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蘭屬

密花蘭屬

密花蘭屬,蘭科植物,產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200米的溝谷林下陰濕處。假鱗莖圓柱形,葉寬橢圓形,總狀花序,密生多花。花質地厚,桔紅色帶紫色斑點,有令人不快的氣味,花期6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密花蘭

密花蘭屬密花蘭屬

英文名:DiglyphosalatifoliaB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目:蘭目(Hydrocharitaceae) 
科:蘭科(Orchidaceae)
亞科:蘭亞科

產地分布

產雲南東南部(屏邊)。生於海拔1200米的溝谷林下陰濕處。分布於錫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紐幾內亞島。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產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

假鱗莖圓柱形,長13厘米,粗約8毫米,頂生1枚葉。葉寬橢圓形,長達37厘米,寬11-1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為長約16厘米的柄,邊緣波狀,具摺扇狀的脈。花葶深紫色,不分枝,疏生3-4枚鞘;總狀花序長約20厘米,密生許多花;花苞片深紫色,狹披針形,反折,長約1厘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纖細,長1.3厘米;花質地厚,桔紅色帶紫色斑點,有令人不快的氣味;中萼片狹長圓形,長11-13毫米,寬3-3.5毫米,先端漸尖,具3條主脈;側萼片鐮刀狀長圓形,長7-9毫米,寬3毫米,先端漸尖,具3條主脈,基部貼生於蕊柱足上;萼囊不明顯;花瓣相似於側萼片而較大,基部大部分貼生於蕊柱足上;唇瓣近肉質,不裂,長約5毫米,近中部稍縊縮而分為前後唇;後唇很厚,較小,中央凹陷;前唇近卵形,反折,寬約2.5毫米,先端銳尖;褶片2條,從唇瓣基部向先端延伸,在到達前唇的基部處匯合為1條龍骨狀脊;蕊柱長約5毫米,基部具長約2毫米的蕊柱足;蕊喙厚,近方形。花期6月。

外文信息來源

DiglyphosalatifoliaBl.,Bijdr.6:t.4,fig.60,et7:337.1825;Seidenf.etJ.J.Wood,Orch.Penins.Malay.Singap.536.fig.243.1992.——DiglyphislatifoliaBl.,Fl.Jav.n.s.138,t.55.1859.——DiglyphosamacrophyllumKingetPantl.inAnn.Bot.Calcutta8:98.Pl.136.1898.

本科概述

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具根狀莖、塊莖或假鱗莖。葉莖生或基生,摺扇狀、對摺或具網狀脈,草質至革質。花序(或花葶)頂生或側生;花通常兩側對稱,有特化的唇瓣,少有例外,一般扭轉,具1室子房;蕊柱通常具1枚能育雄蕊;花粉粘合成團塊,稱花粉團;花粉團2--8個,粒粉質或蠟質,其一端常伸出花粉團柄並連線於粘盤,也有直接連線於粘盤或通過粘盤柄連線於粘盤的,較少既無花粉團柄又無粘盤柄與粘盤的;柱頭1或2,凹陷或凸出;蕊喙通常存在,大或小。果實通常為蒴果;較少呈莢果狀。種子通常兩端有延長的翅,較少無翅並有厚的外種皮。
本亞科模式屬:OrchisL.共約690餘屬,全球均有分布。我國有4個族,42個亞族共167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