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杜詩闡釋學研究

宋代杜詩闡釋學研究

《宋代杜詩闡釋學研究》是2011年8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經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楊經華等的這是第一本全方位考察宋代杜詩闡釋現象的專著。《宋代杜詩闡釋學研究》借鑑西方現代闡釋學的理論方法,深入探討宋代杜詩闡釋與宋代詩學建構的內在聯繫、“千家注杜”的歷史盛況何以出現等理論問題,通過對宋代杜詩的集注、擬經、編年、偽注以及評點等現象的剖析,不僅揭示了宋代杜詩闡釋學的發生、發展,而且指出宋代杜詩闡釋在杜詩學史上的奠基地位。正是宋人建構性的詩學闡釋,徹底扭轉了杜詩長久以來被冷落的歷史命運,使終生漂泊行吟的杜甫在一夜之間頓然越過李白、韓愈,一舉登上神壇,聖鼎獨尊,垂範後世。

作者簡介

楊經華 男,1975年生於貴州黔東南三穗,侗族,文學博士,貴州財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貴州財經學院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廣西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2008年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文獻學、唐宋詩學、民族文學與民族文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宋代杜詩闡釋學》)、國家民委項目一項、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近幾年在《民族文學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戲曲藝術》、《貴州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闡釋與認同:中西詩學視野中的杜甫

二 詩魂歸來:宋代對杜詩價值的發現

三 宋代杜詩闡釋問題的提出與意義

第一章 闡釋中的建構:杜詩與宋調形成之關聯

第一節 詩學闡釋的相關特性

一 闡釋的目的性

二 闡釋的建構性

三 闡釋的歷史性

第二節 宋人鏡中的杜甫與杜詩

一 “一飯未嘗忘君”說

二 “詩史”說

三 “集大成”說

第三節 杜詩沉浮與宋調初創

一 喧囂中的蟄伏:杜詩在宋初的命運考察

二 天聖尊韓:宋調成型與杜甫浮顯的前奏

第四節 尊杜、闡杜與宋調典範的建構

一 王安石:人格與詩藝的挺立

二 蘇軾:健與雅的規範

三 黃庭堅:杜詩的涅架與宋調的新生

第五節 通向宋詩之路:江西詩派的詩法闡釋

一 “有孔竅始得”:陳師道的山谷模式

二 “工部百世祖”:江西派的詩法建構

第二章 千家注杜:一座永遠的豐碑

第一節 杜詩注釋新局的開闢

一 宋代注杜概況

二 注本形式的完善

三 闡釋模式的開創

第二節 典範選擇與注杜高潮的形成

一 詩壇尊杜的驅使

二 詩話筆記的刺激

三 雕版印刷的推動

第三節 千家注杜與宋文化之演進

一 宋前注釋學的文化特徵

二 詩文注釋的歷史突破

三 注杜勃興與宋代地域文化淵源

第三章 擬經闡釋與集注現象

第一節 詩聖:詩與經的聯結

一 “詩聖”溯源

二 “老杜似孟子”:詩與經的聯結運動

第二節 擬經:意義指涉系統的轉換

一 詩與經的互文

二 文學與政治的交織

三 物象與比興的折射

第三節 集注杜詩:別集闡釋的升格

一 集注產生源流考

二 宋代杜詩集注之繁榮

三 杜詩集注與詩文闡釋觀念之遷變

第四章 杜詩編年:詩學闡釋的歷史化

第一節 詩集編年與歷史意識的融合

一 宋代編年意識之復歸

二 詩集編年:詩與史的重新整合

第二節 杜集編年與年譜之學

一 宋代年譜的產生

二 年譜創生與杜詩編年之互動

三 詩人年譜的闡釋功能

第三節 杜詩編年:一種闡釋觀念的回應

一 意義存在語境的確定

二 進入闡釋循環的起點

三 問題與反思:詩與史的悖立與衝突

第五章 杜詩偽注現象研究

第一節 宋代杜詩偽注考

一 偽王注

偽蘇

三 黃庭堅《杜詩箋》

四 從十家注到千家注

第二節 偽注產生的時代溫床

一 名人效應:闡釋權威的搶占

二 商業意識:時代需求的刺激

三 元佑黨禁:託名他人的隱衷

第三節 “偽蘇注”與宋學淵源

一 “偽蘇注”的本質特徵

二 偽造典故與宋學精神淵源

三 “偽蘇注”與蘇軾之學

第六章 劉辰翁與評點闡釋

第一節 劉辰翁:杜詩評點的開山

一 劉辰翁與評點之學

二 杜詩評點的開創者

三 歷代對劉評的褒貶

第二節反對闡釋:劉評對傳統箋注的顛覆

一 箋注存在理論基石的坍塌

二 反對闡釋的評點革命

三 辨味:對言辭與意義的超越

第三節 劉氏評點與主體意識的復甦

一 劉氏評點的時代背景

二 “觀詩各隨所得”:讀者主體意識的復甦

三 劉氏評點與遺民闡杜情結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英文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