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1.政府信息公開網站。 二是市縣政府工作部門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對滯後,大多數鄉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剛起步。 (四)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府和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一、概述

2009年,全省各級、各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大局,加強謀劃,完善機制,創新方式,拓展領域,積極深化政務公開,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為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一)強化組織領導。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將推進政務公開作為廉政建設、效能建設、政風行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予以推進,充分發揮政務公開綜合效應。省政府辦公廳在本輪機構改革中增加“指導、監督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職責,明確省政務公開辦作為省政府辦公廳內設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全省政府信息公開等工作。王三運省長高度關注政府信息公開、政務服務工作,要求圍繞中心工作,拓展領域,建設新科技成果、招商項目和就業勞務三個信息發布視窗,直接為“三保”大局服務。唐承沛副省長親自帶隊赴鄉鎮政府、街道社區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調研,研究推進政務公開。各級政府充分發揮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職能作用,有的還專門成立了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並確定同級政府辦公廳(室)或指定相關政府部門主管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落實工作機構和人員,初步形成“誰主管誰負責,一級抓一級”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體系。
(二)完善配套制度。
在推進各單位落實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保密審查、發布協調等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制度的基礎上,省政府辦公廳制定了《安徽省政府信息公開統計制度》(皖政辦秘〔2009〕59號),組織各地、各部門從2009年7月份起按季度報送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投訴處理等情況;制定了《安徽省行政機關澄清虛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暫行辦法》(皖政辦秘〔2009〕86號),對澄清原則、責任分工、澄清程式、保障措施等作出規定。省政務公開辦會同省經濟信息中心在試點基礎上制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系統的通知》,部署全省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網站平台升級工作,大力完善以目錄規範、編碼統一、結構合理、層次清晰、覆蓋面廣、易於監測為特色的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平台體系。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細化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工作制度,建立網上公開工作流程,積極有序地推進《條例》實施。
(三)廣泛宣傳和交流。
1.組織集中宣傳活動。省政府辦公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第二次全省政務公開宣傳月活動,省內主要新聞媒體積極配合,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站等渠道集中編髮稿件40餘篇,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各地、各部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發放資料50多萬份,解答民眾諮詢10餘萬人次。蚌埠、六安等市領導走進螢屏或發表署名文章,宣傳政務公開。省工商局等單位參加“廳長零距離”等熱線節目,解答各類熱點問題。黃山市建立市、縣、鄉聯動宣傳機制,所轄101個鄉鎮全部開展了宣傳月活動。全年各類新聞媒體宣傳報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1.29萬次。
2.加強培訓和交流。省政務公開辦會同省司法廳舉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培訓和交流研討會,全省300餘名同志參加了集中培訓學習和交流。省政務公開辦編印發放《安徽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手冊》,在省政府信息公開網開設“學習實踐”欄目,通過上門和網上輔導,以及實地調研等形式系統指導各單位落實有關工作要求;同時,加強分類指導,對工程建設項目、審計結果、非稅徵收等熱點領域信息公開提出具體指導意見。為推進信息公開工作,各地、各部門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5721次,舉辦學習培訓1977次,參加學習培訓人員7.11萬人次。
(四)強化監督保障。省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首次對17個市和省直單位推進政務公開情況進行考評,考評結果計入效能建設、政風評議、政府目標管理考核相應分值。省政府辦公廳在部署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自查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對《條例》實施情況集中督查。省政務公開辦會同省經濟信息中心選擇20家省直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網站開展網上監測,推進省直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示範網站建設。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實行月度檢查排行、季度通報、年度考評、明察暗訪等督導制度,保障信息公開深入推進。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主動公開數量。
2009年,全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總計61.74萬條。省政府及其部門、機構和部分中央駐皖單位全年主動公開信息5.07萬條,其中,機構領導、設定及人事類信息1830條,政策法規、規範性檔案信息6514條,行政執法信息7369條,規劃計畫、統計信息750條,財務預決算信息170條,招標採購信息7140條,部門動態、公告和新聞發布等其他信息2.69萬條;市政府及其部門(單位)主動公開信息17.86萬條,縣、區級政府及其部門(單位)主動公開信息31.14萬條,鄉、鎮政府公開信息7.67萬條。
(二)主動公開內容。
1.推動決策、政策公開。省政府通過社會公示、專家論證、網路問政等方式,進一步加大決策和政策公開力度。省政府信息公開網全年發布《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安徽省省級儲備糧管理辦法〉的決定》、《安徽省事業單位機構設定和編制管理規定》、《安徽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安徽省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辦法》、《安徽省節能監察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10件,《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生物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各類規範性檔案235件。
2.推動民生公益事項公開。省財政廳等部門在全省實施民生工程的過程中,將惠民政策、工程進展、資金使用等情況向社會公開。省發展改革委在公開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等政策和工作動態的同時,對重大項目的審批、核准事項及時向社會進行公示。省衛生廳、省民政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單位圍繞民眾關注事項開闢宣傳專題。省人社廳以多種形式發布就業信息。省公安廳推動警示性信息公開,堅持每周治安播報。
3.推動熱點、難點公開。各級、各部門重點圍繞行政執法等涉及權力運行的核心內容深化信息公開,加強征地拆遷補償、涉農資金管理、救災救濟款物發放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事項的信息公開。省物價局第一時間發布價格政策、收費項目和標準;省環保廳定期發布環境監測數據;省國資委設定“投資安徽”專欄公布我省與央企合作發展重點項目。合肥市做好新增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全市推廣“項目公示制”、“撥款報賬制”、“驗收審計制”、“領銜負責制”,前三批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實現“100%開工、配套資金100%落實、監管100%覆蓋、發現問題100%整改到位”目標。長豐縣將“糧食直接補貼”等38項強農惠農資金髮放清單上網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三)主動公開方式。
全省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公開網站第一平台的作用,進一步豐富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政務(行政)服務中心、新聞媒體等公開方式,大力建設國家檔案館以及公共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的政府信息查閱點,形成覆蓋城鄉、多層次、全方位的主動公開渠道,切實滿足人民民眾獲取和利用政府信息資源的需求。
1.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各級信息公開主體依託政府入口網站,開通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專欄)7396個,形成覆蓋省、市、縣、鄉鎮四級的政府信息公開網站體系。各地、各部門根據國家和省統一部署,不斷最佳化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信息公開發布程式,基本實現政府信息生成後第一時間上網發布。2009年,全省信息公開網站訪問量達5243餘萬人次。省環保廳、省司法廳等單位實現信息公開網與門戶網的有效整合,以信息公開網內容直接替代入口網站政務公開欄目內容,初步解決重複錄入等問題。各級、各部門還將政府網站作為傾聽民眾建議、答覆民眾諮詢、受理民眾投訴的重要渠道,通過接收郵件、開設論壇、線上訪談、意見徵集等多種形式廣納民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省政府辦公廳全年共辦理人民網網友給省長留言573件,位居人民網全國“留言排行榜”前列。省教育廳等部門啟動了網路新聞發言人工作。
2.政府公報。《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報》贈閱範圍擴大到市、縣檔案館和各高校,2009年全年發行19.2萬份,單期發行量達8000份。省政府公報要目及時在《安徽日報》顯著位置刊登,出版同時在政府網站上發布電子版供讀者查閱,並大力推進機場、火車站、新華書店以及報刊零售點提供政府公報免費查閱服務。各市政府公報發行總量達222萬份,淮南、淮北、阜陽、合肥等市公報發行量均超過10萬份。
3.新聞發布會。省政府全年共舉辦新聞發布會43次,各地、各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427次,及時發布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經貿文化科技等方面重要信息。省公安廳堅持每月一次新聞發布活動,及時將重要警務部署、專項打擊行動、破獲重大案件等情況向社會公開發布。省衛生廳全年召開月度新聞通氣會10次,先後就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新農合、免疫規劃擴容、甲流防治等重大衛生防疫工作進行發布。
4.政務(行政)服務中心。全省各級政務(行政)服務中心在認真實行服務內容、辦理程式、承諾期限、收費標準等事項公開的基礎上,大力深化辦事過程和結果公開,提高行政審批和服務透明度。同時,積極發揮集中辦公、貼近民眾的優勢,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受理點以及發布和查閱設施,打造向公眾提供信息查閱和諮詢服務的集中平台。
5.政府信息查閱點。2009年,全省共設定政府信息查閱點1233個,查閱點接待人員32.23萬人次。全省國家檔案館、圖書館開闢了專門區域作為政府信息查閱場所,配備查閱和列印、複印等設備,為公眾查閱政府信息提供方便。蕪湖、合肥等地政府信息查閱點不斷向社區等基層延伸。
6.其他渠道。各級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以及公共企事業單位結合實際不斷豐富和拓展信息公開渠道,積極探索手機簡訊、市民論壇、熱線(專線)電話、報刊、廣播以及居民生活小區宣傳櫥窗等多種便民利民渠道公開政府信息,合肥、銅陵等地開通了政府信息公開電視頻道。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及有關行政複議、

訴訟情況

 各地、各部門嚴格按照工作規程、辦理時限等要求,通過受理點、網路、郵件、傳真等多種形式接受信息公開申請,為社會公眾申請政府公開信息提供便利。2009年,全省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934件,與2008年相比大幅增長。其中,省政府及其部門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523件,同意公開380件,同意部分公開14件,不予公開8件,申請內容不明確、信息不存在等其他情況121件;市、縣政府及其部門和鄉鎮政府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411件,同意公開7225件,同意部分公開62件,不予公開12件,申請內容不明確、信息不存在等其他情況112件。
各地、各部門在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網中都明確了本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電話及受理舉報方式,部分市政府和省直部門還制定了關於信息公開的受理舉報制度,探索利用“政民直通車”、“市民心聲”論壇、“網上信箱”等方式,暢通民眾利益訴求渠道。截至目前,省政府及其部門、機構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投訴10件,未發生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和行政複議;市、縣政府及其部門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投訴3件、行政複議6件、行政訴訟18件。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於我省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收費標準及有關事項的通知》(皖價費〔2008〕208號)規定,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費用,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可收取檢索費、複製費、郵寄費,但各單位在提供信息時均未收費。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在全面推進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少數地方和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把這項工作擺上應有的位置,對《條例》規定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職責尚不明晰,工作推進力度不夠,存在簡單應付、流於形式等問題。二是市縣政府工作部門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對滯後,大多數鄉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剛起步。三是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普遍不足,存在“三缺”(設備、人員、技術)現象。四是公開目錄不規範,內容更新不及時,相當多單位財政預決算、招投標等重點內容未公開。五是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需要進一步健全,部分單位尚未建立依申請公開處理、虛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責任追究等制度。六是一些與民眾生產、生活關係密切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尚未按照《條例》要求規範開展信息公開工作,中央駐皖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需要進一步推動。
2010年,將在以下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
(一)切實加大主動公開力度。堅持把主動公開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渠道,完善信息更新維護、保密審查、發布協調、虛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等具體工作流程,確保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及時、準確公開。切實加強民眾關注的熱點信息公開,圍繞行政執法、財政性資金管理和使用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深化公開內容。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系統平台,規範信息分類方式、發布格式和展示形式,理順政府信息公開網站與政府入口網站關係,探索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實現資源整合,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和網站建設水平。充分發揮線上訪談、新聞發布、政府熱線、政府公報等公開載體作用,探索利用有線電視網、手機簡訊等新的公開載體公開政府信息,加強政府信息查閱場所的建設和管理,為社會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二)積極妥善處理依申請公開。強化依申請公開工作意識,準確把握依申請公開處理原則,完善受理、審查和答覆程式,規範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充分利用各級政務(行政)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增設依申請公開受理點,建立健全網上依申請公開處理機制,方便公眾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敏感問題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三)進一步完善監督保障機制。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報、統計、考評等制度,研究制定違反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的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評估核心指標體系,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參事、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和網民等參與評價的工作機制,認真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舉報處理、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相關工作。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執行年”活動,加強相關制度的宣傳和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四)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府和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紮實推進鄉鎮(街道)政府信息公開,並與村務公開有機結合,加大財政收支以及征地補償、涉農補貼、救災救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公開力度,保證黨和政府的各項強農惠民政策措施在基層得到落實。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把民眾關注的教育、衛生、住房、電信、旅遊、金融、食品、藥品、農資、環保等熱點問題納入辦事公開領域,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完善公共服務平台,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五)進一步強化組織推進。各級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落實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明確責任,最佳化工作機制,加大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檢查力度。同時,加強與廉政建設、效能建設、政風行風建設、推進依法行政等工作的協同配合,形成整體推進合力,發揮綜合效應。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四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