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邳州市鄒莊鎮的孟橋村
邳州市鄒莊鎮的孟橋村歷史很悠久,美麗的小武河穿行於村子中央,“就如一條美麗的玉帶”(作家孟慶龍小說描繪),美不勝收。孟橋的橋為青石板與青磚混凝土古橋,橋北有石刻龍頭,橋南有兩隻龍爪,據傳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南巡,由山東境內西行彭城府,河水身不見底,乾隆著急猶豫之際,忽見一條大蟲東西連線兩岸,乾隆大喜,便踩著蟲身渡過武河,作為感謝後令彭城府衙出資建橋以示紀念”(作家孟慶龍小說描繪),該橋200餘年的歷史。外地人對此橋的感覺悠久,有“一百單九孔”之美譽(人們的感覺意向是孟橋的橋109孔),而實則是九孔一碑(一碑即“武河橋”建橋紀念碑)。有關孟橋村的歷史與風土民情,當地走出的國內知名作家、畫家,編輯記者孟慶龍(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作協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濰坊市主席團成員)出版、發表200餘萬字的中短篇小說選集《乾姐》(中國三峽出版社)等小武河系列小說,孟慶龍散文隨筆記《歲月消磨的記錄》(中國文聯出版社上、下冊),長篇小說《感覺》(作家出版社)、《赤色煉獄》(作家出版社)均有涉獵。2、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饒良鎮崬子營村孟橋
崬子營村位於饒良鎮西南部3公里處,魯姚公路、南駐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轄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678戶,2810人,耕地4780畝,人均純收入3520元。全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種植湖桑600畝,林果400畝,小辣椒1000畝。崬子營村下轄的五個自然村分別為崬子營、鎖劉堂、孟橋、龍池、邱小莊。其中,孟橋盛產優質瓜果蔬菜和小辣椒等產品。其中夏季產優質西瓜,冬季產優質大蔥,白菜和蘿蔔
孟橋,村莊是依河而建,據說明朝時候,一個姓孟的知府被這個村美麗的風光和這塊兒風水寶地所折服,就把這個村建成自己的一個莊園。又在村東頭的小河上建了一座石板橋,造福一方百姓。本村離最近的山至少有五十里地,修這座橋肯定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古時候這個村方圓幾十里,河上比較好的橋很少。所以呢,這座橋自從建起後,就成了交通要道,車輛行人,川流不息。甚至在解放後很長時間成為社旗縣到泌陽縣的必經之地。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東南方向到平頂山拉煤的車都從那兒過。足見其地位之重要。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知府,就把這個村的名字改為孟橋村,並一直沿用下來。他的莊園名字就叫作孟知府。現在在孟橋村的好多田地里還有一些澆花井,花缸,花盆的遺址呢。當今,孟橋村確實有姓孟的,但是是不是孟知府的後代,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