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入門

二十七、仁人心也章(告子上)/176 三十四、口之於味也章(盡心下)/183 三十五、孔子在陳章(盡心下)/184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188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2544117, 9787532544110
條形碼: 9787532544110
尺寸: 18.6 x 13.9 x 0.8 cm
重量: 181 g

內容簡介

經典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積澱,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開創了人類生命的價值之源,是整個文明社會的精神支柱。在當今讀書界與出版界出版的“重讀經典”的呼喚聲中,上海古籍出版社順應時代需求,約請專家學者撰寫一套“經典解讀叢書”。每本著作由三大塊組成:背景辭典;原著助讀,包括基本概念與範疇解讀與文本賞析;原著選(全)編,內容有原文、注釋與翻譯,本叢書的特點是形式獨特、新穎,闡發既有厚重的歷史感,又有豐富的現實意涵,適合各種讀者閱讀。本書通過多個層面對《孟子》的解讀,使今人能較全面地理解這本具有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的經典。

目錄

經典的價值在於文化(總前言)
小辭典
孟子其人/1《孟子》其書/2孟子的時代/2仁義/3性善/3仁政/4王道/4四端/4五倫/4良知/5天爵、人爵/5思誠/5井田/5五十步笑百步/6率獸食人/6挾泰山以超北海/6明察秋毫/6緣木求魚/7始作俑者/7出爾反爾/7顧左右而言他/7若大旱之望雲霓/7解民倒懸/8事半功倍/8浩然之氣/8養氣/8拔苗助長/8出類拔萃/8心悅誠服/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勞心勞力/9夷夏之辨/9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9大丈夫/10簞食壺漿/10一傅眾咻/10為淵驅魚,為叢驅雀/10自暴自棄/10授受不親/10好為人師/11左右逢源/11由博反約/11私淑弟子/11三過其門而不人/11先知先覺/12時中/12集大成/12知人論世/12一暴十寒/12捨生取義/12杯水車薪/13距人於千里之外/13萬物皆備於我/13習焉不察/13獨善其身/13不言而喻/14引而不發/14盡信書不如無書/14民貴君輕/1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4再作馮婦/14大而化之/15狂狷/15鄉愿/15
原著助讀
基本觀念與範疇解讀
一、心性與天道——關於道德良心之終極依據的追問/23
天賦予人以同等的人性——人性本善的信念——問自己心中有沒有善的萌芽——心性的“陷溺”和惡的由來——天道就呈現在我心性中
二、仁義與孝悌——體現在倫常日用中的道德踐履/31
善性的四顆種子——“仁”是安樂窩,“義”是康莊道——“仁”和“義”都是內在於人性之中的——見利思義與捨生取義——仁義要從孝
悌開始做起
三、修身與養氣——怎樣成為具有理想道德人格的“君子”/41
教育的意義和途徑——“反求諸己”的修養方法——培養自己身上的“浩然之氣”——“小體”與“大體”,“人爵”與“天爵”——走向崇高
的道德修養境界
四、人格與處世——做一個特立獨行的“大丈夫”/50
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為人做事都應當有原則——與人為善,至誠動人——不要被大人物的威勢嚇倒——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精神
五、王道與仁政——走向符合人性的理想社會的治國方略/60
宣傳王道,反對霸道——由“仁心”推出“仁政”——從經濟措施人手改善民眾生活——禮義教化與精神文明建設——“民貴君輕”與民
主政治的理念
寫作賞析
一、文體與章法/74
對《論語》語錄體散文的發展——靈活的章法,高妙的行文——該簡略時簡略,該重複處重複
二、口才與辯術/79
不得已而辯的雄辯大師——知言察情,巧用辯術——有時也會胡扯,有時也要罵人
三、情感與氣勢/84
多血質、易衝動的人——充溢於字裡行間的“浩然之氣”——“其鋒不可犯”
四、形象與比喻/90
傳神的人物形象描寫——精彩生動的寓言和故事——形象的比喻和巧妙的比附
原著選讀
一、孟子見梁惠王章(梁惠王上)/99
二、梁惠王日寡人願安承教章(梁惠王上)/100
三、齊桓晉文之事章(梁惠王上)/102
四、莊暴見孟子章(梁惠王下)/113
五、齊宣王問湯放桀章(梁惠王下)/116
六、問夫子加齊之卿相章(公孫丑上)/117
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公孫丑上)/126
八、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公孫丑下)/128
九、孟子將朝王章(公孫丑下)/129
十、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滕文公上)/133
十一、陳代日不見諸侯宜若小然章(滕文公下)/143
十二、景春日公孫衍張儀章(滕文公下)/146
十三、公都子日外人皆稱夫子好辯章(滕文公下)/147
十四、離婁之明章(離婁上)/151
十五、自暴者不可與有言章(離婁上)/154
十六、君之視臣如手足章(離婁下)/155
十七、逢蒙學射於羿章(離婁下)/156
十八、君子所以異於人者章(離婁下)/158
十九、齊人有一妻一妾章(離婁下)/160
二十、堯以天下與舜有諸章(萬章上)/161
二十一、伯夷目不視惡色章(萬章下)/164
二十二、一鄉之善士章(萬章下)/167
二十三、告子日性無善無不善也章(告子上)/168
二十四、富歲子弟多賴章(告子上)/170
二十五、牛山之木章(告子上)/173
二十六、魚我所欲也章(告子上)/174
二十七、仁人心也章(告子上)/176
二十八、人皆可以為堯舜章(告子下)/177
二十九、舜發於畎畝之中章(告子下)/179
三十、盡其心者知其性章(盡心上)/180
三十一、孟子謂宋勾踐章(盡心上)/181
三十二、君子有三樂章(盡心上)/182
三十三、民為貴章(盡心下)/183
三十四、口之於味也章(盡心下)/183
三十五、孔子在陳章(盡心下)/184
三十六、由堯舜至於湯章(盡心下)/1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