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若罕

生卒年不詳,孔子後裔,孔元虔的五世祖,為人高抗不群,長於《春秋》之學。那時候還是金朝崛起的時代,北宋敗於金,全國大撤退,遷往江南,孔若罕也舉家隨著難民潮,向南遷徙,途中因故滯留泰興。有一天,孔先生在河邊轉悠,見河水可通南江,心中不禁一動,於是找到江邊的一位老人,問他:這是什麼河?老人回答說:這條河叫做龍開河,向西北可通淮水、泗水。孔先生聽罷嘆道:我們孔家遷徙到洙、泗、龍泉的支脈,大概就在這一帶吧!於是就在這條河邊築室定居下來,和他的兒子一起講學為業。逐漸的,來求學的人越來越多了,自家又置辦起了田產,加之鄉里幫忙,官府免稅,一時之間,孔家的民辦教育事業可稱興旺。

簡介

孔若罕為子孫立下規矩,要求他們“治生勿求富,讀書勿求榮”,所以後代子孫都沒有人外出做官,一心一意的在書院傳播他們的學問,就這樣,一百多年的時間轉瞬間過去了。
南宋末年,蒙古鐵騎象潮水一般又向江南湧來,南遷以後的第五代孔元虔兄弟,為避兵禍,再度遷徙到了更為偏僻的叫做“馬洲”的地方,於兵荒馬亂的時局中間,又決心重建書院,新的書院被稱作“馬洲書院”。書院於不久之後落成,天下已然是改朝換代完畢。兄弟兩人作為大元朝的子民,在馬洲書院教學終生,可惜的是,兄弟兩人居然都沒有兒子,至於是不是有女兒,不詳,因此,馬洲書院的教育事業,也就及身而絕了。
又後若干年,有一位名叫王逢的元朝詩人,來到馬洲書院的故地憑弔,只見“崇聖寺旁,惟破屋蔓草,遺像瓦爐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