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鄉位於湖北省鄖西縣,處東經110°4′,北緯33°2′。是該縣東北部兩省(湖北、陝西)交界的“邊貿口子鎮”,一度被稱為“東北門戶鄉”。距離十堰市區110公里,全鄉面積234.1平方千米。下轄13個行政村,68個村民小組,共3975戶,13279人,鄉政府駐安家河村。
地名由來
據探訪研究當地人們口頭流傳已久的“安家”地名之說,只有一種說法最令人信服:在很早以前,這裡河水清澈、山林茂密、土地肥沃,是個鳥語花香、氣候溫和、景色秀麗、水草豐茂、環境清幽的“桃花源之地”,十分適宜人們安居興家,其中居住在此的有“安”姓族人,因為勤勞和樂善好施終得天時、地利、人和,逐漸發展成為本地最大的名門望族,倍受鄉鄰的尊敬,樹為治家立業的典範,故贈名為“安家”。寓意居住此地可永遠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直接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大環境得無限嚮往與呵護。後來整族全遷,本地再無安姓人家,為了表示懷念從此沒有再更換地名。
地理氣候
安家鄉地處秦嶺南麓,被稱為“東北門戶鄉”。東與本省鄖縣大柳鄉接壤,距離十堰110公里,經鄖漫公路可直達車城;西與本縣城關相連,驅車西行11公里便入城區鬧市,距離銀武高速公路鄖西出入口15公里;北與陝西省商南、山陽兩縣唇齒相依,經此可直達歷史文化古城――西安市;南與本縣河夾鎮毗鄰,由此可入漢江駛進長江航道。全鄉版圖東西寬約70公里,南北長約40公里,面積234.05平方公里,北高南低,東高西低,酷似雄雞報曉之勢。以喀斯特地形地貌為主,山高林密,險峻蒼翠,多泉水清。主要河流有五里河和楊家河兩條,分別發源於陝西省的商南縣和山陽縣,年平均流量2000萬方,水能豐富。海拔最低300米,最高1284米,平均海拔580米。屬北亞熱帶大陸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年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6℃,平均氣溫15℃。全年無霜期270天,年降水量600MM——780MM。土壤酸鹼適中,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動物種類也較為繁多。據初步統計,植物種類達1345種,動物150餘種,其中有400餘種名貴中藥材和30多種珍稀動植物。
社會現狀
安家自解放設立,先後歷經4次行政區劃變革,行政級別、名稱和管轄範圍幾經反覆,現在定名為“安家鄉”。
2005年底,全鄉下轄轄安家河、神霧嶺、田坑、瓦房溝、長崗嶺、十王寺、康家坪、有水溝、卸甲坡、藏王溝、五里河、元門、八道河等13個村委會。68個村民小組,3975戶,13279人,其中農業人口11110人。勞動力5439人,其中外出勞動力3299人。擁有耕地13018畝,實有森林107505公頃。幹部職工148名,其中黨員84名、專業技術人員96名,農村黨員420名。現有3家縣屬企業和20餘家個體私營企業。全鄉有小型水庫11處、有效庫容241萬立方,塘堰28口、蓄水量30萬立方,水渠11條、11400米、引水量88萬立方。村村通路,戶戶通電,通有線電視4個村、入戶率70%,通程控電話6個村、入戶率60%,已建有手機基站7個、網路信號覆蓋80%以上。全鄉教育、衛生等機構齊全並延伸至村,社會事務服務功能齊全到位。以安家河中心集鎮和正在規劃建設之中的神霧嶺新農村示範區人居環境優美,自然和諧,功能配套,鄉風文明。其中鄉中心集鎮現有鄉直單位14個,中學1所,國小1所,居住人口近3000人,水泥街道達到3000米,裝有路燈50盞,栽有香樟、灑金柏、白楊等綠化樹種2000棵,平整靚麗、乾淨整潔、功能齊全、設施配套、文明向上。
人文歷史
安家鄉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底蘊深厚,民風純樸,鄉風文明,社會文化富積,優良傳統代代秉承。
始祖文化引人思源。據《中國國情大事典》記載,發現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神霧嶺白龍洞古猿人遺址,有距今100多萬年前的古猿人和其他59種古生物化石,早於北京周口店猿人30萬年,被冠以“鄖西猿人之家”的美稱,屬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發潛力巨大。與近鄰的鄖西城關金銀山2005年被發現的白堊紀(距今1.37億年-6700萬年,是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由極勝走向衰滅,是中生代最後的一個紀)恐龍蛋化石遺址互為映襯,自古一體。
神文化耐人尋味。有著名的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講述的許多有關殷商之戰傳說的舊事舊址。如聞太師戰死絕龍嶺(今神霧嶺)、姜子牙領軍大戰錦雞嶺、雞心山根埋石炭不戰而勝、姜子牙藏袍於錦雞洞、黃天化葬身於何家井,盤古戰神霧,翁太爺與黑龍爺拜兄和“黑龍洞”前翁太爺身邦炸藥包頭頂蠟燭祈神求雨等等。以及五里河中游的千年古寺“鐵佛寺”和五龍河上游的黑龍廟、澗池庵娘娘蓮花廟都是四鄰八鄉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古廟,常年香火不斷,顯靈八方,護佑眾生,均能引起人們對遠古的追憶,令人神往。正如《封神榜》影視劇主題歌(《神的傳說》)所唱到的“…,一個神話就是淚花一朵,…一滴苦酒就是史書一冊,一滴熱血就是豐碑一座,…只留下神的飄逸、神的傳說”。
龍文化引人入勝。神秘而傳奇的五龍河,是龍的故鄉,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在漫長的歲月中流傳著許多優雅動聽的故事,如五龍河的由來之說中的龍五子在天坑(即楊家河)棲身,久而久之,便生下五胎龍子,分為白、黃、黑、紅、青五色五條龍,故此後人將楊家河改名為“五龍河”。位於城關與安家結合部的白龍廟、黑龍廟和五龍河上游的黑龍騙、黑龍洞、黃龍洞、龍王溝等龍的傳說。
歷史文化催人奮進。五里河素有北連三秦,南達荊楚之說,是商旅必經之地,有清朝知縣翁吉士石壁留書“秦楚通商”四個朱紅大字為證。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先有殷周古戰場火車嶺(今神霧嶺)、金雞嶺,後有東漢的五斗米運糧道,唐末黃巢,清王聰兒,捻軍起義屯兵於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前後有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新四軍在此浴血奮戰,留下諸多英雄事跡緬懷後人,可作歷史革命教育基地。這裡不僅孕育了輝煌千古的傳統文化,更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現代文明。
旅遊資源
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資源。五龍河景區於2001年4月8日發現,經省、市旅遊專家認定,可開發成AAAA級景區。五龍旅遊,五龍品牌呼之欲出。
五龍河因龍而祥瑞、因猿而神聖、因靜而潔、因盛世而揚名。五龍河大峽谷其山谷之深廣,河水之清澈,群山之秀麗,五龍之靈氣,猶如蓬萊之仙境。涉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悠然超脫,是當之無愧的人間天堂。
五龍河大峽谷,是武當至西安旅遊風景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全長56公里,面積358平方公里,縱貫鄂陝,地裂五河,水育五龍,山接五嶽,素有“人類始祖,恐龍故鄉,神奇峽谷,森林公園,天然氧吧”美稱;是陽春賞花、盛夏避暑、深秋觀葉、嚴冬詠雪的旅遊、休閒、娛樂、療養、探險、考古勝地,被譽為鄂西北的“九寨溝”。
五龍河大峽谷由五大景區組成:分別是龍門景區、龍潭景區、龍峽景區、龍女景區、龍宮景區。龍門景區長3.5公里,有五龍門、柱、湖、河、溪、瀑、潭美景。龍潭景區長2.6公里,有官潭、雷潭、閃潭、白龍潭和黑龍潭,大小300餘個。龍峽景區長3.5公里,景致以奇峽險峰為主。龍女景區長2.5公里,景區有三個瀑布群。龍宮景區長2.5公里,主要有龍宮和龍洞奇觀。景區內山巒疊障、四季常青、風景如畫、交相輝映,有五龍門、柱、湖、河、谷、洞、峰、溪、瀑、潭、廟、庵等60餘處美景。植物種類達1345種,有400多種名貴藥材,動物100多種,大理石、紅豆杉、神霧茶、天然粉葛、黃姜、山野葡萄等資源十分豐富。
五龍河旅遊已經享有盛名,被縣委、縣政府作為“十一五”期間的支柱產業重點加以開發建設。2005年6月由縣政府與湖北卓越集團簽訂50年開發協定,12月在鄖西掛牌成立“湖北卓越集團旅遊開發公司”。成立五龍河自然保護區(副縣級行政管理單位)和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公園、地質公園工作由縣旅遊產業領導小組負責對上級積極申報爭取。圍繞五龍河旅遊而興起了以神霧嶺古猿遺址白龍洞為主的歷史古蹟探秘,以梨園觀光游、鄉村一日游為主的系列農家樂旅遊產業日漸興起。
礦產資源
據地質勘探部門的礦產資料顯示,境內有多品種、儲量大、高品質的礦產資源。八道河流域和瓦房溝流域儲藏有大約75萬立方的松香黃和虎皮紅大理石礦,還有2000萬噸以上的重晶石礦,其品位上乘,質地優良,具有埋藏淺可開採價值高的特點。神霧嶺一線有大約5000萬立方以上的露天石灰石礦,可供年產水泥60萬噸的水泥廠開採80年。另外還有雲母石、海浪花、漢白玉等多種大理石礦產和礬礦。2006年4月,鄉黨委盤活閒置近20年的大理石廠,利用境內豐富的大理石、重晶石礦產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已引進註冊成立了“鄖西華悅礦化實業有限公司”,占地面積28畝,註冊資金1000萬元,設計2條生產線,設備投入500萬元,年加工重晶石3萬噸,實現產值3000萬,納稅180萬。
自然資源
1、廣闊的山場和肥沃的土地資源。全鄉擁有山場185729畝,耕地13018畝。山場廣闊,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可開發利用價值高。長期以來,該鄉在拍賣、轉讓山場、土地經營權和使用權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走出了一條適合山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本開發之路。據普查統計,全鄉現有8000多畝山場,2000餘畝土地急待承租。
2、水能資源豐富。五里河、安家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兩河流域長,落差大,水量豐富,水質優良,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已建有石掛和王家廠兩處裝機容量4000千瓦的水電站,年發電3500萬度。據勘察,適宜建設裝機容量千瓦以上的水電站有4處。
3、人力資源充足。全鄉現有勞動力5439人,其中常年外出勞動力3299人。近幾年,通過實施鄉土人才開發戰略、轉移培訓工程和大量的外出學習鍛鍊,80%的勞動者擁有各種專業技術,並有一部分被授予職稱,由體力型轉變成為技能型勞動者,勞務收入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4、農副產品資源量多價廉。安家因其獨特的山區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立足發展生態農業,開發純天然、無公害農副產品,綠色消費市場潛力大。
“中國――黃姜第一鄉”。安家素有“中國――黃姜第一鄉”的美稱。黃姜種植最大面積曾超過15000畝,人平1.2畝,年產鮮姜2萬噸,一度成為名符其實的黃姜最大種子、原料供應地。現在受市場因素影響,全鄉黃姜留存面積依然保持在8000畝。
鄂西北名茶——神霧茶。已有三十多年的茶葉生產歷史,在長期的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經驗。目前,全鄉茶園面積4000畝,年產值300餘萬元。已註冊有“神霧茶”、“神霧毛尖”、“神霧劍”和“五龍茶”等商標品牌。茶富含咖啡鹼、胺基酸、果膠及多種維生素。以其成色湯綠、味久芳洌、形美品正而飲譽。
林果種植大有潛力。核桃、板栗、雪梨等林果總面積達2萬多畝,30餘個品種,年產鮮果60噸,800畝財政林果示範基地曾受到各級表彰。
5、藥材生產大有可為。該鄉山場廣闊,森林茂盛,而盛產五倍子、天麻、何首烏等野生藥材。近兩年,內引外聯引導民眾種植家生白芍、川烏等中藥材3000畝,藥材產量多、價格低廉、質量優良,粉葛藥食兩用保健食品悄然興起。野生葛根是鄖西及安家地區植物資源中的主要類別。葛根全身都是寶,不但根塊可切制葛片,磨製葛粉,而且葛花、葛蟲、葛葉等也可以利用。葛花、葛谷是理想解酒藥;葛蟲是上等消食健胃藥品;葛藤、葛葉富含蛋白質,營養豐富,是理想的動物飼料。葛根和葛藤中含有葛根素等異黃酮類物質,而異黃酮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特效藥。葛屬“藥食同源”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滋補營養、防暑降溫、養顏護膚、消降提內垃圾等功效。葛粉、冬粉、葛晶、葛汁、葛片是人們所喜愛的保健食品。現已開始人工選優栽培形成基地,據全鄉資源普查,野生葛根有40000畝,加之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建設和退耕還林、小流域治理等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給葛根野轉家人工培植帶來了潛在難逢的機遇。全鄉家生葛在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中,逐步形成產、加、銷產業鏈;科、工、貿一體化,開發出了無公害、安全、營養、優質的葛根系列產品,成為純天然、無污染、高品位、高質量的健康食品。通過示範、以點帶面、輻射全鄉,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產品市場份額很大。
山野葡萄基地正在籌建。該鄉元門村澗池庵的野葡萄酒場建設項目,是2006全縣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引資4000萬元以上開發山野葡萄酒,加速發展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該鄉投資1000萬元以上。野葡萄是加工葡萄乾紅、野葡萄酒的重要原料,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武漢華農大專家教授多次調查,安家鄉境內野葡萄品種多達7種,分布面積達200平方公里,集中成片分布主要在八道河、神霧嶺一線,年產量為500噸以上。山斟野葡萄酒業公司開發
“野葡萄乾紅酒”等野葡萄系列酒在武漢、北京、上海、香港都有一定的銷售市場。積極對接市場、對接企業,全力建設1萬畝山野葡萄基地,大力發展山野葡萄,加快苗圃基地建設,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1萬畝山野葡萄基地建成後,年可產野葡萄10萬噸,每噸產值按0.1萬元計算,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山野葡萄酒企業已深入到元門澗池庵進行了實地考察,已經確定廠址,各項工程已經啟動。
發展環境
安家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突破傳統農業困擾,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大力實施退耕還林、水窖、沼氣等生態能源建設,加大交通建設力度,硬化、美化集鎮,興建廣播電視寬頻網、行動電話中繼站,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大力實施開放先導戰略,招商引資富有成效,工業經濟處見雛形,發展環境得到最佳化;大力構建生態旅遊強鄉,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努力維護社會穩定,紮實推進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黨的建設,鄉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實現全面發展,先後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市委授予“六好鄉鎮黨委”、和“基層組織建設紅旗單位”。
2005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057萬元,財政收入(剔除農業稅)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93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人口3209人),招商引資1000多萬元,勞動力轉移220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達97%以上,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年招商引資額1385萬元,工業收入1332萬元。農業產值9208萬元,工業產值1500萬元。一、二、三產業收入比45:30:25。總體收入形勢看,農業收入獨占“鰲頭”。全年糧食總產量6985噸,油料總產量153噸,蔬菜總產量11300噸,藥材總產4813噸,其他產量1400噸。茶園4個,面積4000畝,茶葉產量15噸。果園2100畝,產量60噸。年產油桐籽14噸、板栗30噸、核桃15噸。年出欄黃牛486頭、存欄1900頭,出欄牲豬6627頭、存欄5966頭,出欄山羊2657隻、存欄6164隻,出籠家雞5萬隻、存籠12萬隻、禽肉50噸、禽蛋427.5噸。2005年度全鄉經濟工作、工業經濟、項目開發和招商引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口與計畫生育、教育工作等十三項工作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呈現了經濟成長、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的良好局面。
1、領導班子團結,創新發展意識強烈。安家鄉黨委、政府的領導班子秉承歷屆傳統,注重學習,精誠幹練,班子團結,求真務實,敢於創新,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帶領全鄉人民大力發展鄉域經濟,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年年都能獲得表彰。其中省級表彰10餘項,市級表彰50餘次,縣級表彰年年不斷。僅2005年工作共獲得各級表彰11項。
2、基礎設施配套,開拓進取氛圍濃厚。一是硬體基礎大提升。2000年實施農網改造工程,實現戶戶通電。2001年開通程控電話,共延伸至6個村、入戶率60%。2001年,實現村村通公路,鄉內公路總里程達180公里,道路是四通八達。2005年開始實施水泥路通村工程,已硬底化4個村的主幹道、34公里。2005年有線電視通鄉,並延伸到4個村、入戶率70%。2005年底已建有手機基站7個、網路信號覆蓋80%以上。二是科教文衛蓬勃發展。鄉中學教學環境、學生食宿條件得以根本改善。扶貧助學工作成效顯著,先後爭取武漢市洪山區、湖北聯通公司捐贈款物達60餘萬元。基礎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高,中考獲縣綜合評估二等獎。“普九”成果得到鞏固提升,順利通過了省政府二輪複查驗收。教育工作多次受到縣委、政府表彰。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得以加強,鄉衛生院投資5萬元,衛生設備得到更新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全面推開,建立健全了疫情信息網路,應對突發事件的救治能力得到增強。三是計畫生育基礎堅實。2005年度考核位居全縣第三,躋身全縣一流水平的目標如期實現。四是社會福利水平有提高。嚴格實行低保動態管理,規範救濟物款發放程式,積極爭取資金用於發展社會福利事業。2005年共有享受低保對象118人發放低保金6萬元,農村特困救助255人,發放資金3.1萬元。因災倒房、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等發放救濟10餘萬元。軍人安置、軍人優待等發放資金10萬元。“福星工程”實施順利,鄉福利院建設得到加強,“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90%以上,全部落實了五保待遇。五是平安創建工作紮實有效。以“推行幹部巡村、中心戶長巡戶、創建平安安家、構建和諧社會”活動為載體,社會大局穩定。六是黨的建設得到加強。緊緊抓住鄉鎮綜合配套改革、黨員先進性教育和第六次村“兩委”換屆的契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
、激勵政策優惠,奮勇爭先動力強勁。為加快發展,鄉黨委、政府採用辦示範、樹典型、發獎勵等一系列的激勵優惠政策,鼓勵致富,為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如招商引資工作,一是出台新的招商方法。鼓勵外來投資者(鄉境以外一切經濟組織或個人)以獨資、合資等形式來鄉創辦實業(統稱為外來投資企業);外來投資者整體租賃停產3年以上鄉村企業(包括農業企業),只收取該企業能夠使用的固定資產50%折舊費,其它不再收取租金;投資者一次性買斷企業產權,由原產權所在單位出資辦理土地使用證及房產證等等。二是制定新的獎勵政策。將招商引資工作列為幹部工作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年從鄉財政預算結餘中安排一定資金用於招商引資專項獎勵;外來投資者當年繳費稅10萬元以上(包括10萬元),鄉政府當年納入獎勵對象並上報縣政府評先等。三是制定新的保護措施。對全鄉現有企業,未經縣、鄉政府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進入企業檢查、評比、達標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到企業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對企業在辦事過程中吃拿卡要、搭車收費,鄉政府實行一個漏斗向下,一把尺子衡量,一個渠道收費,一個口徑納稅,一個標準監管等。四是營造新的發展環境。加強企業周邊生產環境的整治,維護正常生產秩序;及時協調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與當地民眾發生的矛盾和糾紛,維護企業、民眾的利益;利用政府的網路,發布信息,積極宣傳企業的產品,開拓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