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宜興手工紫砂陶技藝是指分布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的一種傳統制陶技藝。該工藝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代,迄今已有 600 年以上的歷史。宜興陶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宜興陶瓷的特點是在歷史上多少年來一直沒有中斷過,五千多年來,不管什麼朝代,宜興陶瓷一直有。在宜興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說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滅亡了吳國之後,就棄官隱退,帶著美女西施乘一葉輕舟來到太湖之濱的宜興定居,並以制陶為業。後來當地人尊奉他為陶業祖師,稱他為"陶朱公"。千百年過去了,作為陶都的宜興,最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可以說宜興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發展歷程
宜興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藝和器皿造型、雕塑、繪畫、書法、文學、金石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初創期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約十世紀至十六世紀),為紫砂陶初創時期
1976年,宜興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殘器。經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鑑定,這座紫砂古窯址的年代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吳經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壺一件,其紫砂造型,製作技法與羊角山宋窯殘器的拼復件對比,完全一脈相承。宋代詩人歐陽修、梅堯臣等的詩作中,也都有關於紫砂茶具的詩句,明正德年間,見諸文獻的記載的傑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成熟期
明嘉靖至萬曆年間,是宜興紫砂的成熟時期
先有董翰,趙梁,元暢,時鵬"四大家",繼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時大彬最負盛名。其制壺技法一改早期的製法,完全改用槌片、圍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藝上的一個飛躍。
繁榮期
明末至清代,為紫砂工藝的繁榮時期
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期),紫砂工藝向裝飾紋樣,花樣圖案造型發展。明末項聖思所作"桃杯"(現存南京博物院),製作技巧精細,形象完善,結構纖密,可謂砂器瑰寶。這一階段最突出的代表為康熙晚期的陳鳴遠,作品以技巧和創意見稱。十九世紀早期紫砂風格有很大轉變,關鍵人物是仕子學者陳鴻壽(號曼生),他對紫砂陶藝的貢獻,是第一次把篆刻作為一種裝飾手段施於壺上。清道光,鹹豐年間,傑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選泥精練,造型深邃,技藝高超,開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贏得盛譽。
鼎盛期
近代和現代,宜興紫砂到達鼎盛時期
從泥料質地到工藝流程,從紫砂科研到流派創新都有新的發展,名手有黃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顧景舟、蔣蓉、汪寅仙等。其中顧景舟的作品線條流暢溫順,氣勢渾厚磅礴,勘稱"壺藝泰斗"。歷代紫砂名人,利用宜興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明才智,賦之予藝術和靈感,創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藝術生命的紫砂陶藝珍品。著名書畫藝術家劉海粟、李可染、唐雲、程十髮、韓美林等也都為紫砂作品自撰銘文,題詩作畫,並自創新款,使紫砂的藝術境界和文化層次有了新的升華。
製作過程
一:預備 (包括預備工具、泥料、造型預備)
1:紫砂壺泥料預備,首先是從礦中挖泥,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岩石;生泥出來後需天然分化,然後破碎、碾細,並用60目篩子篩選;再手工或機械練泥。手工練泥很辛勞,後來改用雷蒙機,但用機器輕易損傷泥料。
2:工具預備,工具本身也在不斷地創造,以下所列的只是長期發展下來大家都用的工具中的一部門。善用工具是做好茶壺的一個先決前提。要包括泥凳(工作檯),搭子(打泥條等),拍子(打身筒等)、尖刀、矩車(做圓形泥片)、線梗(光滑各種裝飾線條的工具)、明針(即牛角片,光滑表面)等。
3:造型預備,做茶壺前一定要想好要做的茶壺是什麼樣的,就象畫一幅畫,一定要先想好,可以畫一些草圖、作一些計算。另一種成型的方法是用印模,假如採用這種方法,需要在設計後做出模具,用印模的方法是可以大量出產統一個設計。
二:製作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印模。兩者都是先做好各個部件,再把各個部件粘在一起,再進行表面精加工,特別是接口部門的加工。就手工捏作,對圓形的茶壺其壺身用“拍身筒”的方法,對方形(包括四方、六方等)的茶壺其壺身用“鑲身筒”的方法。基本過程包括:1.把泥塊打成厚薄平均的泥片,俗稱打泥條、打泥片等2.做壺身,此處就分為“拍身筒”和“鑲身筒”兩法,還有模型法等3.做壺手把、壺嘴、壺蓋等4.精加工5.有些還要加一些裝飾,如貼花、繪畫、刻字等
三:燒制
做好的茶壺首先要陰乾,去除掉壺胚內的水分,否則燒制時候容易燒炸裂,陰乾大概要兩三天左右。器坯陰 乾後裝匣缽進窯燒制。用地道窯進行燒制,古代一直用龍窯燒制,解放後開始用倒焰窯。
四:後續工序
紫砂器燒成後還需整口,有的還要拋光包銅、金銀絲鑲嵌等工序。
藝術特色
種類特點
紫砂陶製作技藝舉世無雙,它以特產於宜興的一種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具體有紫泥、朱泥、本山綠泥等多種)為原料,採用百種以上的自製工具,經過打泥片、拍打身筒(圓器)、鑲接身筒(方器)或鑲接與雕塑結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裝飾等步驟最終完成陶製品。
宜興紫砂陶品類眾多,有壺、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其中的茶具為代表之作。宜興紫砂壺,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有無可比擬的獨特優點: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雋永,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越宿不易餿;泡茶沏以開水時,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賞用日久,越安放細潤,光潔古雅,有"世間茶具稱為首"的讚譽。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兼具,文化內涵與藝術表達形式的提高,使宜興紫砂越出國境,飲譽世界。早在1962和1930年宜興紫砂就分別在美國費城和比利時世界博覽會獲得金、銀質獎,而今,宜興紫砂世界更是人才濟濟,名家迭出,成績卓著。
紫砂茶具以紫砂茶壺最為著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紫砂壺泡茶,不失茶的原味。因為紫砂陶壺氣孔較大,吸水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從而推遲茶葉變質發餿的時間。
宜興紫砂陶土的品種繁多,因此我們所見的紫砂茶具的顏色也五彩繽紛。天然紫砂泥質有紅泥,或稱硃砂泥、紫泥、本山綠泥(呈米黃色)、天青泥(堪稱泥中黃金,出礦時呈綠顏色,十分難得)和調砂泥。紫砂泥的材質特點,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可塑性好;乾燥收縮率小;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紫砂泥土成型後不需要施釉。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成品以茗壺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圓器和方器)、筋紋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內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為美。紫砂茗壺的造型千姿百態,有樸實的實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異造型,但總括起來分為以下幾類:幾何型、自然型(花素器)、筋紋器及水平壺和茶器等,在紫砂茗壺的發展不同歷史時期中,幾類造型的壺都有製造,但每個時期的主流卻有所偏重不同的造型,藝術風尚及發展趨勢。
燒制特點
宜興紫砂陶的燒制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燒制紫砂陶器的窯爐在早期大多是龍窯。因為它的形狀像一條龍臥在山坡上。在龍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開一個能往裡放燃料的小洞,燒窯用的燃料都是松柴。
普遍採用的是倒焰窯和隧道窯。以煤柴油、汽油和液化氣為燃料。燒制紫砂陶器所需要的溫度在攝氏一千度以上,就是所謂"千度成陶",溫度高一點,燒出的陶器顏色就深一點,溫度低一點,陶器的顏色就淺一點。只有靠較好的技術才能燒制出上等的紫砂陶器來。以前的龍窯是憑經驗看。它的成品率低。科學發展了,用電爐,用煤氣,它有控溫的設備,它的溫度掌握相差四五度吧。除了泥巴的問題之外,還有你做的之外,燒沒問題。所以現代科學對燒的茶壺相對來說,比以前要好,溫度掌握得均勻。你要什麼溫度,就有什麼溫度。
裝飾特點
宜興紫砂陶的藝術價值除了自身的色彩之外,還在於它的裝飾藝術。宜興紫砂始於北宋,盛於明清。明清時候文人畫的興起以後,帶動了中國紫砂的文化內涵。那個時候任伯年,吳昌碩,還有陳曼生,大家都知道的曼生壺。民間有這么一個說法,"壺在字貴,字以壺傳"意思就是說一把好的壺,通過雕刻裝飾以後,身價百倍。
紫砂陶的裝飾方法多種多樣。除了最常使用的陶刻之外,還有 捏塑、彩繪、鑲嵌、貼花、調砂、泥繪、印板等等。比如鑲嵌就有 色泥鑲嵌、瓷珠、釉珠鑲嵌、螺鈿、玉石鑲嵌、金銀絲鑲嵌等等。泥繪是用紫砂泥漿堆繪於壺坯上,有仙鶴、魚以及人物等多種形狀。印板是把所需要的裝飾圖案刻在以木、石、陶等為材質的一塊平板上,把泥片放在上面拍打,這樣所需要的裝飾圖案的就印在泥片上,然後再用泥片製作壺坯。在紫砂陶的裝飾上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裝飾就是為了使我們的原來的造型,原來的器皿更美觀,所以說這個裝飾就要在美術上,藝術上要下一點工夫,你搞得不好的話,就不是美化而是醜化。有水平的人畫龍點睛,一點哪,這個味道就出來了。像這一把壺,你就把竹葉搞得好多。就感覺亂了。三言兩筆的看起來很精巧。
文獻記載
紫砂見重於明清兩代,可供參考的書目有:
1.《陽羨茗壺系》明,周伯高。
2.《陽羨茗壺圖譜》明,周嘉胄。
3.《陽羨名陶說》清,乾隆年間,張堂。
4.《陽羨名陶錄》清,吳槎客。
5.《壺史》清,嘉慶年間,朱石梅。
6.《陽羨砂壺考》民國二十三年,張虹等人合編。
紫砂的記載自明代以來,多半未深入探討,只以記錄為主,對紫砂之特性,很少有詳細的解說
,對於紫砂藝術的著述,更是乏善可陳。基於保護國粹的愚心,只求中國之一寶,能在中國人手裡發揚光大,而不是等外國人,善知中國之寶,趁我們自己無知未醒之際搜括空了,再回頭向我們炫耀。所以將從古至今紫砂器,整理研究後匯集成書,以供大家參考。中國人的珍寶,必須要中國人自己懂得愛惜才行。
傳承意義
作為上品茶具,紫砂陶以其良好的透氣性能使人盡享茶之色香味,由是紫砂器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相契合,成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文化
明代晚期以後,紫砂陶製作藝人經過長期探索,創造了陶刻、鑲嵌(鑲嵌金、銀、玉石、色泥、螺鈿、紅木、瓷花等)、包錫、包漆、泥繪、粉彩、彩釉、琺瑯彩、描余、浮雕、鏤雕、絞泥、模印、貼飾等一系列裝飾技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它是詩文、金石、書畫、篆刻藝術與紫砂製作技藝的完美結合,深符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標準,尤與文人階層的審美情趣相吻合。因此,紫砂技藝一直富有實用和藝術鑑賞的雙重特色。
傳承
紫砂陶器的生存空間、技藝特徵、衍生譜系、傳統文化內涵等方面,迄今仍呈現良好的狀態。但是,由於紫砂制陶的原料是一種稀缺礦產資源,已被過度開發和濫用。再加上產業化的影響,紫砂制陶精品越來越少,傑出的紫砂陶製作技藝受到了嚴重衝擊,如何傳承這一優秀的民間手工技藝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宜興市的汪寅仙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紫砂陶泥料
泥料概說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用紫砂泥、紅泥或綠泥等製成的質地較堅硬的陶製品。紫砂是中國宜興特產的陶土。全世界皆有產陶土的地方,但是沒有紫砂,因為此陶非彼陶。可以說紫砂是陶土的一個種類,只有在宜興才有的。為什麼稱這裡的陶土為「紫砂」呢?那是因為紫砂陶土製成的紫砂器,無論是黃、紅、棕、黑、綠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隱含著若有似無的紫光,使其具有質樸高雅的質感,故稱為「紫砂」。
紫砂之所以稱為「砂」,是因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質練得很細,在細膩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見漂亮立體的粒子感。紫砂質地堅細、色澤沉靜、製作精美。根據調配方法及燒成溫度氣氛的變化,製品分別呈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黃、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等色。
紫砂的特色清明古雅,製品外部不施釉,經1100~1180℃氧化氣氛燒成,燒煉出自然平和的質感。繽紛的色彩可變化出幾十種的顏色,大致可分成紫、褐、紅、黑、黃、綠的基本色系。它的顏色燒成之後,不會褪色。經過泡茶滋養後可呈現溫潤光和不炫的質感,與其它陶土混濁不清的色澤有很大的分野。
紫砂的原料經過科學的分析,其中含有氧化鐵、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鉛、氧化錳等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的胎土屬於高嶺、石英、雲母類型,適當的礦物、化學組合、顆粒配合,使得紫砂的成品吸水率小於百分之二,氣孔率介於一般的陶器瓷器之間。紫砂的氣孔分成閉口氣孔和開口氣孔兩種,由於這種特殊的結構,使它有良好的透氣性,茶水放在紫砂壺內,可幾日而不餿。紫砂成品還有吐納的特性,置久不用也會吸收空氣中的塵埃,若拿來裝油,則油味便積貯在胎土內,很難清除;泡茶則將茶味貯留下來。
紫砂壺的胎土遇熱時(如用沸水裡外淋過,胎土升溫時),則氣孔張開,將胎土內貯藏之物吐出來。貯存是茶,就會吐茶香;貯存是油,就會吐油;貯存的是塵垢,就會吐塵垢。通常這種替換作用是同時進行的。所以紫砂壺用來泡茶,泡茶的效果最好,也因為它的貯換功能,可使泡茶效果越來越好。
相關傳說
紫砂陶的泥料俗稱富貴土,貴比黃金。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家致富。”因此而得名。
材質特點
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
⒈ 可塑性好。以紫泥為例,它的液限為33.4%,塑限15.9%,指數為 17.5,屬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異的不同造型。製作時粘合力強,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單獨製成,再粘到壺體上後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藝;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再進行加工。這樣大的工藝容量,就為陶藝家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施展工藝技巧,提供了物質保證。
⒉ 乾燥收縮率小。紫砂陶從泥坯成型到燒成收縮約8%左右,燒成溫度範圍較寬,變形率小,生坯強度大,因此茶壺的口蓋能做到嚴絲合縫,造型輪廓線條規矩嚴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壺的粗,不怕壺口面失圓,這樣與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與壺身同樣大的大口麵茶壺。
⒊ 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一為閉口氣孔,是團聚體內部的氣孔;一為開口氣孔,是包裹在團聚體周圍的氣孔群。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就比較欠缺。同時茶壺本身是精密合理的造型,壺口壺蓋配合嚴密,位移公差小於 0.5mm,減少了混有黃麴黴菌等黴菌的空氣流入壺內的渠道。因而,就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相對地推遲了茶葉變質發餿的時間。其冷熱急變性能也好,即便開水沖泡後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
⒋ 紫砂泥土成型後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的外形,用的時間越久,把摩的時間越長,他就會發黯然之光。這也是其他質地的陶土無法比擬的。
正因為紫砂陶有如此優良的性能,加上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符合科學的生產技藝,多彩多姿的器物造型,以及它的實用功能,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名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