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祖薄片

宗祖薄片

宗祖薄片又名張良薄片、渠江薄片,相傳為家啟蒙者西漢名臣張良所造,其產地為湖南省安化縣渠江鎮一帶,傳承至今已有2300多年,是安化黑茶之祖。

基本信息

歷史

起源

宗祖薄片宗祖薄片
相傳漢代名臣張良好茶,謝官後,先雲遊天下,後帶領眾徒弟在位於雪峰山余脈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張家沖隱居修道,因留戀這裡的奇山異水,便定居於神仙屋場。其時,張良看到山下各處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葉提煉成多種形狀的茶片——後稱薄片救治鄉民。從此渠江茶名聲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攜帶和長時間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飲終生無疾。黑茶薄片由此被稱為“宗祖薄片”俗稱“張良薄片”。

唐代時,地方官員把渠江宗祖薄片獻上朝庭,皇上飲後龍顏大悅,遂賜“渠江薄片”之名。群臣飲之,如飲甘露,無不稱嘆,千年渠江茶由此被皇上欽定為貢品。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及文人墨客無不以飲“千年渠江--宗祖薄片”為榮,皇家薄片由此而得名。

興盛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成帝,將渠江薄片茶列為皇宮貢茶,自明朝洪武年間到清代道光年間,渠江薄片的貢茶歷史長達近500年之久,成為當世現存的貢茶歷史最悠久的茗品。明末哲學家方以智所著《通雅》中有載:“渠江之薄片……此唐宋時產茶地及名也。”說明唐、宋、明乃至清朝時期,渠江薄片一直是社會公認的茶之名品。

發揚

渠江薄片,至明朝洪武年間,因皇室改為芽茶上貢,而停止生產,由此渠江薄片的傳統工藝幾乎消失殆盡。經過重新發掘和培育,查典籍、翻家譜、訪黑茶民間藝人,最終梳理出渠江薄片的製作工藝脈絡,讓這一瀕臨消失的古老工藝得以傳承。

2007年,渠江薄片茶被評為湖南名茶;2008年3月,全國供銷系統名茶評比會上,渠江薄片被列為湖南省四大名茶之首。2008年7月,渠江薄片,申報為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10月,“渠江薄片”被評為中國茶葉博覽會金獎。

產地

安化縣渠江一帶 ,渠江系資江一級支流,發源於雪峰山余脈,在安化縣渠江村注入資江,全長約230公里。流域人口約50萬,灌溉水田面積20萬畝。因長期交通閉塞,茶葉、林業、藥材、水果等是當地主要產業。

渠江鎮是一塊未開發的旅遊勝地,這裡風光旖旎,水流甘甜清洌,咕咚之聲清雅悅耳,森林覆蓋率達80%;山系縱橫交錯,迂迴曲折。時而急流穿澗,懸瀑奔濺,含珠吐玉,轟隆叮咚之聲及於遐邇;時而平水繞林,碧波蕩漾,鱗光閃閃,霞霧生煙之狀悠然可見。經常出現高空陽光燦爛,雲霧翻騰,低空細雨濛濛的特殊景象;山高、林茂、雲多、霧重、雨密、泉清,構成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土壤肥沃,植被豐富,是茶樹生長的風水寶地。

文化

宗祖薄片宗祖薄片
渠江十餘處與黑茶起源——宗祖薄片有關的名勝古蹟:

1、桃坪村神吉黑茶宗祖古廟——渠江黑茶薄片宗祖廟

2、桃坪神吉茶馬古廊

3、桃坪神吉古茶園

4、大倉村古杉茶馬亭

5、王爺界王爺廟

6、連里茶馬古亭

7、連里村古楓廟

8、連塘茶馬古亭

9、大安茶祖牌坊

10、茶祖文化文昌塔等,是茶葉愛好者生態旅遊的首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