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所屬地區: 河南 · 安陽 · 北關區文化遺產名稱:安陽橋古廟會
遺產編號:XIII—1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北關區
遺產級別: 市
逛精彩廟會 品民俗盛宴

小吃是廟會上永恆的風景,當天的廟會自然也成了小吃的海洋。西北的燒烤、台灣的冰點、老北京的糖葫蘆……不少食客一路走一路吃,這家嘗一口,那家吃一串兒,為的就是將美味“一網打盡”。最受歡迎的居然是載滿童年回憶的棉花糖。在擁擠的人群中,男女老少紛紛拿個白胖胖的棉花糖,一口口送進嘴裡。
捏麵人、畫糖畫、泥塑等民間絕活兒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安陽橋北頭,一位正在吹糖人的藝人被老老少少圍了個水泄不通,不同形狀和特色的糖人陳列在他的貨架上。只見藝人取出一定分量的食材,然後像變戲法一樣從手中抽出一個豎棒,再順嘴一吹,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就展現在大家面前。他剛剛吹出一個“福牛”形狀的糖人,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就要搶著買回家。
在袁林門前,伴著陣陣喇叭聲,前來趕廟會的人群在這裡過了一把花轎癮。聽剛從袁林走出來的民眾說,精彩的展覽還在裡面呢,這讓準備游袁林的人更加躍躍欲試。正在排隊買票的張先生說,他是帶著剛上大學的兒子一起來的,今天除了讓兒子了解趕安陽橋古廟會祛除百病的習俗,更想通過游袁林幫助兒子長見識。
在安陽橋南邊的路口,一家外語學校舉辦的猜謎活動吸引了不少人,猜謎者猜對三個就能領一個寫有該學校名字的氣球,學過英語的中國小生隨機從紙箱裡拿出寫有英語的紙條準確翻譯成漢語也有獎品。好多人躍躍欲試,拿到獎品的眉開眼笑,沒猜對的和同伴竊竊私語繼續苦思冥想。有的商家還在廟會的顯眼位置設定了舞台表演歌舞,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看來,古廟會成了商家眼中宣傳自我、贏得商機的好媒介。
慕名前來趕廟會的一名濮陽市的朋友說,農曆正月十六到安陽趕廟會成為濮陽部分居民的習慣,安陽橋古廟會已成了安陽市的一個品牌。
年年歲歲辦廟會,歲歲年年會不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激動地說,他趕了幾十年廟會了,安陽橋廟會發展到今天,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特色,還成為集科教宣傳、技術信息傳播等多種內容於一體的大型活動,他相信,老百姓今後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古廟會也會越辦越精彩!
安陽800名民警為古廟會“站崗”

警方提醒,活動當天,開車外出的市民請提前做好出行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活動現場人員擁擠,一些不法分子也“伺機行動”,廣大市民在逛街的同時要做好人身和財物的保護,謹防失竊。兒童要有大人陪同,避免因擁擠而走失。
安陽橋古廟會來源
傳說
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時,有一次被敵人追得潰不成軍,一路逃至安陽河北岸。往前是翻滾的河水,後面是瘋狂的追兵。朱元璋心裡暗叫“不好!”這時,河裡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個龐然大物從河裡一躍而起,橫跨在洹河兩岸。朱元璋定眼一看,是一條身長數丈的大鯨魚。他急忙從鯨背上向南逃去,躲過一劫。當上皇帝後的朱元璋對此念念不忘,命人修建鯨背狀石橋以示紀念。鯨背觀瀾由此得名。鯨背觀瀾的具體地點就是老安陽橋處。有人說五代時期就有了老安陽橋,還有一說老安陽橋是元代至元二年(1336年)中書左丞許有壬所修。鯨背橋魚尾即是長40米用石條鋪設的凹形路面,寬可並行4車。此路面低於北邊流水橋孔頂部尺余。這段低凹路面平時供車馬人行,汛期供流水排洪,實質是泄洪處。1937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侵華戰爭,侵略者的戰車很快就開進了安陽。守城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他們炸毀了安陽橋以掐斷日軍道路,延緩時間。“鯨背”就此斷為兩半。現存的安陽橋經歷過多次大的翻修,據說在一些地方還保留著元代的一些石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