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1.妃嬪、宮女的通稱。2.官名。負責君王的日常生活事務。
簡介
1.西漢成帝訂的一項後宮制度,在皇帝整個後宮裡9等級中,宮人排名第8位,受5品官員俸祿。北宋年間宮人被廢,宮人從此成為空虛。
2.宮人從南宋開始便稱作宮女。
詩詞
池塘芳草濕,夜半東風起。生綠畫羅屏,金壺貯春水。
黃粉楚宮 人,芳花玉刻鱗。娟娟照棋燭,不語兩含嚬。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李賀
入苑白泱泱,宮人 正靨黃。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別館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相關事件
明成祖殘殺宮人三千
明成祖朱棣在歷史上很有作為,但他又是一位性格固執、剛愎自用、猜忌多疑、殺人如麻的皇帝。永樂末年,他大肆屠殺宮女、宦官,在這次大慘案中,被殺的宮女有近三千人之多,為明代後宮最大的一次慘案。如此濫殺宮女,許多人不明白明成祖此舉的用意何在。
其實,成祖殺戮宮女之事早在永樂中期就曾發生過。事情還得從恭獻妃權氏說起。永樂初年,國家逐漸恢復強大。朱棣追求享樂主義,後宮美女漸多。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皇后徐氏病死,皇后一直沒有再立,王貴妃和賢妃權氏是他最寵愛的妃子。權氏是一位選自朝鮮的美女,天姿國色,聰明過人,能歌善舞,尤其是善吹玉簫,成祖十分憐愛她。水樂八年(公元1410年),成祖率大軍出征,特地帶權賢妃作為隨侍嬪妃宮女,隨軍出塞。沒有料到,這位獨得天寵的妃子,在大軍凱旋迴宮時,死於臨城,葬在嶧縣。成祖傷心欲絕。
宮中兩名姓呂的朝鮮宮人與宦官相好之事恰好此時發生。本來,歷代宮中都有宮女與宦官結為假夫妻,明代也有這種現象,宮中稱之為“對食”,也稱某宮女為某宦官的“菜戶”。因為宮中有很多的宮女嬪妃,皇帝又不能一一寵愛,宦官雖然不能行夫妻之事,畢竟還是男性,宮女與之結為“對食”,很多是出於生活上互相照顧和心理上尋求安慰的需要。明朝後期的皇帝對此類事,往往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明熹宗甚至還親自將宦官與宮女結為對食的。大約在明成祖時,宮中還較少見這類事,而成祖喪失寵妃,心情不佳之時恰恰發生兩個姓呂的朝鮮女子與宦官相好,竟釀成宮內慘禍。
起初,呂氏是朝鮮商賈的女兒,史載中稱“賈呂”,見到本國先期入宮的宮人呂氏,因為都是朝鮮人,又是同姓,賈呂想與呂氏交往。誰料,呂氏對賈呂的為人很是不屑,拒絕與她結好。賈呂一直心存不滿。不久,成祖賢妃權氏死於北征凱旋迴師途中,呂氏曾隨軍侍候過賢妃,於是賈呂誣告賢妃是被呂氏在茶里下了毒藥而死的,明成祖朱棣心情悲傷難過之時,聞後大怒,沒有細查,誅殺呂氏及有關的數百宮女、宦官。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成祖獨得天寵、準備立為皇后的王貴妃也死去,成祖再一次經歷喪失寵妃的傷痛。賈呂與宮人魚氏私下與小宦結好之事又在此時發生了。成祖甚為惱火,雷霆大發。賈呂和魚氏懼禍,便上吊自殺。成祖竟以此為由,親自刑審賈呂侍婢,不料卻查出這一班宮女要謀殺皇帝的口供。朱棣極為惱怒,親自下手對宮女們動用酷刑,其中受株連被誅殺的宮女近兩千八百名。而且成祖每次親臨施刑,有宮人臨刑時當面斥罵成祖:“你自己年老陽衰,宮人與小宦官相好,有什麼罪過!”朱棣讓畫工畫了一張賈呂與小宦官相抱的圖,羞辱宮人,同時更加大肆屠殺。據《李朝實錄》記載,當宮中宮人被慘殺之時,適有宮殿被雷電擊震,宮中的人都很高興,以為朱棣會因害怕報應而停止殺人,可是朱棣依舊如故,絲毫“不以為戒,恣行誅戮,無異平日”。
兩次屠殺事件,被誅的宮女及宦官達三千人之多。有的學者認為,明成祖如此殘殺宮人,可能因他晚年所患疾病所致,據說:“明成祖晚年患疾病,容易狂怒,發作難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他本人殘忍好殺,又添上晚年的疾病,就更加狂暴異常。”至於他患了什麼病,官修《明史》及《實錄》只說他晚年容易發怒,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病,發病的誘因是什麼,歷史上已找不到相關的記載了。
中國古代後宮嬪妃與女官稱謂
正在各電視台熱播的《後宮·甄嬛傳》對歷史的把握近乎苛刻,還原了中國古代後宮嬪妃與女官的等級制度。本任務總結了中國至漢代開始的后妃體制,以及後宮嬪妃、女官的個級別稱謂。網友們在參與任務的同時也將進一步了解歷史上真實的後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