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蕭縣聖泉寺
基本信息
聖泉是蕭縣最著名的一處泉水。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且泉水甘洌,為礦泉水中的上品,來此取水遊樂
者絡繹不絕。每天都有縣城的百姓前往打水,排隊之人不絕。涓涓細流,雖一勺之澤,卻常年不涸。水質清澈味甘,堪稱蕭縣第一泉。清人王維翰《題聖泉》詩讚云:“瀑布山腰老樹前,僧寮一簇鎖寒煙。不經陸羽煎茶過,誰定江南第幾泉?” 據說,聖泉寺的泉水就滋潤了聖泉寺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三仙台。建國前此泉水特別豐盈,從未見底,溢出的泉水,經地下引水渠,流向寺廟大門東面的一個水龍頭,其外形是龍形,泉水由其口中流向,最終留下三仙台。單近幾年由於天氣乾旱,水量不及以前,除非雨季一般均在泉水底部保持約一碗水的水量。泉山觀音寺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但風雲變幻,現在已找不到確切的文字記載。聖泉寺泉水
歷史傳說
據民間傳說,唐代著名女將樊梨花鎮守幽州北境。一次與北國交兵,被困九龍山(那時聖泉山還叫九龍山)下,敵強我弱,命懸一線。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觀世音菩薩顯靈!觀世音菩薩救我!”觀世音菩薩聞聽呼救,立即點化九龍山的九條伏地青龍,請它們施救,成就殊勝因緣。
九條青龍欣然鄰命,立即興雲布雨,在軍陣上空下起傾盆大雨。交戰雙方被大雨澆得睜不開眼抬不起臂,自顧不暇。亂軍中,樊梨花率閒兵蒙頭急奔,突圍而雲。事後,樊梨花感念觀世音菩薩救命之恩,遂在九龍山後雲興之處,為觀世音菩薩建寺塑像,以為永久供奉。年深日久,風雨侵凌,唐代建築已不見蹤跡。但觀音寺內正殿前西側及韋馱殿東南角,今天尚可見到兩株古愧殘存的根樁,其直徑達1.5米以上,應是唐代遺存。唐以後遼、金、元時期,聖泉山一帶社會動亂,人口遷徏不定,聖泉山觀音寺的故事多被歷史湮沒了。
明代正統年間,京師名僧碧天大和尚雲遊至此。瞻禮古剎,瀏覽風光,深悟此地藏風聚氣,遠離塵世,是難得的掩關靜修之所。遂發願重修聖泉山觀音寺。經多年募化,明成化年間,由碧天大和尚的弟子定澄禪師主持,聖泉山觀音寺得以重修。 明代以來,由於朝庭遷都北京,實行移民政策,京北地區人口驟增,人民生活相對穩定,聖泉山前懷沙河南逐漸形成了較大的村落。因村落地處長城慕田峪關所在山溝的溝口,所以村名定為口頭村。
至清代嘉慶年間,觀音寺年久失修,殿宇頹敗。經住持僧勸募,口頭村鄉紳大戶共同發起集資,廟宇又得到全面修復。
建國後,時事變遷,寺僧四散,至一九五八年最後一名寺僧圓寂,僧房遂空。但口頭村民一直在盡心保護寺院建築,即使在十年動亂期間,聖泉山進香路上的足跡也沒有斷絕。
二00三年,風雲際會,因緣合和,聖泉山觀音寺修復工程再次啟動。如今殿宇新輝,寶像重光。更多的、更遠的朋友們聚會在這裡,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這一輪迴聖泉山的復興,當到永遠。
聖泉寺佛堂
建築特點
聖泉寺位於聖泉山後峰彌勒頂東側谷內,為規整的兩進四合院。前為山門,規模雖小,但三門並峙,抵近南
山。中門內僅一丈甬路,便是一間正殿,谷稱韋馱殿,正供彌勒佛。出韋馱殿後門,是正院,北面三間兩進正殿為大雄寶殿,正供佛祖釋迦牟尼,配供文殊、普賢二位菩薩。正院東西各三間配殿,西廂正供南海觀音,東廂正供如意輪觀音。院落不大,建築雕梁,精雅緊湊。正殿門前左右石碑各一,左為明代成化年功德碑,右為清嘉慶年功德碑。右碑前一古井即韋馱神背井。井口漫砌石板,麿礪光滑,井迷木質轆轤,俱為古物。
聖泉寺房屋
自然環境
景區背靠燕山,宏闊壯美,前擁懷沙河,風光秀麗景區占地5平方公里,區內九龍山,前彌勒頂海拔388米,山勢巍峨,植被茂密。山麓至禪林春曉段, 海拔落差288米,旅遊步道平均坡度25度,適宜登山健身。前峰以北,高嶺百轉,群峰林立,峰嶺之間溝谷棋布。後峰觀音頂海拔393米,山端莊飽滿,意出雲表。觀音頂前,天成
一道迂迴峽谷。峽谷中段地勢稍見平闊外,松柏掩映間,有唐代古德始創對泉山觀音古寺。禪林春曉至觀音寺段,平均海拔320米。旅遊步道平均坡度1.3度,沿途峰嶺溝谷間松柏成林,灌木蔥翠。絕塵世喧囂,有百鳥啼鳴。空氣清新,適宜漫步觀景;涼風習習,適宜休閒避署。
聖泉寺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