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訪碑錄

本書專門收錄編者所知所見的石刻碑碣目錄,書前有清嘉慶二年(1797年)七月孫星衍自序,敘述所錄石碑及磚瓦的來源。 全書依時代為序,自周起,止於元末,著錄各地石刻碑碣七千餘通。 《寰宇訪碑錄》流傳的版本有清嘉慶七年(1802年)平津館刻本,清光緒九年(1883年)江蘇書局刻本,清光緒十年(1884年)吳縣朱記榮刻本等。

寰宇訪碑錄

《寰宇訪碑錄[1]》,十二卷,清孫星衍、邢澍編,清嘉慶七年(1802年)陽湖孫氏刻本。半頁11行,行22字,小字同。白口,單黑魚尾,左右雙邊。版心鐫刻“訪碑”、卷次和頁碼等。版框17.5cm×11.5cm。4冊,1函。本書專門收錄編者所知所見的石刻碑碣目錄,書前有清嘉慶二年(1797年)七月孫星衍自序,敘述所錄石碑及磚瓦的來源。此書主要根據邵晉涵參與編纂《四庫全書》時獲取的石刻、鄭樵《金石略》的副本、孫氏親眼所見的摹拓,以及王昶、錢大昕、翁方綱、馮敏昌、阮元、黃易、武億、趙魏、何元錫等人郵寄給孫氏的拓片,再加上邢澍所收藏的石刻拓本編撰而成。全書依時代為序,自周起,止於元末,著錄各地石刻碑碣七千餘通。除石刻外,尚有各家收藏的古磚和古瓦。各石刻之下一一註明其書體、撰書人姓名、碑刻年月、後人題記及刻於碑陰的文字,所錄磚瓦與石刻的體例相同,同時還註明石碑的所在地及磚瓦的藏家。清朝嘉慶以前的碑刻目錄以本書最為詳備,雖然所錄的碑刻多不載碑額,記錄的碑刻時間亦未精確到日,但仍具有相當重要的史料價值。《寰宇訪碑錄》流傳的版本有清嘉慶七年(1802年)平津館刻本,清光緒九年(1883年)江蘇書局刻本,清光緒十年(1884年)吳縣朱記榮刻本等。《叢書集成初編》、《國學基本叢書》和《藝苑叢鈔》收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