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舊縣位於今南陵縣青弋江鎮,瀕臨青弋江。青弋江為遠古時期代江南與中原地區交通要道。中原南遷部族與當地古越族人在此建立城邑幫國。春秋、戰國時期,就以吳、楚名邑顯揚於開發較晚的江南地區,周王朝賜名“宣邑”,“宣,顯也(《韓詩傳》)”。楚漢之交屬英布的九江國廬江郡。漢初,先後屬英布、劉長、劉喜的淮南國廬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景帝四年(前153年),改屬劉賜的廬江國廬江郡。元封二年(前109年)改屬丹陽郡。太康二年(281),晉武帝司馬炎在丹陽郡南部建立宣城郡,宣城舊縣隸屬宣城郡,直至隋開皇九年(589)。
三國時,宣城舊縣隸屬三國吳,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蔣欽(?-220)隨孫策、孫權征戰有功,官拜右護軍、蕩寇將軍、西部都尉、討越中郎將。蔣欽屯守宣城時,曾去討伐豫章的強盜。蕪湖縣令徐盛收捕蔣欽留守的官員,呈表要求處以斬首,孫權因為蔣欽在遠方作戰,沒有批准,徐盛由此自以為被蔣欽怨恨。曹操進軍濡須,蔣欽和呂蒙掌握各軍統一調度使用。徐盛時常害怕蔣欽借事故迫害自己,而蔣欽則屢屢稱讚他的優點。徐盛終於佩服蔣欽的德行,議論的人也都讚揚蔣欽的為人。蔣欽死後,黃武元年(222),孫權封蔣欽之子蔣壹為宣城候。蔣壹統領軍隊抗拒劉備有功,回來後奔赴南郡,與魏國交戰,卻臨陣去世。蔣壹無子,宣城侯國降為縣(《三國志》卷五十五)。
宣城故城,在(宣城)縣東四十里青弋江上,漢置,後漢省。建安三年,孫策平定宣城以東。二十年,孫權使蔣欽屯宣城,皆即故城也。晉太康二年,於宛陵縣置宣城郡,復置宣城縣屬焉。隋初改宛陵縣為宣城,而故城遂廢。章懷太子曰,宣城故城在今宣州南陵縣東《大清一統志》。
相關詞條
-
宣城郡
宣城郡,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宣城)。
隸屬沿革 今日宣城 郡國制 -
九街十八巷[安徽宣城九街十八巷]
宣城古城歷史悠久,街巷極多。 據清嘉慶《寧國府志》記載,宣城城內外計有街巷九十一條,這些街巷的名稱,大多是約定俗成,有的以歷史上府衙門所在地而得名,有的...
宣城簡介 歷史沿革 九街 十八巷 -
次韻侯宣城題疊嶂樓
《次韻侯宣城題疊嶂樓》是蘇轍的文學作品,該作品創作於宋朝。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
次韻候宣城題疊嶂樓
,稱“元和體”。 頸聯“登覽春深日,凝思病後身”,是寫自已登上謝朓樓的感懷。 “洗埃”,又叫撣塵。
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賞析 -
南陵[安徽省蕪湖市轄縣]
南陵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是蕪湖市管轄縣之一,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是通往“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的重要門戶。 先後獲得國家級現代農...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 自然資源 人口 -
當塗[安徽省馬鞍山市轄縣]
當塗縣,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至德縣
至德縣是安徽省已撤銷的一個縣,地處安徽南部,長江南岸,與其北側的東流相鄰,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日照充分,雨量充沛。至德是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的興盛之地,是...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交通 -
繁昌[安徽省蕪湖市轄縣]
繁昌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位於蕪湖市西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皖南丘陵地帶,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介於北緯30度37分至31度17分,東經117...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烏江縣
西晉太康六年(285年)在秦東城縣的烏江亭地置烏江縣(治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屬揚州淮南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城關鎮)。永興元年(304年),屬揚州歷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