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寶本膠囊是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范吉平博士等數位專家組成的“保本養生,健康百年”項目組研發的。主要成分為西洋參、蜂膠、靈芝孢子粉、珍珠粉;經功能實驗證明,具有免疫調節、抗疲勞的保健功能,被國家食品批准為保健食品。
寶本膠囊選料嚴謹,工藝先進。原料均來自符合國家GAP標準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藥材研究種植基地。其生產線通過了國家部GMP標準達標認證。生產中採用了低溫萃取、提純,超生波震壁、物理水解等先進工藝,功效成份每100g含粗多糖3640mg,總黃酮2000mg,總皂甙900mg。是傳統中藥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晶。
生產企業
北京聖國泰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文號
衛食健字(2001)第0361號
保健功能
免疫調節,抗疲勞
適宜人群
免疫力低下,易疲勞者
不適宜人群
少年兒童,孕婦
保質期
2年
功效成分
一,西洋參是生長於北美原始森林之中的古老植物,具有活化石之稱。早期的北美印第安人視其為藥食同源的植物,並將其作為發汗退熱的藥物而廣泛套用。17世紀法國的牧雅圖斯在我國東北工作期間,對被當地人視作靈丹妙藥、根似人形的人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以“韃靼植物人參”為題,詳細敘述了中國人參的形態特徵、藥用價值,並附有原植物圖,此文在英國皇家協會會議上發表。而被該文深深吸引的則是加拿大蒙特婁地區的法國傳教士法朗土·拉費多,他在當地印地安人的幫助下,按圖索驥在原始叢林中找到了與中國人參形態極其相似的植物,送巴黎鑑定為 Panaxquinquinquefolium L.即西洋參。西洋參原產北美洲的加拿大南部和美國北部,分布於北緯30~40度,西經67~125度範圍,20世紀40年代我國江西廬山植物園曾從加拿大引種,未果。1975年以後,我國陸續從美國引進幾批種子,分別在吉林、遼寧、黑龍江、陝西、江西、貴州、雲南、河北、山東、安徽以及福建等省引種栽培成功,其中東北三省、陝西秦巴山區普遍栽培,尤其是福建、雲南等高海拔山區的引種成功,為我國西洋參栽培區域向低緯度範圍擴大生產提供了依據。
二,靈芝,根據我國第一部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靈芝有紫、赤、青、黃、白、黑六種,但現代文獻及所見標本,多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麥角甾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麥角甾醇、樹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類,又含生物鹼、內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
靈芝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吉祥、富貴、美好、長壽的象徵,有“仙草”、“瑞草”之稱,中華傳統醫學長期以來一直視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草藥。民間傳說靈芝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之功效。
靈芝,是祖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譽。古今藥理與臨床研究均證明,靈芝確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功效。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對靈芝的功效有詳細的極為肯定的記載。現代藥理學與臨床實踐進一步證實了靈芝的藥理作用,並證實靈芝多糖是靈芝扶正固本、滋補強壯、延年益壽的主要成分。現在,靈芝作為藥物已正式被國家藥典收載,同時它又是國家批准的新資源食品,無毒副作用,可以藥食兩用。
科學研究表明,靈芝的藥理成分非常豐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為十大類,包括靈芝多糖、靈芝多肽、三萜類、16種胺基酸(其中含有七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蛋白質、甾類、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鹼、有機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靈芝對人體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治病種,涉及心腦血管、消化、神經、內分泌、呼吸、運動等各個系統,尤其對腫瘤、肝臟病變、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顯著。
靈芝的套用範圍非常廣泛。就中醫辯證看,由於本品入五臟腎補益全身五臟之氣,所以無論心、肺、肝、脾、腎臟虛弱,均可服之。靈芝所治病種涉及呼吸、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及運動等各個系統;涵蓋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靈芝扶正固本,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於一般藥物對某種疾病而起治療作用,亦不同於一般營養保健食品只對某一方面營養素的不足進行補充和強化,而是在整體上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平衡,調動機體內部活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內臟或器官機能正常化。
三,蜂膠是蜜蜂從植物芽孢或樹幹上採集的樹脂(樹膠),混入蜜蜂口器中腺體的分泌物,再和花粉、蜂蠟加工製成的一種膠狀物質,是蜂巢的保護傘。一個5~6萬隻的蜂群一年只能生產蜂膠100-150克,被譽為“紫色黃金”。蜂膠是蜜蜂從植物幼芽及樹幹採集的樹脂,並混入其上鄂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加工而成的一種具有芳香氣味的膠狀固體物,是養蜂生產的重要產品之一。
蜂膠為不透明固體,表面光滑或粗糙,折斷面呈砂粒狀,切面與大理石外形相似。呈黃褐色、棕褐色、灰褐色、灰綠色、暗綠色,極少數深似黑色。具有令人喜愛的特殊的芳香味。味微味,略帶辛辣味,嚼之粘牙,用手搓捏能軟化。溫度低於15℃時變硬、變脆、易粉碎;36℃時質軟、有粘性和可塑性;溫度達60~70℃時熔化成為粘稠流體,並分離出蜂蠟。比重隨不同植物種類而異,一般在1.112~1.136之間。不溶於水,微溶於松節油,部分溶於乙醇,極易溶於乙醚和氯仿。溶於95%乙醇中呈透明的栗色,並有顆粒狀沉澱。純蜂膠不應有其它雜質。
近代研究證明,蜂膠所含有的豐富而獨特的生物活性物質,使其具有抗菌、消炎、止癢、抗氧化、增強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等多種功能,對人體有著廣泛的醫療、保健作用,現已成為各國科學研究的熱點,並成為新興的保健品倍受推崇。
四,珍珠藥用在中國已有2000餘年歷史。三國時的醫書《名醫別錄》、梁代的《本草經集》、唐代的《海藥本草》、宋代的《開寶本草》、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的《雷公藥性賦》等19種醫藥古籍,都對珍珠的療效有明確的記載。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中說,珍珠“有治目膚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藥本草》認為,珍珠可以明目、除暈、止泄。在元朝,商人們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飲用,認為它既可以滋補,又可以防暑。元好問在《續夷堅志》中記載:“洮水冬日結小冰……圓潔如珠……盛夏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
明代李時珍更加重視珍珠的藥理作用,認為珍珠的藥效在美膚,因而在《本草綱目》中特別寫道:“珍珠味鹹甘寒無毒,鎮心點目;珍珠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塗手足,去皮膚逆臚;墜痰,除面斑,止瀉;除小兒驚熱,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令光澤潔白”等。同時,它還記載了珍珠藥用的多種方法。
明代陳繼儒轉引《獨異志》說,唐武宗李炎在位時,宰相李德裕以珠寶粉、雄黃、硃砂煎汁為羹,每食一杯約耗錢三萬,過三煎則棄其渣。當時流行煉丹術,人們認為,珍珠粉、雄黃等物,經過提煉後服用可長生不老,鶴髮童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