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哲學思想

孟子的哲學思想

《孟子的哲學思想》是2009年6月1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榮。本書主要記錄了孟子的哲學思想。

內容簡介

作為亞聖,孟子的歷史影響首先與儒學聯繫在一起。儒學奠基於孔子,在孔子的時代,儒學並沒有取得獨尊的地位,其主張也遠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孔子之後,墨、道、法等學派曾對儒學提出責難和批評。到戰國時代,處士橫議,諸子蜂起,百家爭鳴趨於高潮,儒家的地位似乎進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衝擊,所謂“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便反映了這一歷史狀況。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儒學不能不作出理論上的回應。這種歷史的需要,在某種意義上將孟子推向了時代的前沿。孟子在戰國時代有好辯之名,這種好辯往往帶有論戰性質,它在回應各種挑戰的同時,又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儒學的深沉內涵與理論力量,正是通過正面的理論建樹與積極的理論爭鳴,孟子使孔子開創的儒學傳統得到了延續,並進一步維護了其顯學的地位。唐代的韓愈在追溯儒家的道統時,曾認為聖人之道從孔子而傳到了孟子,換言之,孟子有承繼儒家精神命脈的歷史功績。從儒學的衍化看,這一評價並不為過。 孟子的時代,歷史開始進入了大一統的前夜(孟子之後一百餘年,秦始皇便完成了統一大業)。作為思想敏銳的哲人,孟子已開始注意到這一時代特徵,當梁惠王問他“天下怎樣才能安定”時,孟子的回答便是:惟有歸於一統,才能達到安定。以這種歷史意識為前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構想,企望將仁政推行於天下。孟子的仁政主張包含了不少天真的幻想,難免有迂闊之處,但使天下普遍實行王道的理想,畢竟折射了走向大一統的歷史趨勢,而其仁政觀念對於抑制法家的暴力原則,亦有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從孔子的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道德哲學進一步展開為政治哲學,後者在歷史上形成了難以抹去的影響。

孟子 孟子

文化體系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儒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更多地以價值觀念為中介。在孔子那裡,儒家的價值系統已具體而微。然而,作為儒學的開創者,孔子的思想還帶有原始的渾樸性,這種渾樸性即使孔子避免了價值取向上的某些片面性,又使其不少觀念未能具體展開。在上承孔子思想的同時,孟子從天與人,主體自由與超驗之命,自我與群體,道德原則與具體境遇,功利與道義,以及人格理想等方面,對原始儒學作了多方面的引申和發揮,並使之進一步系統化。正是在孟子那裡,以善的追求為軸心,強調人文價值,崇尚道德自由,注重群體認同,突出理性本質,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家的價值觀念取得了更為完備的形式,並趨於成熟和定型。如果說,孔子是儒學的開創者,那末,孟子則從不同方面豐富和深化了儒學。 當然,孟子在展開孔子思想的同時,也凸顯了儒學的某些負面趨向。在天人關係上,以仁為核心的人道原則固然得到高揚,並被賦予更為具體的內涵,但自然的原則不免有所忽視;在名實之辯上,理性環節獲得了較多考察,但感性聞見則未能得到應有的定位;在力命關係上,道德領域的主體自由誠然被視為題中應有之義,但經天緯地的歷史創造則又被淡化;在義利關係上,道義的內在價值一再得到強調,但功利的意識又被過分地抑制。此外,群體原則的提升與個體原則的相對弱化,拒斥異端所蘊含的獨斷趨向,現實的批判意向與往古的理想化之間的糾纏,等等,這些方面使孟子所系統化的儒學又呈現出複雜的意蘊,並相應地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多重影響。

按傳統的看法,儒學以內聖與外王為主題,在孔子那裡,二者已開始得到雙重確認。相對而言,孟子對內聖予以了更多的關注。儘管孟子本人並非遠離經世之域,但其價值追求的邏輯歸宿,則是內聖之境。他把自然(天)的人化主要理解為化天性為德性,將人的自由限定於自我的道德選擇,凸出道義的內在價值,強調自我意識(良知)的功能,以求其放心為學問之道,等等,都處處展示了一種內聖的定向。在理想人格的設定上,這一思路表現得更為明顯。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價值目標,在儒家那裡,善的追求最後總是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不妨說,正是人格的設定,集中折射了其價值取向。按孟子的看法,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徵,主要體現於其內在德性,自我的實現(從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首先便以仁、智等內在品格的形成為標誌,成人(達到理想人格)的過程則相應地以內在的善端為出發點,並表現為這種善端的自我展開。較之孔子及後起的荀子,孟子更多地向人們展現了一種內聖之境,而儒學的內聖走向,也由此獲得了其歷史的源頭。

作者簡介

孟子的哲學思想 孟子的哲學思想

楊國榮,1957年生於上海,浙江諸暨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誌 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先後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已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10部同時出版于海外;在《中國社會科學》、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出版與發表。

本書目錄

引論

第一章 生平與時代

一 少年時代

二 在百家爭鳴中重振儒學

三 從奔走列國到潛心於教育

四 知言、養氣及其他

第二章 天人之辯的價值內涵

一 歷史的先導

二 從人文關懷到仁政構想

第三章 主體自由與外在天命的對峙

一 捨我其誰:自我力量的確信

二 天命的預設與自由的限制

第四章 理性原則的重建與強化

一 歷史前提之一:孔子的奠基

二 歷史前提之二:墨子的挑戰

三 歷史前提之三:《老子》的責難

四 回歸理性主義

第五章 自我的完善與群體認同

一 拒楊墨

二 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

第六章 義利之辯

一 道義論的發端

二 墨法的崛起:功利原則的強化及其後果

三 惟義所在:道義論的凸出

四 從義利之辯到理欲之辯

第七章 權變的注重與獨斷的趨向

一 理論前導

二 從權變的確認到息邪說:走向獨斷論

第八章 現實與理想的二難:面嚮往古

一 現實的批判及其歷史意向

二 與農家的分歧:文明社會的特徵

三 理想在過去:面嚮往古

第九章 人格境界

一 仁智統一

二 品格與形象

三 人皆可以為堯舜

四 內聖的走向

第十章 性善說與成人之道

一 從性相近到性本善:提升人格境界的內在根據

二 成人過程與復性:回歸內聖之境

第十一章 歷史中的孟子

一 從儒到聖

二 溶人文化的長河

附錄一 政道與治道

附錄二 孟荀:儒學衍化的二重路向

附錄三 儒學與德性倫理

附錄四 《中庸》釋義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