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翌年平江南,置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市),設爰陵縣(治爰陵邑,今安徽宣州市區)後改名宛陵,屬之。
不久,分會稽郡西部置鄣郡(治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宛陵縣屬之。
漢王元年(前206年)四月,宛陵縣(仍治今市區)所在鄣郡(仍治故鄣)屬項羽的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宛陵屬之。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滅項羽;二月,建漢朝,鄣郡改屬韓信楚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宛陵屬之。
六年春正月,廢楚王韓信,鄣郡改屬劉賈荊國(都吳,今蘇州市)。宛陵屬之。
十二年(前195年)十月,鄣郡改屬劉濞吳國(改都廣陵,今揚州市)。宛陵屬之。
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反。六月,平吳楚七國之亂,鄣郡改屬劉非江都國(治廣陵)。宛陵屬之。
元朔元年(前128年),宛陵等縣改屬丹陽侯國。
元狩元年(前122年),江都國除,鄣郡歸漢。二年七月壬子,改鄣郡為丹陽郡,改治宛陵。
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丹陽郡改屬揚州刺史部。宛陵屬之。
居攝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篡漢,大改地名,天鳳年間(14年後),改宛陵縣為無宛縣。
劉玄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劉秀建立東漢,復無宛縣為宛陵縣(仍治今宣州市區),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繼治壽春,今壽縣城關鎮)丹陽郡(治宛陵)。
永和四年(139年),分丹陽郡南部地區設宣城郡,宛陵為郡治,屬揚州。
建和元年(147年),撤宣城郡,併入丹陽郡(仍治宛陵),屬揚州。宛陵屬之。
建安五年(200年),揚州移治合肥(今為市),宛陵縣屬揚州丹陽郡,但為孫吳控制區。
漢末,孫權封呂范為宛陵侯,為侯國(都今宣州市區)。
魏黃初三年(222年)十月,吳王孫權建元黃武,宛陵改封為諸葛瑾的侯國(仍都今宣州市區),屬吳國揚州丹陽郡(均治建業,今南京市)。
嘉禾初(約232年),丹陽郡改治宛陵侯國。
建興元年(252年),宛陵侯國除為宛陵縣。
五鳳中(約255年),封孫霸子孫壹為宛陵侯(仍都宛陵)。
永興元年(264年),宛陵侯國除為縣。
鹹寧六年(280年)分丹陽郡南部地區置宣城郡,宛陵(今宣州市區)為郡治。
東晉鹹和四年(329年),宛陵縣隨宣城郡改屬僑置豫州。
興寧初(約363年),宣城郡改治蕪湖(今蕪湖市),不久,還宛陵。
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正月庚午,宣城郡改為宣城郡王蕭大器封國(都宛陵),後復為郡。宛陵屬之並為國都。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宣城、淮南郡,廢逡遒、宣城、當塗、寧國、懷安縣,併入宛陵縣,改宛陵縣為宣城縣(仍治今安徽宣州市區)。
相關詞條
-
宛陵
宛陵乃宣城,古名也,在三國時也叫丹陽,宛陵,東臨蘇浙,地近滬杭,為安徽之東南門戶。風景宜人、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蘊。宛陵歷史上戰事較少,就是在...
宛陵史志 宛陵交通 宛陵文韻 宛陵名人錄 宛陵雜陳 -
宛陵侯國
魏黃初三年(222年)十月,吳王孫權建元黃武,封功臣諸葛瑾的宛陵侯國(仍都今宣州市區),屬吳國揚州丹陽郡(均治建業,今南京市)。國都宛陵在今天安徽宣州市區。
-
無宛縣
"西漢居攝三年(公元8年)十二月
-
爰陵縣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
-
丹陽郡
),此謂“漢郡”。領宛陵縣(今安徽宣城)、秣陵縣(今江蘇南京)、丹陽縣(今...,據考證,(1)宛陵縣:縣以古邑爰陵,後易名宛陵,以境內宛溪、陵陽山各取...今安徽當塗丹陽鎮)而名。漢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西晉太康二年...
簡介 詩詞中的丹陽 -
西漢行政區劃
簡介西漢行政區劃,由於社會文化和民俗等背景和政治形勢;不同於秦帝國的郡縣二級的建制。而且漢武帝劉徹首創的以州刺史部為監察區的做法...
簡介 沿革 疆域 官制 史料所載 -
苑陵故城
七年 (前230),秦滅韓,二十六年(前221),置苑陵縣,屬潁川郡。漢承秦制,苑陵縣屬司隸部河南郡。新朝王莽改苑陵縣為左亭縣,治所苑陵。東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復改左亭縣為苑陵縣,屬司隸校尉部河南尹。三國...
概述 苑陵故城與制城 苑陵縣 鄶國 “苑陵”考源 -
宣城舊縣
,撤銷宣城縣併入宛陵縣。漢靈帝劉宏中平(公元185-189年)年間,為了鎮壓...,本著“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大幅度地裁減郡縣,撤銷宣城縣併入宛陵縣,改宛陵縣為宣城縣,改宣城舊縣為青弋江(鎮),以水為名,宣城舊縣存續...
-
如皋市
。”漢武帝元狩六年,正式設定臨淮郡海陵縣。東漢、三國(時海陵縣曾幾經興廢...地域。明太祖洪武元年,省海陵縣入州,領如皋一縣。 此外,如皋歷史上尚有“嵋...、東陽郡,漢稱海陵縣。[2] 東晉時期,屬廣陵郡海陽縣。義熙七年(411年...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