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理位置
PHOU NGOY水電站(原名為Lat Sua)位於湄公河寮國Champasak省境內的湄公河幹流上,壩址位於湄公河851km處,距離上游巴色市約18km。,上游為班庫水電站(BAN KUOM),下游為棟沙宏水電站(DON SAHONG)。
流域概況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跨國界河流,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南部海拔5160m的拉塞貢馬山南麓冰川末端。上游格爾吉河和鄂穆楚河自青海流入西藏,於昌都匯合後稱瀾滄江,流經西藏進入雲南,於雲南西南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南臘河口流出國境,出境後始稱湄公河。湄公河先後流經緬甸、寮國、泰國、高棉、越南,于越南西貢(胡志明)市流入南中國海。湄公河先後作為中緬、老緬、老泰界河,綜合有關資料,中國境內瀾滄江幹流長度為2130km,中緬界河31km,老緬界河234km,老泰界河976km,寮國境內789km,高棉境內490km,越南境內230km,湄公河(含中國境內河長)全長約4880km,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瀾滄江-湄公河流經國家流域特徵值見表1.1。
表1.1 瀾滄江- 湄公河流經國家流域特徵值
項 目 | 中國 | 緬甸 | 寮國 | 泰國 | 高棉 | 越南 | 總計 |
流域面積(萬平方公里) | 16.5 | 2.4 | 20.2 | 18.4 | 15.5 | 6.5 | 79.5 |
流域面積占全河(%) | 21 | 3 | 25 | 23 | 20 | 8 | 100 |
水量占全河(%) | 16 | 2 | 35 | 18 | 18 | 11 | 100 |
註:資料源於湄公河委員會2005年出版的《Overview of the Hydrology of the Mekong Basin》。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輪廓大致呈帶狀,上窄下寬,跨越25個緯度,流域內自然地理條件差異較大。根據湄公河委員會(以下簡稱“湄委會”)的劃分,湄公河可分為上湄公河和下湄公河,上湄公河流域指中國境內的瀾滄江和緬甸境內的湄公河,下湄公河主要指寮國、泰國、高棉和越南境內的湄公河,上下湄公河可大致以清盛(Chiang Sean)水文站為界。為敘述方便,非特指的情況下,本報告一般將下湄公河流域稱為湄公河流域。
湄公河流域從地形上可分為5個區:北部高原、安南山脈(Annamite)、南部高地、呵叻高原(Korat Plateau)和湄公河平原。北部高原包括寮國北部,泰國的黎府(Loei)和清萊(Chiang Rai)省山區,高程達1500m~2800m,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沖積台地;安南山脈從西北向東南延伸800餘公里,北部和中部的山坡較陡,南部為丘陵地區;南部高地包括高棉的豆寇山脈,東面為綿延山地,西南為丘陵地;呵叻高原包括泰國東北部和寮國的一部分,為長寬各約500km的蝶狀山間盆地,支流蒙河(Mun)和錫河(Chi)流經這裡;湄公河平原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區。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發育,支流一般比較短,沒有長而大的支流,上湄公河中國境內的支流主要有漾濞江、威遠江、南班河、南臘河、小黑江等,緬甸境內主要有南壘河(上游中國境內稱南覽河)。湄公河寮國境內主要支流有南塔河(Nam Tha)、南烏江(Nam Ou)、南康河(Nam Khan)、南俄河(Nam Ngum)、南屯河(Nam Theun)、色邦非河(Se Bang Fai)、色邦亨河(Se Bang Hieng)等;泰國境內主要有蒙河、錫河;高棉境內主要有桑河(Se San)、洞里薩河(Tonle Sap)、斯雷博河(Sre Pok)等,其中桑河和斯雷博河發源於越南。在眾多的支流中,蒙河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最大支流,流域面積約117,000平方公里,該支流流經湄公河流域半乾旱半濕潤地區,多年平均流量約753立方米/秒。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內植被覆蓋良好,耕地相對不多。上湄公河流域除中國境內的個別地區外,水土流失尚不嚴重;湄公河流域中上游為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所覆蓋,其下游為丘陵地帶和沖積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