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類。不分卷。不著撰者。約成書於1937年。全書論述寒濕方證為主,一證一方,凡十八條證治。後附中風、肝風、眩暈、頭風、虛勞各證。
相關詞條
-
寒濕證
病證名。指傷於寒濕而致的病證。《素問·調經論》:“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則謂:“寒濕之氣,持於氣交,...
基本釋義 疾病相關 寒濕病症解析 驅寒濕的方法 -
寒濕
寒濕音讀 hánshī。也是一種疾病。中醫認為寒濕包括外感寒濕和內生寒濕兩個方面。外感寒濕:外感寒濕邪氣,氣血運行受阻,以關節、筋骨疼痛為常見症的證候;...
基本釋義 疾病相關 寒濕病症解析 驅寒濕的方法 -
寒濕凝聚證
寒濕凝聚證,中醫病證名。是指感受寒濕,久坐濕地,或冒雨雪,或寒冬涉水,感受寒濕之邪;或為寒濕體質,復感寒濕之邪,以致寒濕凝滯所表現出來的局部腫脹,伴局部...
病因病機 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治法 常用方劑 -
寒濕困脾證
寒濕之邪內盛,困阻脾胃樞機所引起,臨床以脘悶體重、便溏浮腫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痰飲、泄瀉、霍亂、黃疸、水腫。現代醫學的急性胃腸炎、黃疸型肝炎、腎炎...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鑑別診斷 施治要點 辨證施治 -
寒濕凝滯證
證候單側或雙側關節腫大、疼痛較劇,難以履步,發熱惡風,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略青。苔白滑舌質紫黯,或淡。脈沉緊或沉遲。治法祛寒利濕,散陰寒凝滯之邪...表里,解表溫中,化濕除痰,理氣和血之劑。加減法:寒者重用桂枝,表證不明顯...
證候 治法 方藥 方解 -
寒濕阻絡證
寒濕阻絡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寒濕之邪阻滯經絡,以肢體或患處沉重冷痛、麻木,或腫脹,畏冷肢涼,苔白滑等為常見症的證候。本證常見於痹症。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治法 常用方劑 常用中藥 -
寒濕入絡證
寒濕入絡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因素體虛弱,氣血不足,衛外不固,外感寒濕之邪乘虛外襲,客於肌膚腠理,流於經絡,氣血凝滯所表現出來的皮損暗紅,伴有關節痛,舌淡...
病因病機 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治法 常用方劑 -
經絡證治
經絡證治是以經絡理論為指導,根據經絡的分布規律,與臟腑器官的聯繫特點、功能特性以及經絡異常反應,辨別經絡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概述 手太陰肺經證治 手陽明大腸經證治 足陽明胃經證治 足太陰脾經證治 -
太陰寒濕
太陰寒濕為病機名稱,因太陰脾土受損,太陰主濕,寒濕內停,而導致的一系列病證。《傷寒論》中提及此事是在太陰病中,《溫病條辨》提及太陰寒濕是在中焦篇中。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