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安徽師範大學數計學院源於省立安徽大學數學系,創建於1929年9月,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大學數學系之一。1999年4月,學校決定將數學系、計算機系、計算中心合併組成安徽師範大學數計學院。學院有2個省級重點學科(基礎數學、套用數學),2個校級重點學科(套用數學、計算機套用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課程與教學論)學位授予權。學院下設數學系、計算機系科學系,12個教研室(數學7個、計算機5個),1個計算機中心,1個省級計算機基礎實驗示範中心。學院資料室藏有圖書5.2萬餘冊,外文圖書近萬冊,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224種。計算機中心擁有高檔品牌微機500台,其中有多媒體教室一個,100座網路機房兩個,2002年5月計算機中心通過了安徽省高校基礎課程實驗室合格評估驗收。計算機專業建有專業機房、硬體實驗室和網路實驗室,擁有各類高檔品牌微機近400台。學院還利用重點學科基金建立了重點學科機房和多媒體學術報告廳,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截止到2011年3月,學院在職教職工17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9人,博士43人(含在讀),碩士62人(含在讀),9人被選為學科帶頭人或中青年骨幹教師,6人獲全國或省級優秀教師稱號,9人享受國家或省級政府津貼,1人獲全國教育工會女職工先進工作者。學院特別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關心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發展,對青年教師業務進修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在國內外著名學校進修、訪問,攻讀定向碩士、博士學位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師業務素質。
學院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圍繞學科建設這箇中心,緊抓科研質量,提倡教職工多出科研精品。學院有套用微分方程和網路信息安全與網路研究2個校級創新團隊,有數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數學教育研究所、瑞信軟體研究所等4個校級科研機構,以及網路與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等2個校級科研平台。2000年以來,學院教職工共發表學術論文778篇,其中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10多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檢索80餘篇,承擔科研項目50多項,7項成果獲國家部委和省級獎勵,通過鑑定項目3項。
學院一貫重視對外學術交流和合作,先後邀請了姜伯駒院士、谷超豪院士、胡和生院士、王梓坤院士、陳木法院士、嚴加安院士、陳國梁院士以及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齊民友、戴永隆、程藝、李尚志、陳發來、王宏玉、王鳳雨、肖傑、徐飛、黃劉生、陳恩紅、吳國新等來訪問講學,並聘請著名教授嚴士健等為院兼職教授。1990年以來,學院也先後選派12人次出國進修、訪問。學院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活動並進行合作研究,大大促進了多個學科及研究方向的建設和發展。
學院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878人,普通研究生145人,教育碩士66人,留學生3人。學院一直把教學工作作為中心工作來抓,切實抓教學質量,抓素質教育,重視基礎課和專業主幹課的教學,倡導教授上基礎課,任課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在教學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在校生大學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在90%以上,應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在10%以上,最高達20%,多名畢業生成為兄弟院校與科研單位的學術骨幹。許多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對安徽師大數學系畢業生評價很高,認為他們勤奮刻苦、樸實謙虛、數學素質高、有潛力有後勁。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已培養碩士研究生50人,24屆本科生4417人,專科畢業生636人,他們大多數已成為安徽省教育戰線的骨幹力量。其中突出的有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師大教授王風雨,清華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肖傑,1999年入選“百人計畫”的中科院數學所研究員徐飛,北京師大教授鄧幫明以及青年學者周先銀博士
歷任院長
1929.9—1932.6郭堅白(1895—1959)
1932.9—1938.1單粹民(1904—1984)
1946.8—1948.7湯璪真(1898—1951)
1948.8—1949.8單粹民(1904—1984)
1949.10—1953胡廣平(1901—)
1954年春張伯康(1911—1976)
1954.9—1959單粹民(1904—1984)
1958.9—1982雷 垣(1912—2002)
1982—1983.12張國錚(1924—)
1984—1987南朝勛(1936—1999)
1987—1992王慕三(1929—)
1992—1995丁萬鼎(1941—)
1995—2008孫國正(1962—)
2008—2009魯世平(1962—)
2009—祝東進(1965—)
學院教授
數學系(14人)
郭要紅
劉樹德
魯世平
任永
束立生
宋衛東
孫國正
湯敏
吳俊
肖益民
嚴平
姚靜蓀
殷曉斌
祝東進
專業介紹
本科教育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師範類)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數學問題,具備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數學教學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師範類)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套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熟練地進行程式設計和使用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等解決實際問題,具有教書育人的良好素養,能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計算機教育的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非師範類)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系統、有效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比較深入地理解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具有一定的分析、綜合和創新能力,能夠承擔計算機軟硬體系統設計、開發和計算機學科教學任務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統計學專業(非師範類)培養掌握統計學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紮實的套用數學基礎和一定的經濟學知識,能熟練運用統計分析軟體處理實際問題,能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與統計有關的分析、管理和套用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專門人才。
研究生教育
基礎數學專業是1993年被批准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點,主要培養從事基礎數學的研究和教育的專業人員。主要研究方向有運算元理論、調和分析、微分方程、微分幾何、Banach空間幾何理論和圖論。該學位點的師資力量雄厚,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人,博士8人,他們均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指導教師為孫國正教授、束立生教授、祝東進教授、嚴平教授、宋衛東教授、吳俊教授、葉淼林教授(外聘)、祝家貴教授(外聘)、儲茂權副教授、殷曉斌副教授。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是2003年被批准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點,主要培養從事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的研究和教育的專業人員。主要研究方向有無窮粒子系統、隨機環境馬氏鏈、隨機過程及其套用、多元統計分析等研究方向。該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人,研究成果豐碩,指導教師為祝東進教授、郭大偉教授、嚴平教授、任永副教授。
套用數學專業是1998年被批准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點,主要培養從事套用數學研究的專業人員,主要有計算數論、套用泛函分析、調和分析及其套用、微分方程及其套用等研究方向。該學位點的師資力量雄厚,其中教授7人,博士5人,他們都已在套用數學等多個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國際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多篇,近10項課題獲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多項成果或省級以上獎勵。有指導教師:張振祥教授、束立生教授、郭大偉教授、魯世平教授、姚靜蓀教授、鍾金標教授(外聘)、王其中教授(外聘)。
計算機套用專業是2006年被批准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點,主要培養從事計算機套用研究的專業人員,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安全、分散式計算、並行計算、圖形學及套用、數據挖掘等。該學位點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6人。有指導教師:許勇教授、李慶德教授、羅永龍教授、章昭輝副教授、耿煥同副教授和孫道清副教授。
精品課程
計算機基礎(公共課)(2009年,許勇,省級)
機率論(2007年,祝東進,省級)
數據結構(2007年,羅永龍,校級)
計算機基礎(公共課)(2007年,許勇,校級
計算機組成原理(2006年,齊學梅,校級)
近世代數(2006年,吳俊,校級)
數學分析(2005年,魯世平,省級)
解析幾何(2005年,宋衛東,校級)
數學分析(2005年,宋壽柏,校級)
高等數學(2005年,劉樹德,校級)
計算機套用基礎(2004年,劉莉,校級)
高等代數(2004年,儲茂權,校級)
科研機構
數學研究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
數學教育研究所
瑞信軟體研究所
網路與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