後期乾濕交替,間歇灌溉,收穫前7天左右斷水。
5、收穫:十月下旬水稻完熟後收穫,自然晾曬,單收,單儲。
6、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加工。
稻穀經過初清除雜→清理(磁選)→去石→礱穀→谷糙分離→厚度分離→碾米→白米精選→色選→拋光→白米分級→定量→檢驗→包裝→入庫。
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色澤潔白,透明有潤澤。飯軟而不粘,涼飯不返生,米飯有清香味。
2、理化指標:堊白粒率≤30%,堊白度≤3.0%,直鏈澱粉含量15%至20%,膠稠度≥60mm,鹼解值≥5.0,蛋白質含量≥7.0%。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