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下莊龍舞

孫家下莊龍舞是流傳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孫家下莊的一種漢族傳統節日民俗表演活動。龍舞套路編排構思巧妙,風格別致;動作難度大、技巧性強;動作與伴奏音樂和諧配合、完整統一,整個套路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作用。被列入青島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簡介

孫家下莊龍舞,是流傳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孫家下莊民間的一種傳統節日民俗表演活動。龍舞套路編排構思巧妙,風格別致;動作難度大、技巧性強;動作與伴奏音樂和諧配合、完整統一,整個套路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作用。[2]被列入青島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3]
編輯本段

‍‍龍燈製作

孫家下莊龍舞約有150餘年的歷史。相傳在1851年—1861年間(清朝鹹豐年間)就有舞龍的傳統。孫家下莊舞的龍做工講究,工藝分為扎、裱、繪、粘、裝五大工序,即竹編造型、紙綢裱糊、落墨彩繪、貼上裝飾和總裝。[3]
編輯本段

表演特點

孫家下莊的龍舞得活、舞得圓、神態真、套路多、速度快。整個舞蹈由盤、滾、游、翻、跳、戲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龍、大游龍等過渡動作組成,舞者動作矯健、舞姿變化多端、技藝嫻熟。所有舞蹈動作都在龍的遊動中進行,能做到“形變龍不停,龍走套路生”,“人緊龍也圓,龍飛人亦舞”,造型生動,動作間的銜接和遞進十分緊湊。隊形流暢多變,動作一氣呵成,遠望動感十足,近觀粗獷雄壯。[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