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簡介
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現為北京市一線教研員、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學易語文教師均為王學義老師親自培養的專職教師,具有中文為專業研究生學歷的達到60%以上,均有3年以上教學經歷。學易語文教師深諳出題方向和解題方法,以此為突破口,高屋建瓴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易語文積極探索語文教學的真諦,在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下面創辦了語文測評中心,創辦了中文類核心期刊《語文建設》下半月版,同時和中華書局共同出版了學易語文作文教材,和語文出版社共同出版了學易語文閱讀教材。
學易語文優勢
雄厚師資
1、目前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為北京一線教研員,其他所有教師具備師範類院校本科以上的學歷,目前學易語文教師中中文類碩士以上學歷者占公司師資隊伍的60%,且都具有三年以上教學經驗。
2、學易語文師資全部由公司自己培養,一般情況下不用在校的師資。因為在校師資的授課思路太按部就班,不能和學易語文的體系接軌,按照課本和考試的思路進行教學,在學校中學生已經聽多了,不適合再到培訓機構中來。學易語文的師資完全按照學易的思路進行培養,通過文體建模、試題訓練、操作運用、教課排練、出題訓練等系列培訓活動,進行有計畫有步驟有梯度的培養,既要達到貫通學易的教材,又要達到學校老師對學生的把握,還要達到理論研究的水平。
3、評價中心經常性邀請一線教研員、特級教師和大學本專業的博士生導師或者碩士生導師來校指導。
先進理念
學易語文理念: 適於模式,關注素質
始於模式是一個科學的提法,因為任何系統論都講究建模,從模型出發,給孩子提供一個入門的抓手,解決同類文體的讀寫規律。
比如狀物散文閱讀要從哪些方面展開事物描寫的、這些方面分別從哪些角度分解描繪的、這些描繪寫出了此物的什麼特點、通過狀物寫出了作者什麼情感和志向。所有這一類文章都是如此解讀的,所有這一類文章都是從這幾方面出題的,所有這一類文章都是從這幾方面構思行文的;於是解讀課文、解答試題、寫作行文完全成為一體,打通讀寫關節,實現讀寫聯通。
沒有建模情況下的語文教學就是講課文,把講課文當成了學習目標,把語文知識體系和能力層級訓練當成了形式,從而導致學了不考、考了沒講或者講得不系統、所謂語文課就變成了課文課,並以此為基礎,穿插了文化、文學、語言、歷史、哲學等內容,把語文課變成了泛文化課、鑑賞課、試題訓練課等,嚴重違背了語文教學的規律,變成了真正的模式化語文。
半個世紀來,語文教學的效果就是眾所周知的少慢差費,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標準的建模範式,漠視語文知識體系和能力層級的梯度建構。學易語文始於模式的理念正是在這個前提下提出的,不是有些人宣揚的模式就是僵化,我們要大聲正名:模式不等於模式化,模式化才是僵化,我們是一個標準模式下的開放體系,學易語文不是八股文!
獨特思路
文言與白話相結合、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考試和素質相結合
1、文言和白話相結合。文言是中華民族的經典,語言簡潔流暢,文字優美,韻味無窮,並且其中暗含的道理可以懲惡揚善,勵志自強,甚至對人生的徹悟和心靈的洗滌。白話是我們正在使用的語言,其中不乏經典篇目。所以,學易語文立足於文白結合,傳承經典文化,發揚現代文明,使學生們博古通今,出口成章。2、閱讀和寫作相結合。閱讀和寫作是語文的兩大能力,吸收和外化的兩個過程。我們從一類文章怎么讀,到一類文章怎么考,再到一類文章怎么寫,從理論上進行建模,打破讀寫之間的界限,做到讀寫聯通,使學生們讀一會萬,寫點會面,完全突破孩子們的困惑,提高學生真正的語文素養。
3、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精讀曾經是中國古代私塾教育中的精華,但是隨著班級授課制的興起,我們的語文教學在眾說紛紜中迷失了方向,把精讀扔在了一邊,這是一個悲劇。學易語文把文章精讀和寫作素材的積累放在一起,以讀帶寫,把精讀和考試的泛讀結合在一起,構建語文的閱讀基本走向。
4、考試和素質相結合。考試對於人才選拔來講是件好事,但是其中弊端也表現的非常充分。在這個社會中,我們避不開考試,就要教導孩子去適應它。語文考試考什麼,當然是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語文考試的規則。學易語文在滲透語文規則的時候,不是僵化的灌輸,而是結合語文素養提高進行訓練,從素養的高度看待語文考試,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學習和評測相結合,把素質的提高放在首位。用一句話概述:學易語文是絕對的素質培養,但是對考試絕對有效!
權威平台
學易語文根植於語文教育的理論探究和實踐的結合,在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下面創辦了語文教育評價中心,創辦了中文類核心期刊《語文建設》(下半月)。
一、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原為中國教育學會語文教學法專業委員會,成立於1980年10月,至今已有30年歷史了。學會成立以來,以其強大的學術專家陣容、嚴謹的治學態度、優良的學術風氣贏得了海內外同行的高度讚譽。基於強大的學術後盾,我們在新時期放眼目前語文教學狀態,以語文評價中心(語文評價中心設在學易語文總部,主任為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為牽頭單位,廣泛開展實驗校,推廣實驗成果,指導教學實踐。語文評價中心自主研發一系列課程體系,出版了滿分公式和萬能作文系列叢書,帶領實驗校開展十一五、十二五等國家級課題,為實驗校搭建了教師培養、課題研究、校本教材研發、舉辦各級會議、在國家級核心期刊《語文建設》上宣傳學校與教師團隊等等平台,強化了學校軟實力。
二、《語文建設》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語言文字報刊社主辦的以廣大語文教師為服務對象的綜合性語文刊物,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漢語語言文字學專業刊物,1956年創刊,現為教育部直屬的全面配合新課程的惟一語文專業雜誌。為了配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國小教師教育工作的展開,配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實施,在構建語文教育新理念、提高語文教師專業化水平、學習貫徹語言文字規範標準等方面,全面服務於廣大教師,2010年9月份《語文建設》(下半月)創刊,主編為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責任編輯為學易語文郭秀麗老師。
完善產品
學易語文目前出版了200多個品種的圖書,內容簡介如下:
1、《滿分公式》系列叢書,本套叢書從出題的基本範式出發,把做題方法指導放在首位,配有少許練習,作為學易語文的主打教材之一。本套叢書包含記敘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散文閱讀等國中用書4本;文學類文本、科學類文本、文言類文本3本,共七本書。主編為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2008年由語文出版社出版。2、《萬能作文》系列叢書。本套叢書從文章學角度建構作文的寫作方法,從理論上進行建模,通過訓練使學生們達到文學創作的水平。這套叢書也是學易語文主打教材之一。本套叢書包含記敘文寫作(上、下)、議論文寫作、狀物散文寫作、記敘性散文創作、散文創作、雜文寫作、小說創作等8本書。主編是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本套叢書已經於2009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3、《學易語文》系列教材配套叢書。本套叢書按照各個年級各個語文版本不同內容進行分別出書,每個單元一本書,開創了培訓界高水平教材配套叢書的先河。從而使學生在學易語文學習的東西,也可以同時用到平時的課堂上去。本套叢書目前包含蘇教版初一、二、三;人教版初一、二、三;語文版初一、二、三等各個年級段的共108本圖書。主編為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2010年由語文出版社出版。
4、《國學經典誦讀》系列叢書。本套叢書包含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內容主要包括各個朝代的名家名篇,詩歌散文、唐詩宋詞、元曲小令、明清詩詞、詩經離騷、韻文樂府、對聯劇本、神話蒙學等內容。本套叢書目前為豐臺區政府採購項目,已經 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11年4月份出版。
5、《三級跳》系列叢書,國中高中所有學科的同步配套訓練,總策劃為學易語文創始人王學義老師,主編為北京市某區縣教委領導,北京市各科教研員為主編,共有140圖書,目前為北京市豐臺區政府採購項目,由中華數據於2009年出版發行。
6、《學易語文單項訓練系統》《小學生作文一本通》《小學生日記》《小學生周記》《中考論據大全》《中學生作文素材大全》《小學生讀寫聯通系列》《學易語文國小作文系列》等系列不做意義介紹。
大型活動
學易語文構建了語文讀寫聯通一體化的建模,以此為基礎,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實驗活動,從而影響或者改變中國傳統的語文教學。
一、全國巡迴做報告,並在各地開發實驗校。目前,學易語文在深圳清華附屬實驗學校、深圳光明中學瀋陽實驗中學、天津文匯中學、大港油田實驗區、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柳州教育科學研究所、廣州育才中學、廊坊六中等50多個地方開展了巡迴報告。
二、學易語文聯合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中文類核心期刊《語文建設》雜誌社舉辦了“學易杯”作文層級大賽。
教學網點
航天橋教學點:西三環北路72號世紀經貿大廈A座1001
雙安教學點:北三環四通橋東500米路南恆潤國際中心807
王府井教學點:燈市口大街和王府井大街交叉口世紀大廈511G
團結湖教學點:東三環長虹橋西南角新時代證券大廈908
阜成門教學點:西二環阜成門萬通新世界(華聯商廈對面) B座1709
奮鬥歷程
學易語文創建於2006年,主辦人王學義老師,首都師範大學語文教學論方向研究生,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文類核心期刊《語文建設》主編,北京市語文教研員。
2007年學易語文出版閱讀體系,由語文出版社出版《滿分公式》;2008年學易語文出版了作文體系,由中華書局出版《萬能作文》;2009年創辦了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評價研究中心;2010年創辦了《語文建設》下半月版,獨立編輯和發行,現為教育部主管的唯一一本語文類核心期刊;2011年,學易語文由一個教學點拓展到了5個校區,開始為更多的孩子和家長服務。
2011年,學易語文所有校區運營穩定,口碑良好,為學易語文走專業化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易語文殊榮
中國高教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吸收學易語文為團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