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宋天貺殿碑碑立於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碑高350厘米、寬150厘米、厚42厘米。楊億撰文,尹熙古書並篆額。碑文行書32行,滿行81字,共2184字,字徑2.5厘米。額篆書“大宋天貺殿碑”2行6字,字徑15厘米。碑陰刻明天順五年“重修東嶽神廟碑記”,薜?撰文,陳銓行書,李?篆額,碑座為正稜台形,上寬158厘米、下寬168厘米,上厚63厘米、下厚88厘米,高43厘米。此碑立於岱廟天貺殿前西碑台上。原為東向立,1461年(明天順五年)改為西向立。
碑高350厘米、寬150厘米、厚42厘米。 碑文行書32行,滿行81字,共2184字,字徑2.5厘米。 額篆書“大宋天貺殿碑”2行6字,字徑15厘米。
宋天貺殿碑碑立於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碑高350厘米、寬150厘米、厚42厘米。楊億撰文,尹熙古書並篆額。碑文行書32行,滿行81字,共2184字,字徑2.5厘米。額篆書“大宋天貺殿碑”2行6字,字徑15厘米。碑陰刻明天順五年“重修東嶽神廟碑記”,薜?撰文,陳銓行書,李?篆額,碑座為正稜台形,上寬158厘米、下寬168厘米,上厚63厘米、下厚88厘米,高43厘米。此碑立於岱廟天貺殿前西碑台上。原為東向立,1461年(明天順五年)改為西向立。
天貺(kuang)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屬於山東岱廟的主體建築。“天貺”即天賜的意思。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宋...
歷史沿革 建築結構 文化景觀大宋封祀壇頌碑立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碑高4.5米,寬1.57米,厚0.8米。
概述 封祀壇《天妃靈應之記》碑,又稱《天妃之神靈應記》碑,俗稱“鄭和碑”。如今保存在福建長樂的“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是鄭和、王景弘等人於明宣德六年(143...
簡介 《天妃靈應之記》碑文 《天妃靈應之記》碑文今譯貺(kuang去聲)姓,較少見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市區,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員。其姓不過百人,據言均出一系,考據來自河南安陽市的貺祖述的父親輩(金字輩)。
姓氏淵源 遷徙分布 先代世系 家譜文獻 況氏人物乾元殿,是唐神都洛陽紫微宮正殿,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在隋朝乾陽殿的基礎上建造了座乾元殿。乾元殿東西面廣345尺,折合今尺為101.43米;其南北進...
歷史沿襲 乾元殿頌《景福殿賦》,曹魏時期何晏所寫的一篇賦文。據記載:魏明帝想要去東巡,害怕夏天天氣熱,於是在許昌建了一做宮殿,命名為“景福”。殿建成後,命人作賦記之,何平...
作品原文 原文注釋 作者簡介"在沂山東鎮廟碑林中
碑文宋徽宗崇寧元年間,蔡京拜相後,為打擊政敵,將司馬光以下共309人之所謂罪行刻碑為記,立於端禮門,稱為黨人碑。京劇《黨人碑》有生、末、淨、旦、醜等。
基本內容 簡介 元豐黨人碑 元祐黨人碑 分析:東嶽廟入宋後首次重修。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創建天貺殿。十月...。1953年,整修岱廟天貺殿、東御座等主要建築8處。1957年,翻修岱廟...東牆。1984年5月1日 泰山岱廟天貺殿東嶽大帝神像重塑完工,塑像高...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主要景點 文物保護 文物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