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病因
正常宮腔在生理狀態下前後壁接觸合攏,即使在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脫時亦不會出現粘連,這皆因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如果一旦因手術或炎症等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損傷了子宮內膜,造成內膜基底層的破壞,改變了正常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有規律的生長脫落,則可導致子宮間質中的纖維蛋白原滲出、沉積,造成宮腔前後壁粘連。
導致宮腔粘連的原因主要有:
1.宮腔操作史
(1)妊娠因素:與妊娠有關的宮腔手術如早孕負壓吸宮術、中孕鉗刮術、中孕引產刮宮術、產後出血刮宮術和自然流產刮宮術等。這可能是由於妊娠子宮的內膜基底層更容易被損傷,而導致子宮壁互相粘著,形成永久性的粘連。
(2)非妊娠因素:子宮肌瘤剜除術(進入宮腔)、子宮黏膜下肌瘤經宮腔摘除術、子宮縱隔切除術、雙子宮矯形術等破壞了內膜的基底層,使子宮肌層暴露於宮腔內,導致宮壁的前後粘連。、
(3)人為因素:子宮內膜基底層由於人為破壞,導致宮腔粘連的發生。如子宮內膜電切除術後和宮腔內微波及冷凍和化學藥物治療後,造成的粘連。
2.手術炎症因素
宮內感染子宮結核、絕經後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宮腔操作術後繼發感染、產褥期感染、放置宮內節育器術後引起繼發感染等。
3.人為因素
一些女性宮腔出現粘連,是認為因素導致的。人為地破壞子宮內膜基底層,使之出現宮腔粘連。如宮腔內微波、子宮內膜電切除術後、冷凍、化學治療、及局部放射治療後。
4、因各種原因刮宮時內膜損傷
如反覆多次的刮宮,這是極易損傷基底層,由這種原因引起的宮腔粘連稱之謂損傷性粘連,為最多見,因此婦產科醫生在刮宮時深淺要適度,育齡婦女要落實好避孕措施,避免人流手術,特別第一胎人流可能造成宮腔粘連以後繼發不孕。
疾病病理
宮腔粘連是由於近期妊娠子宮損傷後瘢痕所致,大約90%的病例因刮宮所引起。通常損傷發生在足月分娩、早產、流產後1—4周,多量陰道出血而需刮宮時。宮腔粘連通常可致月經異常,如月經過少,嚴重粘連可引起閉經。若粘連封閉部分宮腔,患者可能懷孕,但易發生流產、早產、異位妊娠、胎死宮內、胎盤植入、胎盤粘連等,如完全閉鎖患者可表現為不孕。宮腔粘連可分為內膜性粘連、纖維肌性粘連和結締組織性粘連。宮腔粘連的診斷,過去多用輸卵管碘油造影或B超,但對於一些較輕的粘連易漏診,且不能提示粘連的堅韌度和粘連的類型。宮腔粘連的治療多採用擴張棒擴張,擴張後放宮內節育器。但這種手術盲目且不能恢復原來的宮腔形態,且再粘連的發生率高。
異位妊娠子宮粘連出現閉經及下腹痛時,應與異位妊娠鑑別。前者有人工流產或刮宮術史,腹痛以周期性為主,下腹部雖有壓痛或反跳痛,但無內出血及休克等症狀,子宮探針或宮腔鏡檢查多可確診,當探測時經血排流 通暢後,腹痛症狀即減輕或消失。異位妊娠者出現腹痛後常有內出血症狀及體徵出現,後穹窿穿刺術等多可確診。
子宮內膜異位症本病所引起為痛經雖亦為周期性腹痛,且進行性加重,但經I血排出通暢,經血流出後,腹痛症狀並不減輕;而子宮腔粘連所致的腹痛系梗阻性痛經,經擴張宮頸使經血流出後症狀可立即減輕,甚至消失。還可從病史來鑑別,子宮內膜異位症常為不孕,而宮腔粘連多發生於人工流產之後。
早孕吸宮、刮宮術後閉經亦應排除早孕,早孕一般無腹痛史,常有妊娠反應史.子宮增大與妊娠月份往往相符,尿妊娠試驗陽性常有助於診斷。
閉經宮腔粘連後僅有單純性閉經而無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者,需與垂體或下丘腦性閉經,卵巢早衰等鑑別。宮腔粘連所致閉經,在用黃體酮、雌激素或人工周期治療後月經仍不能恢復,而基礎體溫測定,宮頸粘液結晶及陰道脫落細胞塗片檢查,均顯示卵巢功能正常。
引發疾病
宮腔粘連的原因有炎症、外傷、手術,因為流產後導致子宮頸、子宮內膜及肌層的創傷,傷口發炎後發生宮腔粘連。宮腔內一旦發生粘連,則有月經失調的表現,如只是部分粘連,則常發生月經量減少,月經顏色紫暗,有血塊。宮腔粘連依粘連的部位和範圍可分為完全性、部分性和邊緣性,依內膜性的完整性和組織相可分為內膜粘連、疤痕結締組織粘連和平滑肌組織粘連,其組織學改變和臨床症狀相關。損傷和感染破壞子宮內膜層完整性,引起宮壁組織疤痕粘連而導致宮腔閉鎖,降低了子宮容受性。
宮腔粘連綜合徵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
(1)閉經(或月經過少)
宮腔完全粘連者,可出現閉經,閉經時間可很長,且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療不引起撤退性出血。宮腔部分粘連及內膜部分破壞者,則表現為月經過少,但月經周期正常。
(2)周期性腹痛
一般在人工流產或刮宮術後一個月左右,出現突發性下腹痙攣性疼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門墜脹感;有些患者腹痛劇烈,坐臥不安,行動困難,甚至連排氣、排便都很痛苦,有時有里急後重感。疼痛一般持續3一7天后逐漸減輕、消失,間隔一個月左右,再次發生周期性腹痛,且漸進性加重。
(3)不孕及反覆流產、早產
子宮腔粘連後易發生繼發性不孕,即使懷孕也容易發生反覆流產及早產。由於子宮腔粘連,內膜損壞,子宮容積減小,影響胚胎正常著床。並影響胎兒在宮腔記憶體活至足月。
宮腔粘連體徵下腹部有壓痛,嚴重時出現反跳痛,甚至拒按。婦科檢查發現子宮體大小正常或稍大、較軟,有明顯壓痛,有時有宮頸舉痛;雙側附屬檔案檢查,輕者正常,重者可有壓痛或增厚,或捫及腫塊:後穹窿可有觸痛,甚至行後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暗紅色血液,故有異位妊娠樣綜合徵之稱。
若子宮全部粘連或子宮頸部完全閉塞,則臨床出現閉經。大部分有痛經的表現,這是因為宮腔粘連導致經血排出不暢所致疼痛嚴重時仿如急腹症,患者行走困難,甚至不敢坐下,連排氣、排便都難以忍受。又由於宮腔粘連,宮內實際縮小,當妊娠物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就容易發生流產、早產、胎位不正、胎兒宮內死亡等。
疾病分類
宮頸內口粘連
宮頸內口粘連又稱宮頸或子宮粘連。是人工流產術或刮宮術後遠期併發症。發生原因為吸宮或刮宮時損傷宮內膜基底層,局部形成創面而粘連,若術後發生感染則更易形成粘連。由於宮頸內口處很狹窄,吸管或刮匙多次經此進出,該處內膜基底層更易受損而粘連。因宮口粘連堵塞,月經血流出困難甚至無法流出,而積於宮腔,臨床則表現人工流產或刮宮術後月經過少或閉經,伴周期性下腹疼痛。多次人工流產或刮宮更增加此症的發病機會。檢查時見子宮略大並有壓痛,宮頸舉痛,附屬檔案可有增厚及壓痛。用探針探宮頸和宮腔是診斷此症最常用的方法,既有助於診斷又可緩解症狀。B超和宮腔鏡檢查也是診斷方法。如在做人工流產術或刮宮術時,注意操作手法,和避免術後感染,此症是可以預防的。治療原則是分離粘連並防止再粘連。
創傷性宮腔粘連
創傷性宮腔粘連是指人工流產、中期引產或足月分娩,以及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切除術等手術後發生的宮腔粘連,視子宮內膜損傷後宮腔粘連的面積及程度,患者可表現為月經量過少或閉經,不孕、流產、早產、前置胎盤、胎盤粘連或植入。
內膜性粘連
粘連帶由子宮內膜形成。多位於宮腔的中央,即將子宮的前後壁形成粘連。粘連帶表面與周圍正常的子宮內膜很相似,較細柔軟,多呈白色。若粘連成片,宮腔鏡下呈豎琴樣或布簾樣形態。 肌纖維性粘連
粘連帶由平滑肌和纖維組織形成。其特徵為表面有薄層的子宮內膜覆蓋,並可見到內膜的腺體開口。與前者相比,此型較粗略韌,多呈粉紅色。粘連組織中微血管很多,壁薄,有時擴張呈竇,有的血管壁可有玻璃樣變性。
結締組織性粘連
因粘連時間較長,粘連帶結締組織纖維化,形成肥厚且緻密的瘢痕。表面無子宮內膜覆蓋,故與周圍正常組織有明顯的區別。此型粘連多較粗大廣泛,質地堅韌。由結締組織形成的粘連可以是纖細的膠原纖維,也可以是緻密的纖維束。當由平滑肌參與時,常常在粘連區內與纖維組織呈不同比例的混合。
由於宮腔內膜受損後形成部分或全部粘連的病理現象。大約90%的病例因刮宮過度所引起,少數見於急性內膜炎後引起,有時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並存。宮腔粘連通常可致月經異常,如月經過少,嚴重粘連可引起閉經。若粘連封閉部分宮腔,患者可能懷孕,但易發生流產、早產、異位妊娠、胎死宮內、胎盤植入、胎盤粘連等,如完全閉鎖患者可表現為不孕。
臨床症狀
宮腔粘連的症狀主要是月經異常和生育功能障礙。由於宮腔的形狀位置變化或者其他疾病感染改變了正常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有規律的生長脫落,可導致子宮間質中的纖維蛋白原滲出、沉積,造成宮腔前後壁粘連。
月經異常表現為刮宮術後月經減少或閉經
關於閉經的原因,宮腔粘連治療專家認為,因刮宮刺激神經末梢引起反射性頸管內口收縮,在內膜中雖然同樣有增生期及分泌期變化,但是卻沒有內膜的脫落,詳細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另外,宮頸粘連時,因經血不能外流亦可產生閉經假象,但多伴有周期性腹痛,查體子宮增大,宮頸舉痛,B超提示宮腔積液。
腹痛部分患者伴有周期性的下腹疼痛
這可能與子宮頸管或子宮內口粘連,經血引流不暢,反射性地刺激子宮收縮而導致下腹疼痛有關。宮頸管粘連時大部分發生於宮頸口處,子宮內膜有周期性變化,組織脫落形成的月經血不能排出,滯留於宮腔或逆流至輸卵管、腹腔,出現周期性腹痛。
周期性腹痛一般在人工流產或刮宮術後一個月左右,出現突發性下腹痙攣性疼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門墜脹感;有些患者腹痛劇烈,坐臥不安,行動困難,甚至連排氣、排便都很痛苦,有時有里急後重感。疼痛一般持續3一7天后逐漸減輕、消失,間隔一個月左右,再次發生周期性腹痛,且漸進性加重。
生育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為不孕或習慣性流產。據統計,子宮內粘連症的患者中約50%有繼發性不孕或習慣性流產的病史。另有報導在不孕症患者中,宮腔粘連的檢出率為20%。
其他宮腔粘連若無宮腔積血
這些病症多無異常體徵。婦科檢查發現子宮體大小正常或稍大、較軟,有明顯壓痛,有時有宮頸舉痛;雙側附屬檔案檢查,輕者正常,重者可有壓痛或增厚,或捫及腫塊:後穹窿可有觸痛,甚至行後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暗紅色血液,故有異位妊娠樣綜合徵之稱。但如合併宮腔積血,查體可發現子宮增大飽滿,輕壓痛,有時可合併宮頸舉痛。B超檢查宮腔內膜線中斷,內膜菲薄,宮腔內可有液性暗區。
其他症狀
1、閉經、月其他經稀少、痛經,常見的宮頸粘連的典型症狀;
2、合併宮頸管粘連者可引起:經血滯留、積液或積膿等宮頸粘連的症狀。
3、妊娠後併發症:習慣流產、早產等;
4、不孕,宮頸粘連的症狀中最典型的一種;
鑑別診斷
傳統的診斷方法除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以外,主要以子宮碘油造影(HSG)和子宮探查術為主。但是隨著宮腔鏡的廣泛套用,現代的診斷方法主要依靠宮腔鏡檢查。
(一)宮腔鏡檢查
宮腔鏡檢查優點
(1)診斷準確率高。
(2)可以確定宮腔粘連的程度、類型,並可評價其他方法的治療效果。
(3)直視下切除宮腔粘連帶安全、方便,比盲目性刮宮或經腹進行子宮切開術有效徹底。因宮腔鏡僅切斷瘢痕而不破壞子宮內膜,有利於術後恢復。
(4)宮腔鏡下粘連分解術(hysteroscopiclysisofadhesions)可在局麻下進行,減少了麻醉危險及手術費用。
(5)便於隨診,可準確迅速地評估手術效果。
(6)可恢復正常月經。
(7)根據手術效果,指導避孕和受孕時間。
宮腔鏡檢查要點
使用宮腔鏡診斷宮腔粘連時,宮腔鏡要從宮頸管開始仔細觀察子宮頸內口及子宮峽部粘連發生帶。進入宮腔後應從遠至近先觀察宮腔個整體形態,發現異常部位後再進一步觀察局部病變,切忌宮腔鏡1次進人宮腔,只看到局部,沒有觀察宮腔整體形態,往往造成錯誤的結論。當宮腔鏡檢查發現異常形態時,需注意與子宮畸形、不全流產、異物殘留等疾病鑑別。
宮腔鏡檢查確定分型
(1)根據粘連的部位分型
①中央型粘連:粘連帶位於子宮前後壁間,將宮腔的中央部分粘連。
②周圍型粘連:粘連帶位於宮底或子宮側壁,將宮腔的周邊部分粘連。特別是子宮角內,使宮角閉鎖,輸卵管口不能窺見。
③混合型粘連:即中央型加上周圍型粘連。
宮腔鏡影像
(1)內膜性粘連:粘連帶表面與周圍的內膜很相似,多為白色、柔軟的帶狀物與子宮前後壁相連。粘連廣泛時可呈“豎琴”或“布簾”樣形態。粘連帶一般質脆較軟,易於分離,有時僅靠低壓灌流的膨宮液亦可將其沖斷。斷離的粘連帶殘端一般無活動出血,在膨宮液的沖洗中可見其似水草樣漂浮搖曳。此種類型的粘連以中央型占多數。
(2)肌性粘連:肌纖維性粘連的圖像其色彩與子宮肌層相同,呈粉紅色。覆蓋在纖維一平滑肌粘連帶上的內膜也同樣有功能變化,在分泌期表面可見很多腺體開口。粘連帶多呈柱狀,質韌而有彈性。離斷後的斷端粗糙、紅色、可見血液滲出或有活動性出血。
(3)結締組織性粘連:其表面略呈灰白色,富有光澤,其粘連帶表面無子宮內膜覆蓋,與周圍內膜有顯著不同。質韌且硬,多粗大呈不規則形狀。分離後的斷端面粗糙,似一根折斷的樹幹,色蒼白無出血。
(二)子宮碘油造影
當年在宮腔鏡尚未推廣之時,子宮碘油造影作為宮腔粘連的主要診斷依據。子宮碘油造影確可獲得陽性的X線徵象,包括邊緣不整齊的充盈缺損,宮腔變形或不規則等。但是輕度、疏稀的粘連帶在HSG片上常常漏診,而氣泡、血塊、子宮內膜碎片等亦可造成充盈缺損,引起誤診。此外,術者的操作技術、讀片經驗也會影響對宮腔粘連診斷的準確性。
子宮碘油造影其特徵為:
(1)宮腔內可有一個或多個輪廓清晰,邊緣銳利,形態異常,不規則的充盈缺損陰影,且不受注入造影劑的壓力或量而改變。
(2)子宮腔局部邊緣不整齊。
(3)常出現細網狀的血管象,此因造影時注入碘油壓力太大,因此碘油自剝離面進入子宮血管內所致。
(4)有些宮腔粘連的子宮,高度前屈或後屈,則宮腔與宮頸影象往往重疊不清.子宮呈橄欖形。遇此情況時,可用宮頸鉗牽引宮頸,使子宮伸展,子宮影象即可從橄欖形變成三角形。為阻止油栓和油劑造成慢性炎症,也可用水溶性造影劑。輕度粘連通過造影可被分離。
(三)子宮探查術
對高度懷疑宮腔粘連的患者可在消毒後,用探針進行檢查。如有宮頸管或子宮內口的粘連,探針插入宮頸管內3~5cm後,即可遇到阻力而難以深入宮腔;如有宮腔粘連,探針探查宮腔時可有狹窄或不對稱感。由於此術對術者的手術技巧和檢查經驗要求較高,屬於“盲探”,重複性和直觀性均較差,可信度因人而宜,故臨床一般不用其作為常規的診斷手段。
子宮探針檢查一般子宮探針插入宮頸內約l—3厘米處即有阻力感,以2厘米左右為最多見。阻力可按粘連組織不同而異,僅內膜粘連探針很易插入;肌層粘連時須按子宮方向稍用力方能將探針插入;如感組織韌硬,探針不易插入時,不可盲目用力。以免造成子宮穿孔。探針進入宮腔後可扇形左右橫掃宮腔,以試宮腔大小,粘連範圍。嚴重粘連者可感宮腔似一窄筒,探針活動範圍很小,或根本不能探入。
X線表現
X線表現子宮輸卵管造影X線徵象:
1、兩側輸卵管多保持正常,藉此可與結核鑑別;
2、失去正常的子宮內膜形態;
3、宮腔內單個或數個形態奇異充盈缺損;不規則條狀或尖銳刺狀突起,變換體位或增加注射壓力,其形態恆定;
4、子宮腔局部或大部邊緣不光整;
醫學專家發現正位像所見的尖形宮腔突起,在側位像上於子宮的前壁上,下部有疤痕處亦有此種現象。並有壁龕樣的改變,此等壁龕可深達2-12mm,呈楔形,由於手術切口癒合不全所致。亦可見肉芽組織引起的充盈缺損,大小為2-5mm。同時子宮常因疤痕收縮而向上移位。專家曾用碘水劑作剖腹產後的子宮輸卵管造影,除攝正位像外,還攝側位像,研究子宮術後瘢痕對患者下次分娩的影響及處理。
治療原則
子宮腔粘連綜合症主要是子宮內膜基底層由於手術或病理變化受損傷所致,偶於吸宮或刮宮後發生,子宮內膜結核、嚴重的子宮腔感染,子宮肌瘤剝出術或剖腹手術後,都可損傷子宮內膜,發生宮腔粘連。子宮腔粘連是指宮腔前後壁部分或全部互相粘連以致宮腔變窄或消失。
治療原則:
1、用宮頸擴張器或探針分離粘連。
2、宮腔鏡直視下分離粘連。
3、分離粘連後,宮腔內放置節育器3 ̄6個月,以防再次發生粘連。
4、術後可給予人工周期治療,連用2 ̄3個周期。
用藥原則:
本病經手術分離粘連後多採用宮內放置節育環,酌情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療。
子宮腔粘連療效評價原則:
1.治癒:粘連完全分離,症狀消失。
2.好轉:症狀減輕。
3.未愈:粘連仍存在,症狀無改善。
子宮腔粘連專家提示:宮腔吸刮術不宜過度,以免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分離粘連應充分,分離後應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並採取人工周期治療。
治療方法
宮腔粘連分離術
利用手術將粘連閉鎖的子宮腔分離。一般應在宮腔鏡下進行,以確定粘連位置及程度,並可初步判斷組織學特徵,尤其有助指導手術的準確性,安全性及徹底性。輕者探針即可分離;重者需用彎鉗,剪刀或電切割。術後應放置宮內避孕器防止再度粘連,並行人工周期補充雌激素治療,有利於內膜增生與修復。
中醫治療宮腔粘連是針對宮腔粘連的發病特點,採用高新技術,運用祖國傳統醫學辯證施治,配合獨特的中藥方劑,促進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手術分離粘連
1.探針分離粘連探針左右撥離後再行宮頸擴張術,如粘連緊密,為防止子宮穿孔,可在B超引導下進行操作。
2.宮腔鏡下分離粘連經手術分離粘連後,可在宮腔內放入適當大小宮內節育器,3個月後取出以防再粘連。並可行人工周期治療3個月,促使子宮內膜增生修復。
術前準備
1.常規準備首先應明確診斷,搞清粘連的位置、性質及程度。如頸管粘連已合併宮腔積血,應儘快處理,以防積血進一步增多;如B超提示子宮內膜菲薄,無周期性變化,可採用人工周期治療,促進子宮內膜增生.以利於術中鑑別正常子宮內膜與粘連帶。
2.手術器械
(1)治療性宮腔鏡或子宮電切鏡。一些較薄的膜狀粘連,有時僅靠宮腔鏡頂端銳緣鞘即可將其弄斷。
(2)銳緣活檢鉗或微型剪刀。
(3)B型超聲儀或腹腔鏡監視系統,多用於宮腔粘連嚴重、估計手術困難的病例。
手術麻醉
根據子宮粘連的程度及手術操作的難易度決定是否選擇麻醉。如估計手術時間不長,操作簡單,可不麻醉或選擇短效恢復快的靜脈麻醉,如宮腔粘連嚴重,估計手術耗時費力,可採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術步驟
1.擴張宮頸管
有些子宮頸管或內口粘連狹窄,子宮探針都不能插入宮腔。該步驟必須仔細查清子宮位置,了解宮頸和宮體間屈度,在B超監視下,由1號(1mm外徑)Hegar擴張器開始擴張宮頸管,逐號、緩慢、謹慎地探查和插過宮頸管進人宮腔,直到能插入宮腔鏡為止。多數宮頸管或內口粘連經此步驟已達到治療目的。也可在宮腔鏡下分離子宮頸內口及峽部疏鬆粘連帶。
2.分離粘連宮腔
鏡檢查定位後,可在直視下進行分離。(1)膜性粘連:可用宮腔鏡頂端銳緣或鞘套進行推、頂、撕剝,用力適度地分離子宮內粘連。也可經操作孔放人微型剪分離剪斷粘連帶。(2)肌纖維性和結締組織性粘連:需用子宮電切鏡分離或雷射光纖汽化粘連帶。使用子宮電切鏡的關閉型前傾環形電極切割粘連帶,如宮腔完全閉鎖,則自子宮內口向上切割,至新的宮腔形成為止。切除接近子宮角部的粘連帶時.必須十分注意勿切割過深,因此處子宮肌壁很薄,極易造成子宮穿孔。
3.分離技巧
(1)單純性宮頸管和內口、峽部粘連:對於完全性宮頸管、內口粘連閉鎖而宮腔內膜完好者,臨床上常表現為宮腔手術後閉經伴周期性下腹疼;若為不完全粘連閉鎖者,往往訴有月經少伴痛經。若有必要可於宮頸擴張術後2~3個月隨訪,除了解月經和腹痛情況外,還可再行宮腔鏡檢查了解宮腔內有無異常,如有生育要求者可同時作輸卵管插管注液疏通治療。
(2)宮腔粘連:原則上應在宮腔鏡直視下套用機械(宮腔鏡頂端鏡緣、微型剪刀、銳緣活檢鉗等)、環形電極或雷射等方法,將宮腔內粘連分離,使宮腔恢復成對稱的正常形態,並能顯示雙側輸卵管口。對於嚴重粘連而使宮腔封閉者,可從內口水平開始順次剪開各層粘連,最後達宮底和宮角。宮角粘連封閉者可通過活檢鉗的開合予以分剝並儘量雕塑出宮角的形態,混雜於宮腔內的大塊粘連帶,儘可能予以取出。
手術成功
手術成功的標準應為整個子宮恢復正常大小和形態,雙側輸卵管口能展示清晰。可將物鏡退至子宮頸內口處,觀察子宮腔的對稱性。如有腹腔鏡監控,可經宮腔注入亞甲藍溶液,作輸卵管通暢試驗。
手術護理
宮腔粘連常使子宮腔變形、狹窄,宮頸管閉鎖者尤甚,故手術操作難度大,容易發生子宮穿孔。因此,術中最好套用腹腔鏡或B超進行監護,以保證手術的安全性。
B超監護於手術開始前先全方位掃描
了解宮腔粘連的水平及子宮縱軸的方向、屈度和大小。在B超監護下,先放好電切環位置,設計好切割範圍,當B超確認無誤後再通電切除粘連組織,術中B超經常作橫切掃描,觀察切除的強回聲帶是否居中,粘連帶完全切除後,應形成一個四壁等厚、左右對稱的宮腔。
當宮頸粘連導致宮腔積血時,宮腔鏡檢查僅能判斷有無宮頸管粘連,但見不到粘連水平以上子宮腔內的情況。此時套用B超,不但可以同時觀察到因粘連造成的宮內積血的部位、範圍、單房還是多房,同時可引導宮腔鏡進行手術操作,排出宮腔內積血,彌補宮腔鏡只能觀察宮內變化、不能判斷手術進展情況的不足。
腹腔鏡監護如果用子宮電切鏡進行手術切除
由於粘連組織與子宮肌肉間的界限已經消失,術時難以區分粘連與正常肌層的界限,以致切除粘連帶時將相連的肌層切割過深,電熱輻散作用還可能損傷鄰近器宮,因此手術時進行腹腔鏡監護十分重要。監護時先常規探查盆腔,切割接近子宮角部時,注意局部漿膜面的變化。如起小泡,說明即將穿孔,應立即停止操作。亦可將腹腔鏡貼在子宮一側角的漿膜上,關閉腹腔鏡光源,如可看到宮腔內的光亮,說明宮底已很薄,告誡術者應終止手術。手術結束後,經宮腔注入亞甲藍液,腹腔鏡觀察輸卵管傘端有無亞甲藍流出,以判斷手術切除的徹底性。
預防宮腔再次粘連
20世紀60年代曾有人嘗試將人子宮內膜、輸卵管內膜或胎膜等組織植入宮腔,以刺激損傷內膜的修復,但療效不肯定。20世紀70年代以來,於分離子宮內粘連後宮腔內放置宮內節育器(IUD)或Foley導管一段時間,已證實有預防再粘連的作用。
IUD:將IUD放置在宮腔內,不但可作為屏障防止子宮前後壁相貼,還可刺激子宮產生前列環素量增加,使月經血量增多。放節育器時機應選擇在宮腔粘連分離術結束後即刻;IUD的類型可選擇不鏽鋼單環、V形環、T形環或節育環等,視宮腔形狀而定。對伴有頸管內口粘連者,宜選擇縱臂較長的T形或V形IUD;放器時間一般應為2~3個月,時間過短可能發生宮腔再次粘連,過長如又形成粘連,可能因IUD嵌入子宮內膜和粘連帶內導致取出困難。
Foley導管:更多用於術中出血較多的病例,主要起局部壓迫止血作用。將Fo—ley導管放入宮腔後,在氣囊內注入3~10ml的空氣壓迫手術創面的出血點,同時阻隔子宮前後壁的粘連。但導管在宮腔內留置的時間不能過長,一般多為1周左右。故取出導管後還應注意預防宮腔再次粘連。
抗生素
預防性套用抗生素,防止術後感染。特別是宮內放置節育器的患者,因異物刺激妨礙創面上皮細胞的修復,更易合併細菌感染,影響切口癒合。故應常規使用1周的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促進子宮內膜修復
套用雌、孕激素,進行人工周期治療,可促進子宮內膜增生,預防粘連的再形成。治療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粘連的程度和類型。粘連越廣泛、病程越長,周期治療的時間也應越長。可在宮腔內放置lUD的同時,套用雌、孕激素治療2~3個月,防止再次粘連。
預防及護理
宮腔粘連征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只要嚴格遵守吸刮宮操作規程,注意下列幾點,即可避免宮腔粘連症的發生。
1、術前應積極治療患者的慢性宮頸炎,子宮內膜炎,以防術後感染。
2、擴張宮頸不可粗暴,用擴張器不可跳號,以免損傷宮頸管。
3、吸引時負壓應適當,進出宮頸要關閉負壓。
4、一般治療目的在於解除粘連及預防解除後再粘連。
解除粘連的方法可用探針或小號擴張器分離,近年來用宮腔鏡解除粘連,取得較好效果,防止再粘連多採用放置宮內避孕器,亦有人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防止纖維化,或雌激素、孕激素作人工周期,刺激子宮內膜生長,防止宮腔再度粘連。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膳食當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6、煙酸、維生素C、鉀、鐵和鈣是對抗負面情緒的必需元素,而朱古力、乳酪、蘋果、香蕉、金針菜、硬果(花生、核桃、松子等)、奶品等等則是保持平和心緒的食物。
卵巢畸胎瘤
男性不育
輸卵管堵塞
泌尿生殖道蠅蛆
男子性功能障礙
卵巢早衰
免疫性不孕
妊娠闌尾炎
卵巢腫瘤
[7] 永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