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振風塔,又名萬佛塔,始建於宋,重建於明隆慶四年,由當時的安慶知府王宗徐重新修建。
振風塔塔基內室中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二層供彌勒佛,三層供五方五佛。塔身嵌有磚雕佛像600餘尊及碑刻52塊。塔內設假門、假窗及160個亮孔。一層辟八門,僅一門供登臨,一門通內室,餘六門均鑲嵌碑刻,室外有迴廊。二至六層塔室各開有四門,門外設迴廊,以白玉欄桿環繞。六層室內地面正中橫一巨形枕木,在枕木上豎一直徑為0.45米的樟木剎桿,向上直通塔剎。塔的最上一層(第八層塔頂閣樓)僅有內室,無廊無門,南面開一高位拱窗,供憑眺。塔頂為八方體須彌座,上接半園形覆缽和五個鐵球相輪及葫蘆寶瓶,用銅軸串起,構成塔剎。塔的每層飛檐下端以獸吻銜鐵鉤,懸掛風鐸。
振風塔歷史上多次大修,清順治七年(1650年)操江巡撫李日芃修建;清康熙二年(1663年)安徽巡撫張朝珍、安慶知府趙世禎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迎江寺住持僧西台、邑紳何光玉等募修;清同冶九年(1870年)安徽臬司署巡撫吳坤修募修;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安徽巡撫陳彝、安慶知府聯元、迎江寺住持僧無凡重修;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安慶知府方連軫、懷寧知縣顧懷壬、主持無凡與監院竺庵重修。民國七年(1918年)北京政府前財政總長周學熙、迎江寺住持僧竺庵等募修。
1949年安慶市解放後,安慶市人民政府拔款維修;1953 年安慶市人民政府再次拔款、迎江寺住持僧月海重修振風塔;1956年振風塔定為首批“安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振風塔污損嚴重,文革結束後,1978年安慶市人民政府第三次撥款重修振風塔;1981年振風塔再次定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至1995年,迎江寺募資並主持重修;2014年至2015年,迎江寺方丈聖泉募資並主持本世紀振風塔首次大修,於第三層塔門外部兩側共發現十六座封堵起來的壁龕,現打開一龕,驚現一幅精美的明末清初風格紅纓披甲神像壁畫,神像面部飽滿,八字鬍須,頭戴盔纓,脖系白色方巾,右肩紅色左衽長袍,左肩披鎧甲,腰系長帶,足踏毛絨戰靴。右手於前胸結手印,左手下持長腰帶。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振風塔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功能
振風塔,又稱浮圖、佛圖。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中華大地上聳立起座座佛塔,與中國傳統的建築學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風格的佛教建築文化。塔本來的作用是承奉僧佛主的舍利,是佛教徒頂膜拜的對象,一座塔往往成為一座寺院的主體建築,後來隨著佛殿建築的興起,逐漸降低了塔的重要性,但並沒有導致塔的消失,相反,內容豐富的中國園林吸引了塔這種建築形式,一個園林中,塔往往作為主景。數百年來,迎江寺香火旺盛,名僧輩出。僧徒多時達千人,故有青銅鑄“千人鍋”遺存寺中。歷代文人墨客、名宦大臣多蒞寺觀光攬勝。寺內供香客、遊人用膳休憩的迎江閣樓,可細品“貴者難盡識,但覺巧烹調”的傳統素食素菜。掩映在花木叢中的“宜園”、“可亭”、“望塔亭”等都是別具一格的。
科學價值
振風塔臨江而立,為長江流域規模最大、最高的七級浮屠,享有“萬里長江第一塔”和“過了安慶不看塔”之美譽。振風塔的造型和結構基本上是集我國歷代佛塔建築藝術之大成,融合了我國古代建築的民族特色,並加以發展和提高。此塔設計精巧,造型別致,結構新穎,在我國佛塔中獨樹一幟,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2006年05月25日,振風塔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文化價值
安慶振風塔是為振興安慶文風而建。在明代以前,安慶沒有出過狀元,文風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詳安慶地形後,煞有其事地認為,安慶一帶江水滔滔,文采難以在次紮根,須建塔鎮之,才不能讓文采東流。次說雖然荒誕,但有趣的是,安慶自建成振風塔之後,境內文風果然昌盛,才人輩出,明清兩代,不僅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狀元趙文楷.書法大家鄧石如等。文人.作家更是數不勝數,以桐城籍文人為開創者和主要作家的散文流派——桐城派,雄踞清代文壇200餘年。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時,冰輪高掛蒼穹,江中塔影之旁突然幻出無數塔影,五彩紛呈,煞是神妙奇絕。傳說此為萬里長江兩岸群塔集會安慶,向振風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覲”盛況,為此,振風塔又有“ 長江塔王”之說。數百年來,風雨蒼桑,“長江日浩蕩,塔影流不去”。閒來游塔,如登雲梯,如入瑤台仙闕。
安慶是王母娘娘游東海的大船,振風塔為桅桿,桅無篷帆,船才不會漂走,如有篷帆,船就可能漂走或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