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越調〕寨兒令· 泊潭州①
憶舊遊,嘆遲留,情似漢江不斷頭②。
暮靄西收,楚水東流,菸草替人愁。
鷺分沙接岸滄洲③,魚驚餌曬網輕舟。
風閒沽酒旆,月淡掛簾鉤。
秋,盡在雁邊樓。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①潭州:地名,今湖南長沙市。
②漢江:漢水與長江。
③滄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舊時交遊的情景,一幕幕出現在眼前,可嘆我在客鄉滯留了這么長的時間。
我的心緒,像大江大河那樣流不斷。西天的暮雲漸漸消隱,湘水流向東北,那一川菸草,替人把愁意分擔。
水中的小洲連線著江岸,沙灘上棲息的白鷺分占著地盤。
晾著漁網的小船邊,漁人的餌線將魚群驚散。
風停了,酒店前的青旗不再招展;順著簾鉤向外眺望,一鉤新月已爬上天空,那樣的輕淡。
小樓邊飛過一行大雁,使我心中充滿了悲秋之感。
作品鑑賞
“憶舊遊,嘆遲留”,一憶一嘆,寫出了客愁的內容,這正是這首《泊潭州》的中心思想。作者掩飾不住這種客愁的濃重,以“漢江”作比,指出它“不斷頭”。但“漢江”尚能浩浩蕩蕩,一瀉無餘,而詩人卻不能快吐鬱塞,這是因為舊遊不再、遲留無已的嚴酷現實所決定的。這種欲言又止、無語愴神的風調,增重了曲中含蘊的愁苦,也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菸草替人愁”,是脫胎於黃庭堅的“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夜發分寧寄杜澗叟》)。但黃詩中未見人有愁意,“滿川風月”也帶不上幾多愁容。曲中則不然,“暮靄西收,楚水東流”,“菸草”便更增添了蒼茫悲涼的情味。且菸草本身就茫茫無際,以之作為代愁的載體,正說明了詩人愁緒的紛繁。
“鷺分沙”兩句為潭州的江景,暗映題中的“泊”字。與岸相接的大片沙洲上,布滿鷺鳥,從“分沙”兩字來看,鷺鳥均已憩息,各據一方地面;漁舟曬網,可知也停止了一天的勞作,垂下香餌釣魚,不過是業餘再添點副業收入而已。這兩句看似平靜的閒筆,實是以外界的各得順適來反襯客舟的飄零與寂寞。
耐不住客況的淒涼,詩人離舟登岸,徑直上了酒樓。“風閒”是對“沽酒旆”而言,但也暗示了酒樓的冷清。“月淡掛簾鉤”,又說明他在樓中獨坐了許久。借酒消愁,是否如願以償,末兩句從側面作了回答。“秋,盡在雁邊樓”,是敘景,是感受,甚而可說是從心底道出的一聲吶喊。“一雁度南樓”(趙嘏《寒塘》),“何處高樓雁一聲”(晏殊《採桑子》),“雁邊樓”從來就容易惹起文人的愁思;而大雁又有傳書的功能,所謂“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此時雁字飛過潭州,卻不會給詩人帶來鄉中的只言片字,徒然引起了他無限的家園之念。這種種愁緒,便匯作曲中的一個“秋”字,“盡在雁邊樓”,則愁意在此處達到高潮。作者在另一首《慶東原·泊羅陽驛》中,有“秋心鳳闕,秋愁雁堞,秋夢蝴蝶。十載故鄉心,一夜郵亭月”之句,可見他“萬里悲秋長作客”的處境和“秋愁”,在該曲中又一次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全曲以寫景為主,尤其善於表現一種孤淒落寞的氛圍。作者處處在抵禦和掩抑客愁,但他筆下的景物卻不時顯示出感情的真面。
作者簡介
趙善慶,字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末前後在世。其散曲今存小令29首,皆見於《樂府群玉》。內容多寫景詠物、抒發羈旅思鄉之情。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朱權《大和正音譜》評其詞“如藍田美玉”,言其風格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