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證治

經絡證治是以經絡理論為指導,根據經絡的分布規律,與臟腑器官的聯繫特點、功能特性以及經絡異常反應,辨別經絡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概述

經絡證治內容豐富,在針灸臨床上占有重要地位。經絡病證多由風寒濕邪外襲肌表,臟腑熱邪內擾經絡引起,常導致經絡痹阻不通和經絡所聯繫的器官發生病變。十二經脈證治是經絡證治最重要的內容。

手太陰肺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肺熱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常可導致經脈循行部位發生病變,則可見臑臂內側前廉酸楚病痛,或見拘急,或痿軟,麻木不仁,肩臂痛等。治宜取本經腧穴及其絡穴為主。

肺熱上擾 肺熱循經上沖,上擾清竅,則可見鼻衄,喉痹,缺盆中痛等。治宜取本經、手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可刺絡放血,禁灸。

手陽明大腸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和大腸邪熱循經上沖所致。

外邪痹阻 若外感風寒濕邪,導致經脈痹阻,則可見上肢外側前緣酸楚疼痛,痿痹不用,麻木,臂痛不舉,大指次指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可施灸。

邪熱上沖 頭痛,目黃,齒痛頰腫,唇吻瞤動,口喎,鼽衄,咽喉腫痛,口臭,舌苔黃,脈弦數。治宜取本經、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點刺出血,禁灸。

足陽明胃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胃熱上沖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侵襲經脈,則可見灑灑振寒,缺盆中痛,膺乳痛,髀股前廉痛,膝髕腫痛,脛外側及足背痛。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灸。

胃熱上沖 若胃中邪熱循經上逆,則可見口唇生瘡,口臭,頸腫,喉痛,齒痛齦腫,鼻淵,鼻衄等。治宜取本經和手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足太陰脾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外侵,痹阻經脈,則可見膝股內側痛,足跗腫痛,四肢屈伸不利,痿痹不仁,足大趾引內踝痛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施。

邪熱上擾 若脾經蘊熱隨經上擾,則可見舌強不語,舌本痛等症。治宜取本經和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手少陰心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心火循經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外侵,導致經脈痹阻,則可見胸痛,肩背痛,臑臂內廉冷痛,麻木不仁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太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施。

心火上擾 若心經熱邪循經上擾,則可見嗌乾目黃,口舌糜爛,舌腫,舌本麻木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厥陰、太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手太陽小腸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循經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則可見頭項強痛,臂痛不舉,痛引肩胛,上肢外側疼痛、麻木、痿痹不用。治宜取本經腧穴及小腸下合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施。

邪熱上擾 若邪熱壅滯循經上擾,則可見目赤,咽痛,頷腫,耳鳴,耳聾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足太陽膀胱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壅滯經脈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阻滯經脈,則可見頭痛,項背強痛,腰、骶、髀、股等本經經脈循行部位疼痛、酸楚,或拘急,或痿痹麻木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

邪熱壅滯 若膀胱蘊熱,壅滯經脈,則可見鼻衄,頭痛,目脹痛,痔疾等。治宜取本經和足少陰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足少陰腎經證治

本經病變因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侵犯經脈,導致經脈痹阻不通,則可見腰痛,膝軟,股內後廉疼痛酸重,或麻木不仁,痿痹不用,足冷不能立地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並可配以皮膚針循經叩刺。

手厥陰心包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由外邪痹阻經脈和內熱壅滯經脈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阻滯經脈,則可見心胸疼痛而牽引腋下,上肢痿痹,臑臂內側疼痛、麻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針灸並用。

熱壅經脈 若邪熱內擾,壅滯經脈,可見腋腫痛,心煩,手掌發熱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

手少陽三焦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因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痹阻經脈,則可見肩臂外側酸脹疼痛、麻木,臂痛不能舉,肘臂屈伸不利,小指次指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灸。

邪熱上擾 若風熱外襲或內熱上沖,或使經氣阻滯,則可見頭暈,耳鳴,暴聾,目赤,眥痛,頰腫,喉痛,瘰癧,脅痛,甚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等。治宜取本經和足少陽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足少陽膽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因外邪痹阻經脈和邪熱上沖所致。

外邪痹阻 若風寒濕邪阻滯經脈,則可見胸脅疼痛,髀、股、膝外側疼痛、麻木,小趾次趾不用等。治宜取本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並灸。

邪熱上沖 若膽熱循經上沖,則可見耳聾,耳鳴,耳痛,偏頭痛,耳後及目外眥痛,口苦等。治宜取本經和足厥陰肝經腧穴為主,針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足厥陰肝經證治

本經病變多因外邪痹阻經脈和風火循經上擾所致。

外邪痹阻 若寒濕邪氣侵襲經脈,則可見少腹冷痛,疝氣,睪丸偏墜脹痛,逢寒加劇,遇熱稍安,或其經脈循行部位疼痛、麻木、轉筋拘急、掣痛等。治宜取本經腧穴,針用瀉法,並灸。

風火上擾 肝風或肝熱隨經上擾,則可見頭暈目眩,目瞤,面肌抽動,口喎,吞咽不利,飲水即嗆等。治宜取本經和手厥陰腧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