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說,聖泉寺的泉水就滋潤了聖泉寺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三仙台。建國前此泉水特別豐盈,從未見底,溢出的泉水,經地下引水渠,流向寺廟大門東面的一個水龍頭,其外形是龍形,泉水由其口中流向,最終留下三仙台。單近幾年由於天氣乾旱,水量不及以前,除非雨季一般均在泉水底部保持約一碗水的水量。
得名
聖泉寺位於蕭縣城西北1.5公里的泉山北坡,有房舍30餘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因寺旁有一泉曰“聖泉”而得名。
自然環境

景區背靠燕山,宏闊壯美,前擁懷沙河,風光秀麗景區占地5平方公里,區內九龍山,前彌勒頂海拔388米,山勢巍峨,植被茂密。山麓至禪林春曉段,海拔落差288米,旅遊步道平均坡度25度,適宜登山健身。前峰以北,高嶺百轉,群峰林立,峰嶺之間溝谷棋布。後峰觀音頂海拔393米,山端莊飽滿,意出雲表。觀音頂前,天成一道迂迴峽谷。
峽谷中段地勢稍見平闊外,松柏掩映間,有唐代古德始創對泉山觀音古寺。禪林春曉至觀音寺段,平均海拔320米。旅遊步道平均坡度1.3度,沿途峰嶺溝谷間松柏成林,灌木蔥翠。絕塵世喧囂,有百鳥啼鳴。空氣清新,適宜漫步觀景;涼風習習,適宜休閒避署。
建築特點

正院東西各三間配殿,西廂正供南海觀音,東廂正供如意輪觀音。院落不大,建築雕梁,精雅緊湊。正殿門前左右石碑各一,左為明代成化年功德碑,右為清嘉慶年功德碑。右碑前一古井即韋馱神背井。井口漫砌石板,麿礪光滑,井迷木質轆轤,俱為古物。
歷史與傳說

據民間傳說,唐代著名女將樊梨花鎮守幽州北境。一次與北國交兵,被困九龍山(那時聖泉山還叫九龍山)下,敵強我弱,命懸一線。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觀世音菩薩顯靈!觀世音菩薩救我!”觀世音菩薩聞聽呼救,立即點化九龍山的九條伏地青龍,請它們施救,成就殊勝因緣。
九條青龍欣然鄰命,立即興雲布雨,在軍陣上空下起傾盆大雨。交戰雙方被大雨澆得睜不開眼抬不起臂,自顧不暇。亂軍中,樊梨花率閒兵蒙頭急奔,突圍而雲。事後,樊梨花感念觀世音菩薩救命之恩,遂在九龍山後雲興之處,為觀世音菩薩建寺塑像,以為永久供奉。
![聖泉寺[安徽蕭縣]](/img/2/5d6/nBnauM3XxcjN5kzN5QDN5gTN3QTMxUjN4MDNzQTNwAzMxAzL0Q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年深日久,風雨侵凌,唐代建築已不見蹤跡。但觀音寺內正殿前西側及韋馱殿東南角,今天尚可見到兩株古愧殘存的根樁,其直徑達1.5米以上,應是唐代遺存。唐以後遼、金、元時期,聖泉山一帶社會動亂,人口遷徏不定,聖泉山觀音寺的故事多被歷史湮沒了。
明代正統年間,京師名僧碧天大和尚雲遊至此。瞻禮古剎,瀏覽風光,深悟此地藏風聚氣,遠離塵世,是難得的掩關靜修之所。遂發願重修聖泉山觀音寺。經多年募化,明成化年間,由碧天大和尚的弟子定澄禪師主持,聖泉山觀音寺得以重修。
明代以來,由於朝庭遷都北京,實行移民政策,京北地區人口驟增,人民生活相對穩定,聖泉山前懷沙河南逐漸形成了較大的村落。因村落地處長城慕田峪關所在山溝的溝口,所以村名定為口頭村。
至清代嘉慶年間,觀音寺年久失修,殿宇頹敗。經住持僧勸募,口頭村鄉紳大戶共同發起集資,廟宇又得到全面修復。
建國後,時事變遷,寺僧四散,至一九五八年最後一名寺僧圓寂,僧房遂空。但口頭村民一直在盡心保護寺院建築,即使在十年動亂期間,聖泉山進香路上的足跡也沒有斷絕。
二00三年,風雲際會,因緣合和,聖泉山觀音寺修復工程再次啟動。如今殿宇新輝,寶像重光。更多的、更遠的朋友們聚會在這裡,誦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這一輪迴聖泉山的復興,當到永遠。
文化

鄢陵季子掛劍徐公墓以踐“心許”的掌故譽貫古今,“鞭打蘆花車牛返”作為道德文章的典範,使閔子騫成為孔子高足“七十二賢”之端,閔墓閔祠為讀書人膜拜了兩千五百多年。當年陳涉築台誓盟的大澤鄉涉故台,如今仍高台巋然遊人紛至;緣劉邦藏身避禍而得名的皇藏峪,現已闢為國家森林公園,方園50里內山巒疊翠,霞蔚雲蒸,千年古剎——瑞雲寺掩映在群山林海之中,宛如鑲嵌在千里平原上的一顆明珠。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掩香埋玉的虞姬冢;李白飲酒放歌的宴嬉台;白居易留連寓居的東林草堂;蘇軾留下墨寶扶疏亭。宿州市境內的五柳風景區,青山、碧水、珠泉、翠竹相映成趣,湖光山色渾然一體,登臨懷古,令人壯心不已。碭山縣被國家命名為生態縣,境內的百里黃河故道,經過多年改造,已經建成果海綠州,春日梨花似雪,秋天碩果飄香,徜徉其間,令人眷戀忘返。
所謂地靈人傑。豐厚的文化底蘊,美麗的自然風光,必然會孕育出一代代叱吒風雲的威王猛將和“峨冠博雅”的飽學之士。閔子騫、子張、趙孝、桓潭、陳勝及追隨其起義的驍將葛嬰、朱雞石,“竹林七賢”中的兩位文學家巨子劉伶、嵇康、勇貫三軍“鶴立雞群”的嵇紹、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戴逵、戴禺頁、、薛綜、恭瑩等,五代後梁開國皇帝朱溫、被唐明皇封為辟邪將軍的鐘馗、明朝開國賢后馬秀英、段祺瑞的文膽智囊徐樹諍、傾向革命堅持進步的國民黨將領李明揚等各領一代風騷。今天的宿州市依然人才輩出,一代巨匠劉開渠為中華雕塑之泰斗;畫家蕭龍士為白石大師之高足,吳燃、卓然、梅純一、歐陽龍、薛志耘、鄭正等丹青高手為世人所注目。著名書法家劉惠民、尉天池、李百忍、孟凡青也是藝聲遠播。著名哲學家孫叔平;社會學家鄧偉志;作家劉亞洲;著名新聞工作者鄭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炳淑;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楊在葆、劉士龍、歐陽儒秋也都在各自的藝術領域中卓有建樹,使桑梓生輝父老自豪。今天蕭縣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國畫之鄉”,碭山為“武術之鄉”,宿州市被譽為“書法之鄉”和“雜技之鄉”。
基礎建設
該項目建設選址在蕭縣縣城北郊泉山北坡,距縣城1.5km。隨著連霍、合徐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和各旅遊專用道路的建成,及現有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符夾、青阜線、大京九鐵路和303、101省道、206國道的溝通,大大提高了蕭縣交通等級。另該項目距江蘇徐州觀音機場僅30km,可直達全國各主要城市。已經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相結合的,內外相連的立體交通體系,為該項目的開發建設及開發後經營管理奠定了基礎和提供了條件。目前該項目正在做整體規劃及組織專家評審,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3萬元。傳承意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今天,聖泉山觀音寺得殊勝因緣,觀世音菩薩重現金身寶相,山門重啟,聖泉再涌。觀迎各界朋友登聖泉山,游觀音寺,於身於心,必有所得。
遊記

聖泉,雖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且泉水甘洌,為礦泉水中的上品 。關於泉水,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盲人到寺廟求助和尚幫助治療自己的瞎眼。和尚告訴他,只要每天堅持用泉水洗三次就會復明。盲人照著和尚說的辦,果然復明了。後來人們就叫它《聖泉》”。我拿瓶子灌了一瓶,一嘗,真甜!
聖泉寺的燒全羊,也是聞名於安徽蕭縣周邊地區相鄰幾省的一道絕菜,它是用聖泉水烹燒出來的美食。山上有六七家全羊館,門口都掛著牌子,上面寫到∶“活羊現殺,聖水烹飪。家常土菜,不坑不騙”。“活羊現殺,菜香引出三仙來。”“一羊十吃”等。燒全羊是用地鍋燒煮、烹飪出來的。在山上搭起的大棚下或普通的瓦房裡有一口或多口磚砌的鍋牆,上面放著口大鐵鍋,在下面架起木材,用旺火燒煮或文活慢熬而成。一處處渺渺上升的炊煙在山間升騰著,不一會就能誘到一股清煮散發出的撲鼻的香味......
可惜天色將晚,我急急的趕去觀音機場。預報中的雨終於來啦,滾滾的烏雲追逐著我的車,似乎它在用粗魯的手法想留下我,其實我也是依依不捨,何嘗不想多呆一會,下次再來不知何年何月。
發展前景

隨著蕭縣聖泉寺旅遊開發和各景點的修復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將為旅客提供一個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餐飲娛樂、購物健身等吃、游、玩、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接待中心。根據近幾年來對遊客人數統計遊客人數呈明顯逐年增加之勢,年平均增長率為19.83%。
蕭縣聖泉寺旅遊開發工程實施後,各種旅遊設施、接待中心的建成,遊客人數將會大幅度增長,借鑑其他旅遊景區的經驗,估計聖泉寺旅遊將會由原來19.83%的年平均增長率增加到25%以上。
旅遊禁忌

2.忌行李過多,旅行時帶過多的物品是沒有意義的,它是我們的旅行的累贅。帶在身邊,行動又不方便,放在旅館又不安全。出去旅遊只要帶齊證件以及必備的藥品、一些日常換洗的衣服也就夠了;
3.忌惹事生非,旅行的地點始終不是自己的“地頭”,正所謂人生地不熟的,還是要收斂一點霸氣好;
4.忌分散活動,如果是一夥人去旅遊,最好不要各有各的節目,大夥一起行動會比較好;
5.忌錢人分離,多個心眼,小心為上的好;
6.忌帶小孩,小孩時刻需要大人的關照,使大人不能全心享受旅行所帶來的樂趣;
7.忌不明地理,去一個新的地方旅遊,最好是先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一方面不會走冤枉路,另一方面可以對景點有個全面的了解。
貼士

成人票:20元
兒童票:10元
開放時間
9:00至17:00
旅遊消費
停車費:小車均每小時元整,全天20元整,汽車均每小時7元整,全天25元整
導遊費:導遊費均每人20元整
租車費:纜車均90-100。旅遊車均每人12元。
其他消費:飯店住宿,紀念品均按標價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