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作過程
“太太團”的整個運作過程,大體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官太太們有出國需求
有時一些官員希望在出國考察時帶上太太,有時則是太太們主動提出出國散心,繼而由她們的老公向其權力轄區的企業“打招呼”。這些企業心領神會,馬上就找到頂著國際交流公司的名頭,專營公務出國考察業務的旅行社,辦各方面的手續。”
第二,“國際交流公司”接手
由於企業和政府部門均無法用旅行社發票走賬,所以承辦公費旅遊項目的旅行社就需要“披一張國際交流公司的外皮”,以開具能夠報銷的發票。這些公司的經營者,大多曾在旅行社內任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人脈後選擇單幹,或找一個政府官員的家屬(或親戚)成為公司合伙人。
第三,為官太太“製作身份”
為了掩人耳目,國際交流公司接到生意後通常會著手給太太們“製作新身份”。他們會聯繫各種民間協會,為其申請理事或者研究員的頭銜,因為“製作這樣的身份更簡易,也更隱蔽”。
第四,與境外同行取得聯繫
國內一切準備就緒後,國際交流公司便開始與境外同行聯繫。這些境外同行通常也會頂著一個語焉不詳的公司或集團名號,並自稱是“集商務考察、商務旅行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機構,具備完善的運作體系和服務網路”。而事實上,在國外註冊成立這樣一個“集團”僅需三五個人,其中還包括一個常駐國內,負責聯繫業務的“總代表”。
第五,購買邀請函
接到業務後,“集團”會向境外各種民間協會購買邀請函,為太太們的公費出行尋求“正當理由”。這些民間協會基本由華人一手操持,每年都會有一定的邀請名額,彼此還可互相挪借救急。即便所有協會的邀請名額都沒了,“集團”也能通過一些監管疏鬆或偏遠的政府機構購買。“集團”會因人而異,估摸著買方可以接受,就漫天要價,這些邀請函也因此被賣到200到數千美元不等。為應付國內因公出境考察管理規定,業內還專門發明了一套術語,將真的邀請函稱為簽證函,假的則稱作報批函。
手續齊備後,就可出發了。這些團的規模從七八人到十幾人不等,除了太太們,通常還有負責買單的企業人員和國際交流公司的導遊全程陪同。
目的
除遊山玩水、奢華購物外,替子女出國留學“踩點”也成為一些太太們出國考察的“正事”。相比起美國嚴格的簽證和入學制度,“花錢就能上,學位也較容易拿到”的澳洲、歐洲大學,成了送孩子鍍金的首選。這些地方的大學城,也隨之成為一些太太們“出國考察”的熱門線路。為了不過分招搖,她們通常“不會專門組團為孩子考察學校,而是隨便選個團搭順風車”。
大多數情況下,在這些太太們到達子女(即將)就讀的城市後,會有專人陪同她們去考察學校、生活區以及房產等,只看她們滿意與否。可以說,這不僅是為孩子將來的讀書、生活做準備,也是在為他們夫妻日後“老有所居”打前站。
特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經手的出國考察團里,相當一部分打著民間協會旗號出國的都是變相旅遊,而那些所謂的‘太太團’,就純粹是‘奢華消費燒錢團’了。”這些太太們愛去賭場和色情表演場所。“在賭場,一夜扔出去一二十萬再平常不過,而在奢華娛樂場選擇頂級服務,僅起步消費就在四五萬元人民幣,這是最能滿足她們所謂感覺的地方。”由於太太們通常不希望由熟人陪同,所以每次都將她們交給當地華人導遊。
歐洲游一直是太太們最鍾愛的旅遊線路。早期,旅行社為太太們安排的是5國8天游,幾年下來,她們將大部分歐洲國家走了個遍,過了“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景點拍照”的階段,旅行社也將路線調整為10天1國的“深度游”。有的官太太甚至專挑普通人沒法去的國家,以增加回國後炫耀的資本。
專家解讀
“公費出國考察”成了眾所周知的秘密,並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教授表示:“官太太公費出國考察分明是其腐敗、奢侈生活最生動的寫照。”
毛壽龍教授說,近些年,中國存在著“公費出國游蔓延擴散的權力消費亂象”。有數據顯示,從1978至2003年間,中國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增長了約28倍,而同期的行政管理費則從50億元飆升至7000億元,其中職務消費竟增長140倍多。原因就是一部分官員認為,憑藉自己的級別,就應當享受該級別應有的“職務消費”;而一些夫人,則樂於趁著丈夫官運亨通時大肆“揩油”。“然而,出國考察不是官員的特權和福利,更不是可以蔭及官員妻兒老小的超級待遇!”
“揩公家之油”已經成為中國職務腐敗的代名詞,這也恰好是中國目前官員整治過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要想使其得到根治,就必須超越具體的案例,從制度層面著手。毛壽龍教授認為公共財政的透明性、公正性,以及官員財產和收入的陽光化,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