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中國文字有正、草、隸、篆、行五種。每種字型中,又根據各種風格,以書家的姓氏來命名,像楷書中有歐(歐詢)體、嚴(真卿)體、柳(公權)體等等。真是體中有體,令人目不暇接。
有一種字型,卻不是創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來命名,這就是宋體字。宋體字的創始人是秦檜。秦檜博學多才,在書法上很有造詣。他綜合前人之長,自成一家,創立了一種用於印刷的字型。按一般的習慣,應該叫秦體字才對。可是由於他人品太差,在抗金鬥爭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父子,成為千古罪人,所以人們痛恨他,雖然套用他創立的字型,可是卻把字型命名為宋體。
發展
宋體是起源於宋代雕版印刷時通行的一種印刷字型。宋代“興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景象。印刷出版業在宋代進入黃金時代,雕版印刷興旺,刻書中心發展較快,並發明活字印刷術。
宋體字成熟於明,所以在東鄰日本稱之為“明朝體”。元、明時期大量翻刻宋本。
宋代刻版印書通行的結構方正勻稱的印刷字型,後世稱“宋體字”。元代一度盛行圓潤的趙松雪體,也稱“元體”。明末,又從宋體演變為橫細直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字,因便於雕刻,閱讀醒目,成為16世紀以來漢字的主要印刷體,仍稱“宋體”,俗稱“老宋字”。
宋體字一直流傳千百年,現在(21世紀)仍然在使用,沒有太多的改變,是印刷行業套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字型。宋體字在現代印刷中主要用於書刊或報紙的正文部分。在會場布置、櫥窗陳列等實際套用中,有直接以“老宋字”書寫的,也有據“宋體”印刷特徵加以變化,書寫成多種宋體美術字的。
特徵
宋體字在筆畫上,仍然保持了中國書法的本質特徵。在與唐楷顏體比較時,可以看得更清楚,如點、捺、撇及轉折處的頓挫處理,就是對書法運筆進行了高度的藝術化概括。
當代版本學家對於宋體字下的定義是:“橫平豎直,橫細豎粗,起落筆有稜有角,字形方正,筆畫硬挺。”起落筆的稜角,應是宋體字的最大的特徵,它是雕版刻工們在長期的刻寫過程中對唐楷的筆畫進行歸納化處理,形成的特有的裝飾化特徵,是刻刀留下的韻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質特點,卻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
這種刀刻的痕跡在傳統印刷的過程中,因為印墨和中國紙張的特徵,再加上壓力,使得最後印製的的成員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宋體字的稜角又稍稍圓潤渾厚起來,十分耐看,這無意之中,把楷書的書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體字的典型特徵。宋體字的秀氣,剛勁有力,變化得當,吸引了後人的喜愛。
雕刻
由於社會對書籍需求的增長,就要求刻工必須更快、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務。刻工摹寫楷書基礎上,充分利用刻刀的特點,對楷書進行改造加工,在用最少的刀功條件下,刻寫出楷書的待征,形成宋體字。
中國書法和雕版印刷的結合產生了宋體字。宋體字不但有中國書法的魅力,還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韻味。起落筆的稜角是宋體字的最大特徵,是雕版刻工刻刀留下的韻味,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質特徵,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
影響
在中國的有形文化中,千百年來一直仍然在使用卻沒有太多的改變的應首推宋體字了。宋體字的形態特徵和其精神特質也在無形之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中國人從小在一個個小方格、大方格本中練習寫字,老師要求要根據字型的筆畫順序把字端正、均勻居中的寫在方格內,不能偏格也不能逾越方格,要在這方格內經營筆畫的位置,相互謙讓,安排好每筆每畫,利用好每一小空間。
宋體字直接承傳了中國書法楷書的精神,不著痕跡地把中國書法楷書轉變成了印刷宋體字,並深深影響了人們的審美趣味。宋體字方正平穩,對稱均衡,起伏相讓的字型結構,端莊典雅,舒展大氣,利用得當,追求精緻的精神內涵,都無時無刻的在影響人們的行為。
宋體字的美學精神,無疑已深深地扎在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之中,並在其發展中,不斷的注入了宋、元、明、清的時代審美理想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內涵,成為中國文化的衣裳。
建議
1、明確宋體字不是美術字,這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才能把宋體字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2、應該把宋體字納入國家文化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去,以國家的行為去研究它。在此筆者建議成立“國家字型研究所”專門對此進行研究。例如在法國就有專門從事字型研究的機構——“法國國家字型研究室”。
3.給予宋體字明確的地位。如“國家字型研究所”推出的宋體字,可稱為“國宋”。可以以序號命名“國宋1號”、“國宋2號”,或以風格命名“國宋典雅”、“國宋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