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 |
富縣薰畫是民間原生態藝術品種,在當地傳統碗架雲子的基礎上形成的,當地農家婦女每逢年節喜事都要製做一套全新碗架薰畫。先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出圖案,然後用煤油燈或樺樹皮薰在麻紙上,色氣薰至濃黑時,取下剪紙即成為黑白分明的雲予花。然後用品色按她們在刺繡中的配色方法,利用軟色和硬色相配原則,流傳有“軟靠硬,色不楞”的口訣。傳統薰畫都強調年節吉祥喜慶紅火熱鬧的氣氛,用黑底色做骨架,充分利用原色,色彩艷而不媚,鏗鏘有力,熱烈激昂,再加圖案多種吉祥美好的寓意,就更加令人精神愉快喜氣洋洋了。
在富縣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富縣薰畫脫穎而出,引起國內外藝術界的關注。1986年赴法國展出,好評如潮,聲譽鵲起。1990年和1993年兩次應邀參加北京亞運會和上海東亞運動會民間藝術展覽:展出作品34幅,全部被國內收藏者購走。1995年7月,在京參加中國民間藝術展,68幅參展作品,被國內美術界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1]
編輯本段
主要價值
1、富縣薰畫是在“碗架雲子”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獨特自然環境和特有的民俗生活構成的,它古仆、渾厚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間美術品種。2、富縣薰畫的古老製作工藝和獨特民俗生活方式,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還有特殊的傳承形式,是其它地區不多見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富縣薰畫藝術,不僅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美術品種,且對中國民俗文化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3、發掘、搶救、保護富縣薰畫藝術,對陝北地區乃至全國精神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作用。[2]
編輯本段
藝術內容
富縣薰畫作品(4張)富縣農家,傳統的家庭擺設較簡單,碗架是最龐大的擺設物,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擺瓦盆什物、中層擺瓦罐盛米麵,下層放水缸、醃萊瓮。每逢年節喜事都要製做一套全新碗架薰畫,俗稱碗架雲子來布置碗架遮擋灰塵的美化裝飾作用,兩邊再貼上對子花,即增色、又對稱又好看。薰畫是在傳統碗架雲子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民間剪紙派生藝術品。是富縣勞動婦女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結合藝人的審美要求創造出來的,它和剪紙的區別在於用途不同,而且可以用色彩渲染,其裝飾效果更為豐富、華麗。傳統的碗架薰畫,是採用剪紙薰樣法拷貝出的一種雲簾式裝飾圖案。先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出圖案,然後用煤油打或樺樹皮薰在麻紙上,色氣薰至濃黑時,取下剪紙即成為黑白分明的雲子花,然後用品色按自己的審美需要進行點繪。[3]
編輯本段
藝術特徵
製作薰畫用的剪樣與一般性剪紙有所不同,剪紙大多是單獨紋樣,而薰畫剪樣必須構圖飽滿,故事性強,不讓留有大面積的空白,見縫插針,添枝加葉,留有花邊,這樣不會在薰制後留有大塊的黑色,而且形與形之間有呼應變化,有極強的裝飾意味。薰畫的色彩是按照她們在刺繡中的配色方法,為了畫面效果好,使色彩不致單調,利用色彩在畫面上的小塊分布與相鄰色的小面積穿插,使色彩通過人的眼睛調合,從而產生豐富多彩的效果。有經驗的作者常把顏色分出性格,如紅、紫、黑為硬色、黃綠、桃紅是軟色,色彩搭配有“軟靠硬、色不楞”之口訣。意是說軟色和硬色相配更易和諧,顯得色彩艷而不媚,鏗鏘有力。傳統薰畫都強調年節吉祥喜慶紅火熱鬧的氣氛,紅色作為主調,黃色為輔,綠紫色次之。畫面色調穩定統一,熱烈激昂,再加上魚戲蓮花,鳳戲牡丹,麒麟送子,老鼠吃葡萄等多種吉祥幸福的闡意,就更加令人精神愉快喜氣洋洋了。[4]
編輯本段
相關器具
薰畫製作用具較為簡單,主要有剪刀、紙樣、煤油打、一塊薰板、品色、毛筆等。[5]編輯本段
分布區域
富縣,歷代多系鄜州建置。1912年廢鄜州,設鄜縣。因“鄜”字生僻,1964年9月國務院頒布更名為富縣。富縣,位於陝西北部,延安地區南部,屬渭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東靠黃龍山系以晉師廟梁為界與宜川相鄰;東南和南部與洛川、黃陵相連;西隔子午嶺、關山樑與甘肅省的合水、寧縣毗鄰;北緣丘陵溝壑與志丹、甘泉、延安接壤。地進坐標界於東經108度29分30秒至109度42分54秒,北緯35度44分6秒至36度23分23秒之間。地形有河谷階地、高原溝壑、丘陵溝壑、土石低山四大類型。這塊由高原溝壑區與丘陵溝壑區交錯過渡的地帶,與四鄰各縣地形有別,地貌獨特,因此,歷史上形成交通閉塞,來往不便,如是便構成了民俗民間文化生長和傳承的特殊地理環境。[6]
編輯本段
歷史淵源
古鄜州,轄三縣一州,是當時延安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文物古蹟遍布。有保留完整的秦直道,石窟藝術群和古塔建築群。著名的唐寶室寺銅鍾藝術和柏山寺石雕藝術是中國唐宋年間鑄造、雕刻藝術的精品。富縣薰畫同剪紙是姐妹藝術,歷史很悠久,《史記》中記載了漢武帝“剪相封弟”的故事,《木蘭辭》中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剪相”、“花黃”:都是剪紙的形式。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中顛沛至鄜州(今富縣)寫下了“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詩句。詩中反映的招魂剪紙至今仍流傳在陝北、甘東一帶。
富縣民間藝術大多數傳統優秀項目已經失傳,只有薰畫、刺繡、剪紙等少數古老民間藝術形式保留下來。薰畫流傳早、分布廣、數量多、文化內內涵深厚,是陝西黃土高原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