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輔導教材

審計輔導教材

一、審計目標251 一、審計報告的要素324 二、審計程式326

基本信息

作者:《審計輔導教材》編寫組


叢書名:2012年註冊會計師(CPA)全國統考輔導教材系列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277176
出版日期:2012 年5月
開本:16開
頁碼:427
版次:1-1

內容簡介

《審計輔導教材》是針對2012年註冊會計師全國統考而編寫的同步輔導用書。
《審計輔導教材》從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特點出發,按照審計科目的大綱要求,在分析總結近幾年考試特點以及對2012年考試特點進行預測的基礎上,全面介紹了審計科目的各項內容,尤其對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了深入講解,運用各種案例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幫助考生從容面對各種形式的考題。
《審計輔導教材》適合參加2012年註冊會計師全國統考審計科目考試的考生使用,也適合相關專業的在校師生和從業人員參考。

目錄

《2012年註冊會計師(cpa)全國統考輔導教材系列:審計輔導教材》
第一編 審計環境
第一章 註冊會計師審計職業特點 2
考綱解讀 2
考情回顧 2
知識清單 2
重點難點分析 2
第一節 註冊會計師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2
一、西方註冊會計師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2
二、啟示 3
第二節 註冊會計師審計的性質 3
一、審計概念——體現在五方面 3
二、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種類 3
三、審計方法——賬項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風險導向審計 3
三年注考 4
一年模擬 4
第二章 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5
考綱解讀 5
考情回顧 5
知識清單 5
.重點難點分析 5
第一節 註冊會計師的法律環境 5
一、導致註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因 5
二、註冊會計師方面的責任——違約、過失和欺詐 6
三、註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 7
第二節 中國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7
一、事務所侵權責任產生的事由 7
二、利害關係人的範圍 7
三、訴訟當事人的列置 7
四、執業準則的法律地位 7
五、歸責原則、舉證責任分配 8
六、事務所的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 8
七、事務所過失責任和過失認定標準 8
八、事務所免除和減輕責任的事由 9
九、事務所侵權賠償順位和賠償責任範圍 9
三年注考 10
一年模擬 12
第二編 註冊會計師協會會員職業道德守則
第三章 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概念框架 16
考綱解讀 16
考情回顧 16
知識清單 16
重點難點分析 17
第一節 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17
一、誠信 17
二、獨立 18
三、客觀和公正 18
四、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 18
五、保密 18
六、良好的職業行為 19
第二節 職業道德概念框架 19
一、職業道德概念框架的內涵 19
二、對遵循職業道德基本原則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及防範措施 19
第三節 註冊會計師對職業道德概念框架的具體運用 21
一、可能對職業道德基本原則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21
二、應對不利影響的防範措施 23
三、專業服務委託 23
四、利益衝突 24
五、應客戶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見 24
六、收費 25
七、專業服務行銷 25
八、禮品和招待 26
九、保管客戶資產 26
十、對客觀和公正原則的要求 26
第四節 非執業會員對職業道德概念框架的運用 26
一、基本要求 26
二、對遵循職業道德基本原則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26
三、應對不利影響的防範措施 26
四、潛在衝突 26
五、信息的編制與報告 26
六、專業知識和技能 26
七、經濟利益 26
八、禮品和款待 26
三年注考 27
一年模擬 27
第四章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30
考綱解讀 30
考情回顧 30
知識清單 30
重點難點分析 31
第一節 基本要求 31
一、獨立性概念框架 31
二、網路與網路事務所 32
三、公眾利益實體 33
四、關聯實體 33
五、治理層 33
六、工作記錄 33
七、業務期間 33
八、合併與收購 33
九、其他方面的考慮 34
第二節 經濟利益 34
一、經濟利益的種類 34
二、對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的情形和防範措施 34
第三節 貸款和擔保以及商業關係、家庭和私人關係 37
一、貸款和擔保 37
二、商業關係 38
三、家庭和私人關係 39
第四節 與審計客戶發生僱傭關係 40
一、一般規定 40
二、屬於公眾利益實體的審計客戶 41
三、臨時借調員工 41
四、最近曾任審計客戶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員工 41
五、兼任審計客戶的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 42
第五節 高級職員與審計客戶的長期關聯 42
第六節 為審計客戶提供非鑑證服務 43
一、一般規定 43
二、管理層職責 44
三、編制會計記錄和財務報表 44
四、評估服務 45
五、稅務服務 45
六、內部審計服務 46
七、信息技術系統服務 47
八、訴訟支持服務 48
九、法律服務 48
十、招聘服務 48
十一、公司理財服務 49
第七節 收費 49
一、收費結構 49
二、逾期收費 50
三、或有收費 50
第八節 影響獨立性的其他事項 51
一、薪酬和業績評價政策 51
二、禮品和招待 51
三、訴訟或訴訟產生的不利影響 51
三年注考 52
一年模擬 54
第三編 審計基本原理
第五章 審計目標 58
考綱解讀 58
考情回顧 58
知識清單 58
重點難點分析 59
第一節 財務報表審計總體目標與審計工作前提 59
一、財務報表的編制 59
二、財務報表審計總體目標 59
三、審計工作前提 59
四、執行審計工作的基本要求 60
第二節 認定與具體審計目標 61
一、認定 61
二、具體審計目標 61
第三節 審計過程與審計目標的實現 64
三年注考 65
一年模擬 66
第六章 審計計畫 70
考綱解讀 70
考情回顧 70
知識清單 70
重點難點分析 71
第一節 初步業務活動 71
一、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和內容 71
二、審計的前提條件 71
三、審計業務約定書 71
第二節 總體審計策略具體審計計畫 73
一、總體審計策略 73
二、具體審計計畫 73
三、審計過程中對計畫的更改 74
四、指導、監督與覆核 74
第三節 審計重要性 74
一、重要性含義 74
二、審計風險 74
三、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75
四、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 76
三年注考 77
一年模擬 81
第七章 審計證據 85
考綱解讀 85
考情回顧 85
知識清單 85
重點難點分析 86
第一節 審計證據的性質 86
一、審計證據的含義 86
二、審計證據的特性——充分性和適當性 86
第二節 獲取審計證據的審計程式 88
一、審計程式的作用 88
二、審計程式的種類——風險評估程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式 88
第三節 函證 89
一、函證決策 89
二、函證的內容 89
三、詢證函的設計 90
四、函證的實施與評價 91
第四節 分析程式 92
一、分析程式的目的 92
二、用作風險評估程式 93
三、用作實質性程式 93
四、用於總體覆核 94
三年注考 94
一年模擬 96
第八章 審計抽樣 102
考綱解讀 102
考情回顧 102
知識清單 102
重點難點分析 103
第一節 審計抽樣的基本概念 103
一、審計抽樣的定義 103
二、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 103
三、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 103
四、統計抽樣方法 103
第二節 審計抽樣的基本原理 103
一、樣本設計階段 103
二、選取樣本階段 104
三、評價樣本結果 106
第三節 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套用 107
一、樣本設計階段 107
二、選取樣本階段 107
三、評價樣本結果階段 107
四、在控制測試中使用非統計抽樣 108
五、記錄抽樣程式 108
第四節 審計抽樣在細節測試中的套用 108
一、在細節 測試中使用非統計抽樣方法 108
二、在細節 測試中使用統計抽樣方法 110
三年注考 116
一年模擬 118
第九章 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 121
考綱解讀 121
考情回顧 121
知識清單 121
重點難點分析 121
第一節 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121
一、信息技術概念 121
二、信息技術審計的演變 121
三、信息技術與財務報告的關係——創建、記錄、處理、報告 121
四、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122
第二節 信息技術審計範圍的確定 122
第三節 信息技術內部控制審計 123
一、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控制——手工控制被自動控制替代 123
二、信息技術內部控制審計 123
第四節 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電子表格的運用 125
三年注考 125
一年模擬 126
第十章 審計工作底稿 128
考綱解讀 128
考情回顧 128
知識清單 128
重點難點分析 129
第一節 審計工作底稿概述 129
第二節 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範圍 129
一、確定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範圍時考慮的因素 129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 130
第三節 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 130
三年注考 132
一年模擬 134
第四編 審計測試流程
第十一章 風險評估 138
考綱解讀 138
考情回顧 138
知識清單 138
重點難點分析 139
第一節 風險評估概述 139
第二節 風險評估程式、信息來源以及項目組內部的討論 139
一、風險評估程式和信息來源 139
二、其他審計程式和信息來源 140
三、項目組內部的討論 140
第三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140
一、總體要求 140
二、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40
三、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140
四、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141
五、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 141
六、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142
第四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142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和要素 142
二、與審計相關的控制 142
三、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142
四、內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動化成分 143
五、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143
六、內部控制五要素 144
七、註冊會計師——在整體層面對內部控制了解和評估 149
八、註冊會計師——在業務流程層面了解內部控制 149
第五節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49
一、評估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150
二、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151
三、僅通過實質性程式無法應對的重大錯報風險 152
四、對風險評估的修正 152
三年注考 160
一年模擬 169
第十二章 風險應對 174
考綱解讀 174
考情回顧 174
知識清單 174
重點難點分析 175
第一節 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175
第二節 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式 176
第三節 控制測試 177
第四節 實質性程式 181
一、實質性程式的含義和要求 181
二、實質性程式的性質 181
三、實質性程式的時間 181
四、實質性程式的範圍 182
三年注考 185
一年模擬 186
第五編 各類交易和賬戶餘額的審計
第十三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190
考綱解讀 190
考情回顧 190
知識清單 190
重點難點分析 191
第一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特點 191
一、不同行業類型的收入來源 191
二、涉及的主要憑證與會計記錄 191
三、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191
第二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192
一、銷售交易的內部控制 192
二、收款交易的內部控制 194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94
四、控制測試 194
第三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式 194
一、銷售與收款交易的實質性程式 194
二、營業收入的實質性程式 195
三、應收賬款重要的實質性程式 198
四、壞賬準備重要的實質性程式 201
三年注考 201
一年模擬 204
第十四章 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215
考綱解讀 215
考情回顧 215
知識清單 215
重點難點分析 215
第一節 採購與付款循環的特點 215
一、不同行業類型的採購和費用支出 215
二、涉及的主要憑證與會計記錄 215
三、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216
第二節 採購與付款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217
一、採購交易的內部控制 217
二、付款交易的內部控制 217
三、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 217
四、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18
五、控制測試 218
第三節 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式 218
一、採購與付款交易的實質性程式 218
二、應付賬款的實質性程式 219
三、固定資產的實質性程式 220
四、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實質性程式 222
五、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式 222
三年注考 222
一年模擬 222
第十五章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 229
考綱解讀 229
考情回顧 229
知識清單 229
重點難點分析 229
第一節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特點 229
一、不同行業類型的存貨性質 229
二、涉及的主要憑證與會計記錄 229
三、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230
第二節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230
一、生產與存貨交易的內部控制 230
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30
三、控制測試 230
第三節 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實質性程式 230
一、生產與存貨交易的實質性程式 230
二、存貨的實質性程式 230
三年注考 235
一年模擬 239
第十六章 貨幣資金的審計 248
考綱解讀 248
考情回顧 248
知識清單 248
重點難點分析 249
第一節 貨幣資金審計概述 249
第二節 庫存現金審計 250
一、審計目標 250
二、庫存現金內部控制的測試 250
三、監盤庫存現金 251
第三節 銀行存款審計 251
一、審計目標 251
二、銀行存款的控制測試 251
三、銀行存款重要的實質性程式(教材所列2、3、4、5、6、7) 252
三年注考 253
一年模擬 253
第六編 特殊項目的考慮
第十七章 對舞弊和法律法規的考慮 258
考綱解讀 258
考情回顧 258
知識清單 258
重點難點分析 259
第一節 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 259
一、舞弊的含義和種類 259
二、治理層、管理層的責任與註冊會計師的責任 259
三、風險評估程式和相關活動 259
四、識別和評估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260
五、應對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260
六、評價審計證據 262
第二節 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 263
一、管理層遵守法律法規的責任——在治理層的監督下確保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263
二、註冊會計師的責任 263
三、對被審計單位遵守法律法規的考慮 263
四、識別出或懷疑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時實施的審計程式 263
五、對識別出的或懷疑存在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報告 264
三年注考 264
一年模擬 266
第十八章 審計溝通 270
考綱解讀 270
考情回顧 270
知識清單 270
重點難點分析 271
第一節 註冊會計師與治理層的溝通 271
一、溝通的對象 271
二、溝通的事項 272
三、溝通的過程 274
四、審計工作底稿 275
第二節 前任註冊會計師後任註冊會計師的溝通 275
一、接受委託前的溝通 275
二、接受委託後的溝通 275
三、發現前任註冊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表可能存在重大錯報時的處理 275
三年注考 276
一年模擬 278
第十九章 註冊會計師利用他人的工作 281
考綱解讀 281
考情回顧 281
知識清單 281
重點難點分析 282
第一節 利用內部審計工作 282
內部審計的目標 282
第二節 利用專家的工作 283
三年注考 285
一年模擬 287
第二十章 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289
考綱解讀 289
考情回顧 289
知識清單 289
重點難點分析 290
第一節 與集團財務報表審計有關的概念 290
第二節 集團財務報表審計中的責任設定和註冊會計師的目標 291
第三節 集團審計業務的承接與保持 291
一、在承接與保持階段獲取了解 291
二、審計範圍受到限制 291
三、業務約定條款 291
第四節 了解集團及其環境、集團組成部分及其環境 291
一、集團管理層下達的指令 291
二、舞弊 291
三、集團項目組成員和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對集團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舞弊風險)的討論 291
四、了解集團及其環境、集團組成部分及其環境的程式 291
第五節 了解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 291
第六節 重要性 293
第七節 針對評估的風險採取的應對措施 293
第八節 合併過程 295
第九節 與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的溝通 295
第十節 評價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恰當性 296
第十一節 與集團管理層和集團治理層的溝通 296
三年注考 297
一年模擬 298
第二十一章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301
考綱解讀 301
考情回顧 301
知識清單 301
重點難點分析 302
第一節 審計會計估計 302
第二節 關聯方的審計 304
第三節 首次接受委託時對期初餘額的審計 306
一、期初餘額的含義 306
二、期初餘額的審計目標 306
三、審計程式 306
四、審計結論和報告 306
三年注考 306
一年模擬 307
第七編 完成審計工作與出具審計報告
第二十二章 完成審計工作 310
考綱解讀 310
考情回顧 310
知識清單 310
重點難點分析 311
第一節 完成審計工作概述 311
一、評價審計中的重大發現 311
二、匯總審計差異 311
三、覆核審計工作底稿和財務報表 311
四、評價獨立性和道德問題 311
第二節 考慮持續經營假設 311
一、管理層的責任和註冊會計師的責任 311
二、計畫審計工作與實施風險評估程式 312
三、評價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做出的評估 312
四、超出管理層評估期間的事項或情況 313
五、識別出事項或情況時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式 313
六、審計結論與報告 313
第三節 或有事項 313
一、或有事項的含義 313
二、或有事項的審計 313
三、獲取律師聲明書 314
第四節 期後事項 314
一、期後事項的種類 314
二、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發生的事項 315
三、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後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知悉的事實 315
四、註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報出日後知悉的事實 316
第五節 書面聲明 316
一、針對管理層責任的書面聲明 316
二、其他書面聲明 316
三、書面聲明的日期和涵蓋的期間 316
四、書面聲明的形式 317
五、對書面聲明可靠性的疑慮以及管理層不提供要求的書面聲明 317
三年注考 317
一年模擬 319
第二十三章 審計報告 323
考綱解讀 323
考情回顧 323
知識清單 323
重點難點分析 324
第一節 審計報告概述 324
第二節 審計意見的形成和審計報告的類型 324
一、審計意見的形成 324
二、審計報告的類型 324
第三節 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324
一、審計報告的要素 324
二、標題 324
三、收件人 324
四、審計報告的引言段 324
五、管理層對財務報告的責任段 324
六、註冊會計師的責任段 324
七、審計意見段 324
八、註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325
九、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和蓋章 325
十、報告日期 325
第四節 非標準審計報告 325
一、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325
二、審計報告的強調事項段 325
三、審計報告的其他事項段 326
第五節 比較信息 326
一、比較信息的含義 326
二、審計程式 326
三、審計報告——對應數據 326
四、審計報告——比較財務報表 327
第六節 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檔案中的其他信息 327
三年注考 332
一年模擬 335
第八編 質量控制
第二十四章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340
考綱解讀 340
考情回顧 340
知識清單 340
重點難點分析 340
第一節 質量控制制度的目標和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 340
一、質量控制制度的目標和要素 341
二、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 341
第二節 職業道德規範 341
一、總體要求 341
二、具體措施 341
三、滿足獨立性要求 341
第三節 客戶關係和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 341
一、總體要求 341
二、考慮客戶的誠信情況 341
三、考慮是否具備執行業務必要的素質、專業勝任能力、時間和資源 341
四、考慮能否遵守職業道德規範 341
五、考慮其他事項的影響 341
第四節 人力資源 342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總體要求 342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要素 342
三、招聘 342
四、人員素質、勝任能力和職業發展 342
五、業績評價、工薪和晉升 342
第五節 業務執行 342
一、指導、監督與覆核 342
二、諮詢 342
三、意見分歧 342
四、項目質量控制覆核 342
五、業務工作底稿 343
第六節 監控 343
一、總體要求 343
二、監控人員 343
三、實施檢查 343
四、監控結果的處理 343
三年注考 344
一年模擬 346
全真模擬試題 348
a卷 348
b卷 358
一年模擬答案及解析 368
全真模擬試題答案及解析 418
a卷 418
b卷 423
後記 4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