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寺潤三教堂,位於山西陵川縣楊村鎮寺潤村,距離縣城20公里。
創建年代
金。寺潤三教堂,其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金代重修。2006年6月,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名錄。
概況
三教堂為單體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形制為正方形,規模較小,面闊進深各三間。屋頂形制為二層檐歇山頂,二層出飛,一層不出飛灰,下層出廊,石質廊柱,斗拱用材較大,四鋪作單下昂,琴面式真昂,上層轉角斗拱後轉二跳抄頭上45度斜置抹角梁,由昂後尾架於其上,再承采步金及金檁荷載補間鋪作一朵,耍頭後尾成鎦金式挑承金檁。色筒板布瓦鋪制屋頂,四角柱側腳明顯,結構典雅精美。
整個建築建在長13.5米、寬11.9米、高1.4米的石砌台基之上,無柱礎,石台前刻有“重修石台袁世節施捨石窩”題記,無年代記載。
看點
罕見的金代鄉村宗教建築遺存;
小身材大容量,名為三教堂,卻只是一座單體建築;
一殿之中供有儒、釋、道三教尊主;
木質斗拱與石質立柱的巧妙結合;
台基上留下的金代捐建者姓名石刻。
詳情
陵川三教堂的歷史,應從崇安寺的山門———古陵樓談起。據《王莽嶺志》記載:“古陵樓上原有千手
佛,老子、孔子等泥塑,是唐宋以來提倡三教合一的重要標誌。”後來,陵川廣大農村也上行下效,修建了各村的三教堂,三光廟,三聖堂等,名稱各異,而實際是三教堂。所以陵川三教堂在農村中數量僅次於土地廟的廟宇。在全國公布第六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中,陵川寺潤的三教堂也榮列其中。這就代表了陵川縣這種三教合一廟堂建築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這也說明三教和諧統一,在陵川是由來已久的。
走近寺潤三教堂,不由心中百感交集,很難讓人相信,這座屋脊殘破、石柱風化、搖搖欲墜的建築,就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但細看那碩大的斗拱、飛升的檐角以及周匝的副階,又不能不信,這就是建築中的國寶。站在已然褪去往昔顏色的堂前仔細端詳,雖是烈日驕陽之下,仍有幽幽的古風緩緩散發出來,將人帶入一個久遠的時代。
據專家考證,現存的寺潤三教堂建築為金代遺構,名為三教堂,是指佛教、道教和儒教合祭的產物,這也是一種中國特色,老百姓講求實際,只要能保佑自己,各路神聖都不拒絕,把三教共奉一堂,也頗有天下大同的意思。雖說是三教堂,可殿堂的體量卻小得可觀,好在四出迴廊,加上重檐歇山頂,結構簡單雅致,十分經典。殿堂下的台基是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如今因缺少維修,石縫間長滿野草。在石台南面,有一塊石頭上深深地刻著三行字:“重修石台、袁世節、施捨石窩”。
三教堂的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都為三間,一層檐下的四個轉角處各立有三根廊柱和一根內柱,柱身方形抹楞,都為石質,四角柱側腳明顯。石柱的柱身刻有密密的斜紋,歷經900歲滄桑,柱腳已嚴重風化,但仍然頑強地樹立。檐下的斗栱四鋪作單下昂,用材碩大,古樸自然。二層檐下除轉角斗拱外,四面各有一朵補間鋪作。歇山頂上懸魚和惹草都還在,大脊上的黃綠琉璃已經斑駁,斗拱和額枋上留存的一部分彩繪卻仍然鮮艷優美。殿身南面當心間辟板門,有四個門簪。殿內原本供奉的儒、釋、道三教聖像在文革中已經毀失,如今三教堂大門緊閉,只有村人常來石台上歇坐,說古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