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燈

安徽花鼓燈

花鼓燈是傳播於安徽省淮河流域的一種以舞蹈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是一種比較完整系統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歌有舞有戲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最豐富的藝術語言,它的舞蹈動作剛健樸實、歡快熱烈、動作灑脫,表演風格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它的音樂源自民歌,題材廣泛,節奏多變,或高昂激越或婉轉纖柔,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間舞蹈之一。曾被周總理譽為“東方芭蕾”,又有“淮畔幽蘭”的美譽。

介紹

花鼓燈,是我國淮河流域,特別是淮北一帶農村十分盛行的歌舞形式。相傳,最早的花鼓燈只是跑跑隊形,做幾個簡單的動作,扭兩下身段。到了後來,淮河的水災消退,莊稼豐收,人們便開始大鬧花鼓燈。於是花鼓燈從自娛性向表演性方向發展,豐富了舞蹈動作和表現力。解放後,優美多彩的花鼓燈再次受到舞蹈工作者的重視,通過不斷的交流提高,使花鼓燈從原來的民間廣場演出形式發展成為舞台表演藝術,並加以完善。
花鼓燈最盛行在懷遠、鳳台、鳳陽和潁上四縣。其中懷遠和鳳台善舞;鳳陽和潁上善歌;懷遠與鳳陽在流派風格上比較接近;鳳台和潁上在流派風格上比較接近,由於花鼓燈主要流傳在舊鳳陽府境內,舊時多稱鳳陽花鼓燈,而今主要在安徽省境內,故名安徽花鼓燈。

歌舞藝術

花鼓燈歌舞藝術包括舞蹈、歌唱和小戲。歌時不舞,舞時不歌。在民間人們給花鼓燈藝人起的綽號有“小金蓮”、“小白鞋”、“草上飛”等,就不難看出花鼓燈舞蹈非常講究腳下工夫。動作溜得起,剎得住,放和收十分鮮明,既有速度、力度的對比,又有擰傾、剛柔、動靜的對比。舞蹈中男子還要有精彩的翻筋斗。花鼓燈中女子叫蘭花,男子叫鼓架子。男女在表演上十分細膩,手絹和扇子是花鼓燈舞蹈的表演道具,運用十分奇妙,在諸多同樣道具的漢族民間舞中特別突出,使得它既有北方的剛勁古樸,又有南方的靈活秀麗 。
花鼓燈在民間流派眾多。就流傳地域和表演風格上來看,大致可分鳳台和懷遠兩大代表性派。鳳台派講究男女角色的傳情,動作小巧玲瓏,優美細膩,懷遠派講究動作輕捷,風流灑脫。
花鼓燈藝術是我國民族民間優秀藝術,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有較高的知名度,作為中國漢民族舞蹈的傑出代表和中國九億農民藝術代表,在世界舞蹈藝術中有獨特地位,是我國重要的文化藝術資源,被譽為“東方芭蕾”。

“花鼓燈”的歷史

美麗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期,在淮河岸邊的塗山氏國,禹的後人為了紀念大禹和女嬌,在塗山上蓋起了禹王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都趕禹王廟會,打起鑼鼓,跳起舞蹈,據說從此就有了花鼓燈。

但花鼓燈真正有史可考應源於宋代

據<鳳台縣誌>記載,“花鼓燈歷史悠久,宋代就流傳於淮河流域的懷遠、鳳台一帶”。 事實上,宋代以來,用音樂、舞蹈、詩歌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通過情節和人物來表現簡單的生活事件和群體情緒, 已成為漢族民間歌舞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漢族民間歌舞藝術的主要美學特徵。花鼓燈把情節性的雙人歌舞與情緒性的集體歌舞完美地結合起來,創造了比較完整、系統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它的出現應該符合宋代漢族民間歌舞的發展潮流。說花鼓燈源於宋代應當比較符合實際。 經過明清時期的發展,花鼓燈流行區域逐步擴展,逐漸形成了以蚌埠懷遠為中心,輻射淮河中游二十多個市、縣。特別是1932年,淮河流域人民為了慶祝大災後的豐收,大鬧花鼓燈,這一時期,花鼓燈的表演藝術有了很大發展,舞蹈動作更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