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開宗明義,指出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起諸概念,所闡釋義理無有不同,實則一義。然後從緣起開始,由性空、法性向實相、本無逆向解釋:一切諸法,因緣所生,緣起而有,緣散則滅,因而相有而性空,這一空性即為法性,如此法性,也稱實相,實相本質歸無,故名本無。
相有性空,是諸法實相,而非真有真無。若強調有,則落常見;若認為無,即墮斷見。不存有無之概念而觀法,才可以不著四相。應該“觀有而無所取相”,要明白“法相為無相之相”,所謂得道,該是懂得這層道理。悟到空性,可謂見道。
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人見道無別,但其初始發心、遠大理想則有差別。開悟見性,繼而滅掉貪嗔痴三毒,則可永滅生死,進入涅盤。而菩薩行者可入涅盤而不入,實為幫助未悟眾生離苦得樂;身在紅塵而一塵不染,則是善巧(漚和)智慧(般若)的具體體現。
《宗本義》原文
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
何則?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
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
以性空故,故曰法性。
法性如是,故曰實相。
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
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
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
夫不存有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
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
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
見法實相,故云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
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
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
善巧般若者,大慧之稱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取證,善巧功也。
適化眾生,謂之方便。不染塵累,般若力也。
然則般若之門觀空,善巧之門涉有。
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
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權慧具矣。
好思歷然可解,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滅,故謂盡耳,無復別有一盡處耳。
相關詞條
-
毛詩本義
歐陽修認為,毛傳、鄭箋在詩義的解說方面有穿鑿附會之病,亦往往錯出其中;先儒於經不能無失,故為論正,是作此書。 《說》中一百一十四篇,皆取毛傳、鄭箋中不合...
-
本義法師
本義法師,字又玄,出生於浙江紹興 。是一名僧人,現常住龍莊講寺。
-
易經本義翼
其書《圖說》分六編。 其解釋《經》文共十二卷,亦分為八編。 《說卦》、《序卦》、《雜卦》三傳分三卷,共為一編。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 -
禮經本義
著有《禮傳本義》《通禮》。 如《冠禮》文白屨願以魁□之,鄭玄《注》:魁,蜃蛤,□注也。 然杜撰無稽之說,也間有存。
-
宗
“宗”字從宀從示,“宀”是屋宇之形,“示”則表示祭祀之事。因此,“宗”的本義是指供奉祖先、舉行祭祀活動的祠堂、宗廟,引申為指祖宗、宗主、宗族,...
解釋 -
宗[漢字]
“宗”字,從宀從示,“宀”是屋宇之形,“示”則表示祭祀之事。因此,“宗”的本義是指供奉祖先、舉行祭祀活動的祠堂、宗廟,引申為指祖宗、宗主、宗族。
釋義 詞語 方言集匯 -
易本義附錄纂疏
是編以朱熹《本義》為宗,取文集語錄中凡有關於《易》者附之,是為附錄。 取諸儒《易》說合於《本義》者纂之。 均以《四庫全書》本傳世。
-
易本義附錄纂疏十五卷
《易本義附錄纂疏十五卷》。 元代胡-桂(1247-?)撰一桂字庭芳,號雙湖,時稱雙湖先生,安徽婺源人,南宋景定領鄉薦,試禮部不第,退而教授鄉里,遠近歸之...
-
郭宗磐
宗磐堅持原則,拒不改判,得到明神宗的支持。 宗磐升處州(今屬浙江省)知府,精明嚴肅,以身作則,屬下不敢請託徇私。 宗磐為正統儒家,不喜浮屠,不效世俗修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