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旨碑

"在沂山東鎮廟碑林中

在沂山東鎮廟碑林中,存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大明詔旨》碑。此碑位於大殿古祭台東約四米御碑亭內,用料為石灰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其中碑首、碑身連為一體,與碑座榫鉚連線。整碑通高6.8米,寬2.2米,厚0.34米,其刻立規格等級之高,碑體體量之大,均為東鎮碑林三百六十碑碣之首。
朱元璋因何在東鎮沂山立下這樣一塊高大的碑石?這塊碑石記錄下了怎樣的一個文告?作為“詔旨”應該通行於天下,這份文告究竟對全國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大明詔旨》碑額題“大明詔旨”四字,篆書,字高30.5厘米,寬22厘米,陽刻。碑身正文為正楷大字,陰刻,碑文豎排19行,539字,每字高7.5厘米,寬6.2厘米。《大明詔旨》碑可以說是“詔定岳鎮海瀆神號”碑,宣揚的是朱元璋不同於前代統治者的祭神主張。
碑文記敘元朝末年天下大亂,作為一介平民的朱元璋,順應民意平定天下。他認為應當以“禮教”治理天下。查考諸祀典籍記載,“五嶽、五鎮、四海、四瀆”的封位賜爵祭祀開始於唐代,自此之後每個朝代對其崇名美號,有過之而無不及。朱元璋對此則有不同的認識。他認為“岳鎮海瀆”是高山廣水,“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對其祭祀應以山水本名稱其神。在祭祀中,除了高山廣水以外,還要對歷代的忠臣烈士、各府州縣的城隍廟神進行祭祀。此外,他著重提出了對孔老夫子的恭敬祭祀。同時也指出天下無功於生民的神祠一律不予祭祀。朱元璋這種不同於前人的祭神主張,意在推陳出新,超越前人。
對於“岳鎮海瀆”的祭祀可追溯至遠古先民的原始崇拜,是一個長期演變發展的過程。大體上經由圖騰崇拜———山形祭祀———山鎮祭祀———封禪行典———五嶽行典———岳鎮海瀆祭祀。岳鎮祭祀在國家祀典中最為重要。岳(鎮)成為皇(王)權和國家社稷的象徵。“五嶽”為“天”的代表,是仁德和尊嚴的象徵;“五鎮”是“地”的標誌,是國土和統治的化身。
周禮?職方氏》載九州之鎮山:東南曰揚州,其山鎮曰會稽;正南曰荊州,其山鎮曰衡山;河南曰豫州,其山鎮曰嵩山;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山;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泰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鎮曰華山;東北曰幽州,其山鎮曰醫巫閭;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恆山。”其中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衡山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所餘四州之鎮為會稽山、沂山、醫巫閭、霍山,是以五嶽四鎮之謂。《周禮?四望》亦載有五嶽四鎮四瀆之說。秦漢以後大致沿襲此制。漢武帝時,曾以天柱山為南嶽,天柱山亦稱霍山。後世祀典只有五嶽四瀆而不提四鎮。五嶽即岱、華、衡、恆、嵩。四瀆即江、河、淮、濟。江者長江,河者黃河,淮者淮河,濟者濟水。濟水,古水名,發源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現黃河下遊河道即原濟水河道,濟源、濟濼、濟南、濟陽等地名皆源於此。
至隋朝祀四鎮,以霍為中鎮,增曾為中嶽和西嶽的吳山為五鎮之列。五鎮者東鎮沂山、西鎮吳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
《隋書?禮儀志二》載:“開皇十四年(594年)閏十月,詔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冀州鎮霍山並就山立祠”。《舊唐書?禮儀志四》稱,唐玄宗時相繼對五嶽封王,五鎮封公:先天二年(713年)封華岳神為金天王,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天寶五載(746年)封中嶽神為中天王,南嶽神為司天王,北嶽神為安天王;天寶十載(751年)封沂山神為東安公、會稽山神為永興公、吳岳山神為成德公、霍山神為應聖公、醫巫閭山神為廣寧公。及至宋代,封五嶽為帝,封五鎮為王,並封山神夫人為後。據《宋史?禮志五》載,宋真宗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統一五嶽帝號為:“東曰淑明,南曰景明,西曰肅明,北曰靖明,中曰正明。”政和三年(1113年),“西鎮吳山封成德王,東鎮沂山封東安王,南鎮會稽山封永濟王,北鎮醫巫閭山封廣寧王,中鎮霍山封應靈王。”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鐵穆耳加封“東鎮沂山為元德東安王、南鎮會稽山為昭德順應王、西鎮吳山為成德永靖王、北鎮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中鎮霍山為崇德應靈王。”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去其前代封號,以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山水本名稱神,五鎮的稱謂是“東鎮沂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北鎮醫巫閭山之神、中鎮霍山之神”。
以沂山為例,歷代帝王對其封號足以看出對高山廣水祭祀的重視程度。在唐代沂山被封作“東安公”,到了宋代又被封為“東安王”,元朝增封為“元德東安王”,朱元璋在他即位的第三年以聖旨的形成詔封為“東鎮沂山之神”。然而對沂山的加封並沒有就此而止。到了清朝雍正二年四月被清世宗封為“沂山佑民捍禦之神”。同理,對其它“岳鎮海瀆”的封號一樣名目繁多。
作為頒行天下,體現一代帝君重要思想的《大明詔旨》應該廣而告之,以此效尤。據考,明朝的歷代皇帝均恭敬地遵循了朱元璋的祭神主張,相沿不費。明成化三年(1467年)《臨朐重修東鎮廟記》碑中記載:“我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謂,岳鎮海瀆之神必皆受命於上帝,非國家封號之所可加。”而更多的碑文中則有“國初去其封,為東鎮沂山之神”。清代碑文中多有“明去王號,稱東鎮沂山之神”等記載。
從理論上來講,既然是詔告天下的祭神主張,特別指出在全國供奉“五嶽、五鎮、四海、四瀆之神”,在每處都應有朱元璋的《大明詣旨》碑。據初步考證,明初多處刻立此碑,目前仍存數幢。
就山東而言,四個地方應當刻立朱元璋的《大明詔旨》碑,分是東嶽泰山的岱廟,東鎮沂山的東鎮廟,東海的祭祀之地萊州東海神廟(也稱海水祠),祭祀孔子的曲阜孔廟。
朱元璋認為,孔老夫子乃天下宗師,“非有功於一方一時者可比,所有封爵宜仍其舊”。他高度讚譽了先師,申明了對孔子的崇奉原因。所以在今天的孔廟中完整遺存這一御碑。此碑高約7.3米,建有碑亭。碑正文與東鎮廟碑文一字不差,唯有刻立時間稍異。東鎮廟《大明詔旨》碑的刻立時間是“洪武三年六月日”,孔廟中則刻有“洪武四年正月日。弘治十六年九月吉日重立。”對照沂山東鎮廟碑碑陰記載,參與立碑的地方官員“懷遠大將軍同知青州左衛指揮使司事葉大旺、青州府知府張思問、臨朐縣丞曾一德”等人的官秩譜系,可認定在沂山刻立碑石時間確為“洪武三年”。由孔廟碑中出現兩個年號,可以推想,在朱元璋頒布詔旨後在孔廟中並沒有當即刻立碑石,而是在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四年正月”立碑。時隔133年後,明朝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弘治皇帝朱佑樘重新刻立了《大明詔旨》碑。至於為什麼重立?是因為原碑石不夠高大、還是毀損等原因,有待於進一步考證。朱佑樘在其登基之後,於弘治元年三月責承大理寺的右少卿李介(字守貞)進行了隆重的“東藩代祀”。現存於東鎮廟碑林中的《東藩代祀詩序》碑詳細記載了這次祭祀活動的行程。“先師孔子家,齋沐從事,即畢,又東謁泰山,又東鎮,又東海。每處寅敬,一如初祭之”。由此可知,弘治皇帝對國家祭祀的重視程度,虔誠地尊從了先祖朱元璋祭神的主張,這應該是重刻《大明詔旨》碑的重要原因之一。
泰山是五嶽之首,其岱廟中理應刻立《大明詣旨》碑,但實地考察未能發現該碑,現存泰山史料中亦無記載。然而,岱廟天貺殿院西碑中存有洪武三年六月所立“去東嶽封號碑”。此碑應稱作“去帝號碑”。自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為“天齊王”;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加封為“天齊仁聖帝”;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詔加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朱元璋要以山水本名稱神,首先要做的是革去前代封號,在泰山應去“帝號”。目前沂山東鎮廟中“去東安王號”碑雖被毀,但其碑文收錄在明萬曆年間臨朐人王居易編寫的《東鎮沂山志》。兩幢碑文內容大至相同,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予懼不敢加號,特以東嶽泰山之神名其名,以時祀神,惟神鑒之”和“予懼不敢加號,特以東鎮沂山名其名,依時祀神,惟神鑒知。”至於泰山岱廟中為什麼只遺存了“去東嶽封號”碑,並非和沂山一樣既有“去東安王號”碑,又有《大明詔旨》碑,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全國範圍內有多處祭祀東海神的場所,其中位於山東萊州城西北18里的東海神廟沿革最為悠久。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始,在前代海水祠基礎上,大修海廟。自此成為宋金元明清歷代相沿的皇家祭祀東海神廟。今天我們所見泰山岱廟和沂山東鎮廟碑林中所記“又東海”的祭祀之地,就指此地。隋代,國家祭祀東海於會稽縣界;唐代祭東海於萊州,唐天寶十年(751年)正月四海並封為王,太子中允李隋祭東海廣德王;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加東海為淵聖廣德王,宋大觀四年(1110年)加號助順廣德王;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春二月,加東海廣德靈會王。據史料記載,萊州東海神廟裡所藏有價值的歷代碑刻達二百多座,在戰爭及運動中大部損毀,僅存遺址。值得慶幸的是,萊州地方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掖縣誌》中記載了《大明詔旨》和“去王號”碑文。《大明詔旨》碑文與東鎮廟、孔廟現存碑記內容完全相同。“去王號”碑文亦與泰山現存碑、《東鎮沂山志》所記碑文雷同,其根本宗旨是“予懼不敢加號,特以東海名其名,依時祭祀,神其鑒知”。
洪武三年《大明詔旨》詔定的是對全國名山大川、各州府縣城隍廟、歷朝歷代的忠臣烈士以及先師孔子的祭祀。“五嶽、五鎮、四海、四瀆”自隋唐已有較為固定的祭祀場所,因而在全國眾多的廟堂之中刻記了《大明詔旨》。已知的有,河北省曲陽縣北嶽廟、河南省濟源市濟瀆北海廟、山西省霍州中鎮廟等數處,碑石保存完整;陝西省陳倉區西鎮吳山的碑石,在“文革”期間毀損,詔旨碑文被收錄在《西鎮吳山》一書;遼寧省北鎮市北鎮醫巫閭山沒有刻立,對此《醫巫閭山志》解釋為“洪武三年閭山周邊正處於戰亂之中”。除上述地區以外的岳山、鎮山、海瀆祭祀地,均有遺存洪武三年《大明詔旨》碑的可能。
古時祭祀是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庶民百姓,其日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自然行為真實記錄了一個個歷史片斷,因而成為我們今天解讀和還原歷史的珍貴資料。讓我們共同期待著對“岳鎮海瀆”這一傳統祭祀禮儀研究的不斷深入,使更多的歷史迷題得以科學而合理的解答

碑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有元失馭,群雄鼎沸,土宇分裂,聲教不同。朕奮起布衣,以安民為念,訓將練兵,平定華夷。大統以正,永惟為治之道,必本於禮。考諸祀典,知五嶽、五鎮、四海、四瀆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號,歷代有加。在朕思之,則有不然。夫岳鎮海瀆,皆高山廣水。自天地開闢,以至於今,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必皆受命於上帝,幽微莫測,豈國家封號之所可加?瀆禮不經,莫此為甚。至於忠臣烈士,雖可加以封號,亦惟當時為宜。夫禮,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僭差。今命依古定製,凡岳鎮海瀆,並去前代所封名號,止於山水本名稱其神。郡縣城隍神號,一體改正。歷代忠臣烈士,亦依當時初封以為實號,後世溢美之稱,皆與革去。其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為天下師,以濟後世,非有功於一方一時者可比,所有封爵,宜仍其舊。庶幾神人之際,名正言順,與理為當,用稱朕以禮祀神之意。所有定到各神號,並列於後:
五嶽:稱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
五鎮:稱東鎮沂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中鎮霍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北鎮醫巫閭山之神。
四海:稱東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
四瀆:稱東瀆大淮之神,南瀆大江之神,西瀆大河之神,北瀆大濟之神。
各處府州縣城隍:稱某府城隍之神,某州城隍之神,某縣城隍之神。
歷代忠臣烈士,並以當時初封名爵稱之。
天下神祠,無功於民,不應祠典者,即系淫祀,有司毋得致祭。
於戲!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其理既同,其分當正,故茲昭示,鹹使聞知。
洪武三年六月 日
相關知識:
馭(yù):統率,控制的意思。
僭差(jiàn chà):僭越失度。
北瀆大濟:瀆,古人把有獨立源頭,並能入海的河流稱為瀆;濟是古水名,發源於今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從濟水而得名。
淫祀:古人指不合禮制的祭祀,包括越份之祭與未列入祀典的祭祀兩種。
於戲(wū hū):亦作於熙,感嘆詞。
郎瑛:(1487~1566)明藏書家。字仁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因身患疾病,而淡於功名。稍長,乃博覽藝文,探討經史。家藏圖書有經史文章,雜家之言、鄉賢手跡等,每日坐於書齋中誦讀,攬其要旨,撮取精華,辨同異,考謬誤,著《書史袞鉞》60卷。另著有《萃忠錄》2卷、《七修類稿》55卷。
詹希元:又名詹希原,字孟舉,號逸庵、丙寅訥叟,安徽歙縣人。工書法,“詹希元善大書,兼歐虞顏柳,凡宮殿、城門、坊扁皆希元書。”洪武初為鑄印副使,官至中書舍人。創製“五輪沙漏”,以齒輪、時刻盤合成。
王禕:字子充,義烏人。生於元英宗至治元年,卒於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後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明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雲南,死於節,謚忠文。禕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並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