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

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

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位於額爾古納市西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額爾古納市167公里。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由地方、兩個國有農牧場和三個林場組成,全鄉轄10個自然村屯。氣溫帶屬寒溫帶濕潤氣候,金礦儲量大、成色好、開採歷史長。改革開放30年來,室韋從封閉的邊陲小鎮成為“中國十佳魅力名鎮”,經歷了深刻變化,隨著中俄關係好轉,室韋興起“尋親熱”。

基本信息

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
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位於額爾古納市西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額爾古納市167公里。南部和東南部與三河鎮接壤,東部和北部與莫爾道嘎鎮毗鄰,西部和西北部與俄羅斯的奧洛契隔河相望,境內有一類國家口岸“室韋口岸”,有一座中俄永久性大橋“室韋-----奧洛契”口岸大橋。鄉政府所在地設在室韋村

概況

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由地方、兩個國有農牧場和三個林場組成,全鄉轄10個自然村屯。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邊境線長136.4公里,轄區總面積4351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15.5%,其中:森林面積有282萬畝,草原面積有40萬畝,耕地面積有335萬畝,木材蓄積量達1098萬立方米。經“五普”統計全鄉總人口4072人,以俄羅斯族和華俄後裔為主體,漢族居多數,蒙古族、達斡爾族、土家族、鄂溫克族、赫哲族、回族、滿族、朝鮮族10個民族構成民族鄉,其中:俄羅斯族人口1774人,占全鄉總人口的42%。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地處多山丘陵區盆地較狹窄,地理形態為南北狹長,南北最長處為185公里,東西最寬達55公里。氣溫帶屬寒溫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5℃之間。土壤結構以棕色針葉林土和黑鈣土為主。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自然資源豐富,較為突出的有野生漿果、越桔、篤斯越桔、水葡萄、草莓等十多種。金礦儲量大、成色好、開採歷史長。室韋鄉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極大的開發潛力,現已開發的旅遊項目有俄羅斯族家庭游、口岸游、風光游。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獨特的人文環境和原始的自然風光是吸引人們夏季旅遊的好去處。

30年變遷

室韋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北部邊疆,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從它身邊流過。改革開放30年來,室韋從封閉的邊陲小鎮成為“中國十佳魅力名鎮”,經歷了深刻變化。

相交以為友

歷史上,中俄邊界的俄羅斯人在額爾古納河岸與“闖關東”的移民“始而相交以為友,繼而相愛以為婚”。他們的後裔繁衍至今,已是第四代、第五代。現在,室韋鄉的俄羅斯族和華俄後裔占總人口40%以上。

新中國成立後,室韋鄉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國營室韋農牧場,當地居民納入農牧場。那些年,室韋大部分人生活貧困,會開拖拉機、駕駛汽車的人受尊重。

1984年,一些人辦起家庭農場,一些人開始從事養殖、運輸等副業。1999年,室韋農牧場推行改革,不少農牧場職工出去打工、開店、捕魚,經商意識增強。

進入新世紀,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與室韋鄉合併為室韋俄羅斯民族鄉。隨著中俄友誼大橋建成通車,邊貿生意興起。2003年,室韋鄉農牧場進行改革調整,工人年人均收入達萬餘元,老百姓有了電視、電話、手機等。

這裡擁有獨特的地理條件,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諧的人文環境。近年來,室韋興起“俄羅斯家庭游”。在中央電視台組織的評選中,室韋被評為“中國十佳魅力名鎮”。如今,這個鄉的俄羅斯家庭旅遊營業總收入達1500萬元。

警民一家

駐守在中俄邊界的公安邊防派出所見證了室韋的變化。

1978年,派出所官兵生活條件差,一年到頭餐桌上只有兩個菜:土豆、大白菜。上個月發行的報紙要到這月底才能看到。

“三不通”是當地百姓的順口溜──“不通路、不通電、不通郵”。派出所所長邢文斌還記得16年前自己剛到這裡的情形:“只有上半年不下雪的季節通班車,每四天一趟。晚上從七時至九時供電,九時後全鄉一片漆黑。過年時,從300多里外的額爾古納市府所在地給孩子買來凍梨。孩子們當寶貝捨不得吃。”

1995年,額爾古納市在室韋安裝程控交換機,結束了打電話要排隊等候的歷史;1996年,全鄉通了電;同年,派出所將電視衛星接收器提供給室韋鄉電視台,為當地居民轉接了10個頻道節目,大大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俄羅斯族居民考占花說:“我們這裡夜不閉戶。民警給我們劈木頭、照顧老人小孩。有的外國遊客看了覺得很新奇,拿著相機拍個不停。”

2008年初,室韋建成奶牛養殖小區,鄉政府實行惠農富農政策,民眾每買一頭高產奶牛給予補助5000元。派出所民警深入奶牛小區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登記,向施工人員宣傳邊境政策和法律法規。

“尋親熱”

隨著中俄關係好轉,室韋興起“尋親熱”。2008年5月,54歲的俄羅斯族居民史學禮與在俄羅斯的哥哥史樹仁取得聯繫。史學禮說:“中蘇關係緊張時,15歲的哥哥和奶奶回到蘇聯,從此杳無音信。”

進入新世紀,史學禮想找到失散多年的哥哥。邊防派出所幫他多方打聽,得知哥哥史樹仁在做中俄貿易,生意做得很大。

今年5月,史樹仁回到闊別多年的室韋。“我們嘮了一整晚。臨走時,他說要常回來住住。”史學禮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