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宗谷海峽](/img/5/c52/nBnauM3X4EjNygTN2YDN4MTM0MTM0gjNyMDNwADMwAzMxAzL2Q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海峽長101千米,南北最窄處(薩哈林島南端克里利昂角到北海道最北端宗谷岬)寬約43千米,水深50~118米。公海部分只有6千米左右。
海峽北岸地勢陡峻,南岸地勢低平,岸線平直。
命名
日本稱該海峽為“宗谷海峽”,“宗谷”系日本阿伊努語,意為有岩石的鎮。
歐洲則稱該海峽為“拉彼魯茲海峽”,因1787年發現該海峽的法國航海家拉彼魯茲(法語:Jean-FrançoisdeGalaup,comtedeLaPérouse)而得名。
形成
宗谷海峽是在第四紀初由島架沉降而成。
氣候特徵
![宗谷海峽](/img/5/64e/nBnauM3X3QTOyADO1kTO1IDNyMTM5kDOyUDOwADMwAzMwIzL5k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宗谷海峽中的寒、暖流使海峽中北部海水的溫度和鹽度低於南部。
6月份北部水溫為5.5℃,鹽度為32.5;南部水溫為10~11℃,鹽度為34.1。
8月份北部水溫為5~8℃,南部為15~20℃。
最冷月平均水溫北部克里利昂角為-1.7℃,南側宗谷岬為2.1℃。
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
宗谷海峽冬季多流冰,冬春多大風,夏季有濃霧,航行條件較差。
水產資源
宗谷海峽附近主要水產資源有鯡魚、海帶等。
交通要道
宗谷海峽是日俄兩國交通運輸的最短航道,是日本通向太平洋的北方出口,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北出鄂霍次克海、進入白令海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主要港口
海峽西宗谷灣內的稚內為不凍良港,可停泊巨型輪船和艦艇。
北部的科爾薩科夫是俄羅斯遠東良港之一,也是俄羅斯極為重要的海空軍基地
軍艦通過記錄
俄羅斯軍艦通過
2012年7月1日上午5時至17時,經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第2航空群所屬一架P-3C反潛巡邏機及第14護衛隊峰雪號護衛艦確認,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總計26艘軍艦)在宗谷海峽以西約160公里處海域向東行駛,隨後通過了宗谷海峽繼續向東行駛。
2012年7月3日,俄羅斯軍方宣布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穿越宗谷海峽在俄薩哈林州南部阿尼瓦灣附近舉行了軍事演習。
2012年10月16日訊息,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稱,經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第2航空群所屬P3C反潛巡邏機確認,台北時間14日下午2點左右,俄羅斯海軍“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在北海道宗谷海峽偏西160公里處海域向東行駛,並通過宗谷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P3C巡邏機,對俄海軍“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監視。
中俄軍艦通過
2013年7月14日,據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防衛省稱5艘中國海軍艦艇和16艘俄羅斯海軍艦艇14日通過宗谷海峽,從日本海駛向太平洋。中俄艦艇沒有進入日本領海,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通過這一海峽。日本防衛省稱中國艦艇通過宗谷海峽應該是結束演習返航。
圖說世界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